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元宇宙不是什么新玩意儿,只是一个工具而已

 杨戏水 2022-01-28

2022年1月27日 星期四 阴天

-

元宇宙很火,最近一年,往前走三步,眼睛就能撞到,闭着眼睛后退一步,脚后跟就能踩到,既然躲不掉,那就拥抱,然后慢慢啃来吃了,消化,变成粑粑,免得每天在眼前晃,不吃又想。

从搜索引擎开始,92年的科幻小说《雪崩》描绘说:在一个庞大的虚拟现实世界,人们用数字化身来控制并相互竞争以提高自己的地位。大概意思是,元宇宙是能独立运作的和物理世界并行的一个虚拟世界。

加上电影《黑客帝国》《头号玩家》《失控玩家》。。。

然后软技术,AI算法,区块链NFT,5G网络,星链计划,自动驾驶技术。。。接着是硬技术,AR眼镜,VR设备,光刻机,量子计算机,脑机接口等等。

把这些都收起来,拍一拍,揉一揉后,有了一点眉头,更多的是皱眉头,因为只看到了技术更新,还没有看到人类被技术取代的可能。


真正意义上的元宇宙会不会在未来成为现实,争论的核心点,并非数字伦理和机器人的善恶问题,毕竟再清爽的AI程序,目前也需要人在键盘上一行行地敲上去。

最关键的是自由意志,AI机器人以后能不能拥有自己的自由意志,像我们人一样,有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如果AI机器人最终能产生自由意志,那就相当于我们创造了一个无法被我们控制的新物种,如果产生不了,不管玩儿什么词语,也只是技术的一次进步,机器人也只能为我们服务,还达不到主导的地步,最多是更加智能化的机器人。

把元宇宙的概念广义化,理解为人类信息传递的方式和速度,在不断发展进程中,对人类社会产生的影响和改变。更加靠谱。

原始人和原始人沟通,靠吼;有文字之后,人和人可以依靠文字交流;有马和驿站之后,信息可以千里传输;有电话之后想听谁的声音只要按下按钮就可;有视频之后,千里之外也能立刻看到身影;而在未来,我们的声影会更加真实,体验更不一样。

就这样一步一步地,我们依靠不断进步的技术,超越物理世界身体的局限,解放人的劳动,改善人的体验。


目前我们在虚拟世界的存在,依靠的是账号,昵称或者自己设计的标签形象等,它们需要依靠人在物理世界的操作下进行。

现在谈论的元宇宙,快到3D全息投影技术的成熟运用,和之前的区别,是用户体验的一个升级,在元宇宙的世界里,我们可以做到,有自己的一个分身。

用AI智能算法,我们可以打造我们在虚拟世界的形象,还能做到模仿现实的自己,复制我们说话的方式和语气。

有NFT的加持,还可以生产,进行交换等等,并且还可能产生部分主观能动性(AI智能算法),分身自己可以在虚拟世界里做一些创造性的东西。

其实能达到这些,已经算是技术的大进步了,因为,这些技术,不仅仅能在虚拟世界里,改善人类的感官体验,游戏体验。

重要的是AI机器人,可以代替很多人类目前需要自己动手,重复以及依靠计算就能解决的工作。

如果万物互联,我们还可以依靠起心动念开关冰箱,甚至指挥我们的分身给某某发邮件等等,其实已经很COOL了。

但离真正意义上的虚拟和现实并存的未来,还未可知,冰箱或许接收到人的反应,但也只是程序让它那么做。

AI能写诗也是对诗歌的韵律,技巧,以及依靠现有诗歌的数据进行学习,写新闻稿倒是一个好帮手。

AI还能说话,甚至会模仿人类一切的行为,有用,有效,但也很无聊,缺少的是灵魂,AI机器人没有人的古灵精怪和灵性,没有人的莫名其妙和反阴复阳以及阴谋诡计。

如果AI竟然有了自己的思想,就像电影里面那样,那就相当于我们人类自己创造了一个外星人,如果他们不能和人类有共同的情感呢?

有人认为AI智能也能学会人的情感,也会根据程序自己生出自己的智识,但问题就在于,生长出来的和目前人类大脑中的情感,有没有差异很难说,如果有差异,那要不要把他们扼杀在摇篮里?还是冒险让人类被AI代替。

这些目前都在探索,并且要想拥有人的自由意志,可能性也比较低,因为人类目前对我们大脑的认知都还很局限,人为什么有自由意志,以及什么才是自由意志,我们的存在到底是不是一种幻觉都还没有搞不清楚。

人脑的规律都还不清楚,那怎么去模仿和超越呢?这是一个受到最大质疑的点。

AI机器人的智能算法,是逻辑,是演绎,是用现有数据输入根据算法预判的模式,计算很厉害,也很管用,但依然是智障(机械)的水平,还做不到像人类大脑的算计和无中生有。

就像算命,算命先生可以根据大数据,根据规律,根据一切掌握的信息,对一个人做出一些未来的预判,准不准,准,但不敢保证。

因为人有主观能动性,人会无中生有,也会改变,会顿悟,会有新的想法,这就是为什么算命先生永远算不准修行人的命运。

程序很精准,但人有情绪,有例外和无心插柳柳成荫。

所以,元宇宙就是一个词儿,更准确地说就是一次技术更新,提升了用户体验而已,AI机器人也会在很多领域解放人的劳动力,然后增加一些更加智能的应用,但黑客帝国目前还只是一个寓言,还很遥远。

对新事物,我们不要拒绝,也不用一股脑的去蹦跶,拿不准就先看看,想想,没有定论的东西,用最简单最朴素的方法去感知,对错不要紧,也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梳理的过程。

比如新能源汽车,好不好呢?是趋势还是一个坑呢?拿不准根据情况和喜好,就可以了,用感性去判断也很NICE,开心幸福才是人类最值得追求东西,一切技术和发展都应该围着这个终极目的进行才不会走偏。

我姐前段时间,给我发消息,说:我接了一台新能源汽车,xxx牌的,零首付,不要钱,我们这里好多都换新能源车,街上电动的越来越多了,我说好啊!你喜欢就好。

过一段时间,说:就是充电有点麻烦!我说慢慢会好的,电比油便宜多了啊!麻烦点也没啥。

我偷偷算了下成本,如果换一辆价格适中的燃油车,剩下的钱用来加油,足够油车到处跑七八年,从工具方面去考虑,电动车目前并没有好多少。

蔚来李斌说:我现在完全不明白有人还买燃油车,多怀旧才会买油车啊,我现在完全想不出来,油车除了能闻汽油味,还有什么好?

这段话,如果换个角度看,是不是很像一段AI机器人对人的疑问啊?

我告诉你为什么?因为人是有情绪的,人是后知后觉的,人有记忆,有回味,有习惯,也有怀旧的需求。

人终究是感性的,你如果让我不舒服,我就不要理性了,我就要草泥马了,这是人。但也不影响人的理性,就像这段话,被人骂一样,你以为没人知道你说这些是想干嘛吗?只是不想拆穿你,默默地看你装逼。

会伪装,会鄙视,也会含沙射影,这是人。

我们讨厌拼汐汐,拼夕夕总是骗我们,但并不影响我们在拼汐汐上买胶卷相机和小时候玩过的同款玩具,有人喜欢电动车百码加速2.5秒,也有人喜欢听发动机的声音,这是人。

你一个跟在别人屁股后面走的家伙,用别人淘汰的代码,一台动辄30万的模仿品,电动车后续基础的服务和配套系统都还没完全建立起来,就那么急着把屁股翘到脑袋上去了啊?可千万别说是为了环保?

XX对创新的理解

每次技术的更新,总会有一些新概念,新的造势,但也有风险和泡沫,只有等到退潮之后,沉淀下来的,才是最适合的。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驾驭技术的同时,也在被技术驯化,就像我们驯化动物的同时,也被动物驯化一样。

工业时代广告的营销模式,让生产关系开始影响生产力,AI智能算法和推荐机制,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加速了生存关系决定生产力的进程,营销变成了比产品本身更加重要的一个环节。

流量成了硬通货,用什么样的营销手段把产品和内容送达用户眼前决定了成败的关键,而产品本身的质量和原创性排到了一个次要的位置。

这带来的后果是,人们为了利益,更加想方设法,更加内卷地迎合人的欲望,不断去挖掘人性。投其所好成了成功的底层逻辑,不遵循这一法则,就会输得很惨。

但是,从长远看,只有那些差异化不明显的产品和内容,对本能依赖严重的行业才更加需要营销,也更容易被算法左右。

但依然有很多领域和内容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我们始终需要的是生产力,而不是生存关系。

也只有那些真正有价值的东西,独树一帜,极具开创性的东西,人们才愿意跟随,欣赏,而那些同质化严重和差异化不明显的产品和内容,才需要严重依赖营销。

技术用于研究人性,顺应人性而让人成瘾的做法,这,一定是一个错误的导向,是一种灾难。

在这样的生态和环境下,独创性,创新会变得更加困难,因为一旦这样的趋势继续,电影院效应,良币很难生存,需要极强的毅力,概率低,数量就很少,只能被劣币卷着亦步亦趋向前移动。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