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乌药汤治某些胃痛有奇效,但是其作用机理,不少人虽然是专家却是不懂装懂胡乱使用,正如某好友所说,很多使用经验都是复方里面加百合、乌药,即便见效也不知是否百合、乌药配伍作用。这个方子出自陈修园的《时方歌括》,原名“百合汤”,组成为“百合一两,乌药三钱,水二杯煎七分服”,治“心口痛,服诸热药不效者,亦属气痛”,这个心口即是胃脘部位。我今天不揣鄙陋,从我自己的理解以及一些既往使用这个方子的经验角度来探讨其作用部位以及使用指征。 百合滋阴,乌药行气可谓众所周知,也有一首滋阴柔肝治疗胃痛、胁痛的方子——一贯煎也很有名,我们学习思考的关键之处在于这个百合乌药汤与其他滋阴行气治疗胃痛的方子有何不同。从组成来说,这个方子重用百合,乌药仅仅作为辅佐之用,所以正确的理解我觉得要从百合开始,把百合病作为切入点入手。百合病虽然不少人说的很玄,但是大体病机还是热病后余热不尽,扰乱心神,所以发出诸般“离奇”症状,具体大家翻翻《金匮要略》自知。心主血脉,故而有“百脉一宗,悉致其病”的说法。 所以我觉得百合乌药汤所治胃痛,不仅是胃阴不足虚热内生,气滞不通,同时心神也病了。我一般在阴虚胃痛的基础上见睡眠差,或者见到焦虑容易受到暗示,我就会考虑百合乌药汤的使用。尤其明明阴虚胃痛,兼夹有焦虑表现用疏肝比如一贯煎无效,也会考虑心神病了用这个方子。心热明显可以加竹叶、生地,肝热明显也可以加川楝子或者川楝子代替乌药,加白芍柔肝。 以上是一些比较浅层次的思考以及摸索经验,供大家参考。 ![]() |
|
来自: 你到哪里去了呢 > 《胃痛寒邪犯胃型、胃气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