大成融诗语录 作者:周恒旗 一切看淡些,上善若水,心地纯净如水。和谐和与人为善才能构建人们快乐的家园,也是人们举手投足相处的良善阶段,亦是人们立足的根基。 君子之交,心地纯净如水。如水者,即就势,即随缘,即顺其自然,即克障包容零距离,即老子所说上善若水。水之平静,喻天下公平公正,喻天下安定和谐。平则无邪,顺势则共赢,无强加之意志。顺者随也,随者即随缘矣。故水畅行则顺而有利,水平则公正而无邪!所以然,老子是第一智者,第一主张天下公平公正和和谐安定之主张者,亦是佛教随缘之所出也。故也是我等君子之交如水之根据! 诗者亦如是哉!我有充足的理由创研大成融诗, 什么是诗和诗之语言及诗人及相关之阻碍? 诗是创建流畅奔泻情志的江河,是用文华炼出的钻石,是填苦海的宝藏,是和市井吵杂之声格格不入的妙乐合奏,是被野蛮摧残而凤凰涅槃重生的文明,是灵以不拘形式不拘时间不拘地点,只选择她眷顾的通灵者融溶之组合体。 诗之语言是只有天真纯粹者会意的语言,是灵魂深处和梦幻制高点的解密,是沉黙无那者心灵电闪雷鸣时的一瞬,是令人绝望窒息的一塘死水里还幸存的些微灵光,是新颖的焦点。 诗人和艺术家及僧侣在常人眼中可能被认为是难以认同的异类,是难以以他们认为正常的互动方式来沟通交流的并被排斥的对象。其理由是这些人从不活在常人眼中认可的世界里,上帝也无法给他们的思想设置边界。所以他们忘我、自恋、陶醉、穿越,常处在人性、物理、智慧、灵感、及梦幻的迷人之处。故而诗妙在委婉的亲切加上温馨、和浪漫及良性的回归及本善的归宿,这是尊重、不伤、优雅、有文化涵养的贵族式表达方式,它或以心平气和的表达方式,它或以温柔体贴的表达方式,它或以欣赏的态度表达,它或以比喻(在不宜直率表达时主要借喻方法,即借物说话、借题发挥、借沟出水、借景抒情)的方法表达,这是不同于缺少教化的、粗糙的表达方式。婉转是中国诗歌艺术区别于欧美缺少历史底韵的独有的亮色,它有极强的穿透力和感染力。写诗要有灵性,要以恋爱的状态和受众交流,那么你的才情流就会活活不息了。它的源头就是人类渴求的亲切和温馨及良性的回归及本善的归宿。那么它的结果就是雅逸和美,那么你的作品也就会有无穷的耐人嚼咀的韵味。凡古来诗歌大家发展之迹,无一不出其中。政者,无志不诗!小民也,更应无情不诗!只要诗人心中爱梦、爱天下、爱苍生、爱自由、爱美,他们的作品就一定能有生命力,就一定有受众。 诗人是从肮脏里挣扎存活下来并受到清明洗礼的雅者,是上天为互视渺小、或可忽略直至从目中消失的、俯视者和仰视者们、近视者和远瞻者们、较正目光目距的使者,是雅俗零距离的向导及红娘,是灵性灵感的猎手及红尘里的布施者,是观念裂缝的缝纫大师,是疗养心灵创伤的杏林圣者,是感性领地和理性领地的风流倜傥之主人,是浪漫主义在现实主义道场里的舞者,是我行我素的不受世俗羁绊的自由之风和云,是爱情和鲜花的使者,是宝剑和骏马的驾驭者,是酒和茶托身的伴侣,是苦难的仇敌,是美的铁粉,是随波逐流中的砥柱,是人云亦云谗媚者的叛逆。 理想的微观现实世界,在梦面前是多么渺小和精致。人唯有在梦的宏观境界里才会有梦想和联想、才会出壳进入十一维世界里,化为漫游的精灵。它的漫游会使人疲惫困倦,但确会使人获得一纵即逝的灵感和精美。正是由于这个原因,这个渺小而精致的、理想的微观现实世界、才会富有欲弃不舍的、令人陶醉的魅力和诗意,才会成为我们身心存在和创造的动力,才会成为我们人类受鼓舞而欢欣的理由,才会成为我们人类歌颂的根据,才会成为我们人类和上天感应的平台及产生用诗歌沟通的语言。人的身体终究会化作气体和磷、碳、钙等物质回归自然,而只有梦想和联想及恋爱这个联体精灵、还会带着无与伦比的精美,在人世间和十一维的世界里轮回和传承及漫游。因而我们应怀着万分感激和万分欢欣哪春的新生,应怀着万分感恩那秋天的丰硕,应怀着对触电般不朽的爱之陶醉,应怀着对美的崇拜及追求,而从宏观和微观上,构画和展示这胜于画的艺术之精美。 著名的南京大学程千帆教授曾评论丁芒的自由曲时说:新体和旧体相互排斥甚至谩骂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它们之间相互继承、渗透、融合终于接轨的时代即将到来或者已经到来了。然而自由曲、自由词仍旧局限在词牌和曲牌这些个框架里运作。虽未能做到包容古今中外诗歌形式的共生共融,但它却成为大成融诗崛起的巨人之肩。而大成融诗似词如曲的、集长短句的、文白言交融共声的、押通韵的诗歌新载体新形式,理所当然地应运而生。这种新颖的诗歌形式给了不谙制式诗歌的定制及替、粘、对、韵之道,或不愿受制式诗歌的定制及替、粘、对、韵束缚的人们开辟了一条回归潇洒自由发挥的创作之广阔之坦途。因它是包容古今中外诗歌形式的幸运者和共生共融者,所以它成为我国当今被所谓的悍卫传统者嘲笑漠视的、但又是难以被忽略文化现象。所以它理所当然的会成为今后的一个令人快意并陶醉的文化符号,或可成为当今异于其它时代的文化新符号。 大成融诗,是我研究诗歌数十年而创出的一种文、白言交融的自由体式的、如词似曲、是能包容古今中外诗歌形式共生的新的诗歌形式,是古风在目下的继承和发扬光大。其在数次全国性的诗研会上获得较高认同,反映较好,俱认为其在自度词和自由曲的肩膀上又上了一层楼,并且是中国诗歌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和趋势,故参与者渐众,我恭敬地期盼与君等携手使其得开源流,并以这种诗歌形式共抒衷情,共啸一快,共同进步,共同风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