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二战,日军鼻下留一撮胡子,究竟有啥用?关键时刻能救命

 喵妹说说 2022-01-28

在一些抗战影视剧里,大家不难发现日军的形象都是身穿淡黄色的军服,脚上穿军绿色的筒靴,并且还有鼻子下方难以忽视的一小撮胡子。这奇特的造型,不免让人有点想笑。

虽说是带有戏剧化的影视剧,但在二战时期的日军确实也是这样的形象。那一小撮胡子几乎是日本人的标志,位于鼻子的正下方,刚刚好遮住了人中,胡子不多也不少,很有讲究。

如果不是近距离观看的话,人们还以为是黏贴了一个梯状的东西在鼻子下方,如今看来很是滑稽,同时也让人产生了疑惑,为什么日军要如此?正所谓存在必然有其道理。其实日军的行为并不是审美出现了偏差,而是大有用处,甚至还能在关键时候救命。它还有专属的名字叫“卫生胡”,正如名字所言,即干净、卫生的胡子。

我们知道,战场上,士兵最宝贵的东西是时间,因为行军作战要的就是时间与速度,吃饭睡觉的时间都不够,哪里有时间管自己的仪容仪表?但也不能让胡子肆意生长,因而日军折中的办法便是不完全刮掉胡子,留下一小撮,这样也会显得比较清爽,这成为了日军仪表形象的标准,几乎每个日兵都有 “卫生胡”。

而“卫生胡”并不是日本士兵独有,后来日本整个社会也逐渐流行起来了。其实“卫生胡”的发明是在德国。此物就是德国元首希特勒开的头,看过其照片的伙伴应该知道,希特勒也有“卫生胡”。一战后,日本法西斯思想严重,所以到德国留学的日本人,对元首感到钦佩,尤其是那些日本士兵,几乎都在效仿元首的方方面面,而 “卫生胡”也是由德国传到了日本。

除了当时流行之外,主要还是方便戴防毒面具。一战期间德国利用毒气战获得了胜利,于是在二战中也决定采用毒气的方式取胜,但使用毒气也会误伤到自己人,所以德国发明了防毒面具。这样使用毒气时就不会让自己人受到伤害。

但德国人千百年来,留大胡子成了习惯,但在戴防毒面具时会很不方便,就算艰难戴上去了,也会影响到呼吸。于是德军毅然刮掉了胡子,为了保持自己阳刚之气,于是还留下鼻子下方的胡子。

二战,日本和德国是轴心国,日本人发现了德国人的一些转变,所以日军不仅学习了德国使用化学武器这一招,还顺便把卫生胡学了,在他们的心中,既是崇拜的表现,更重要的是能保命,从上得知日军留卫生胡的历史渊源可谓是隐藏得够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