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清经典魏碑书法系列第七期:《石婉墓志》又称《石夫人墓志》

 酒之徒书斋 2022-01-28


【书法小知识】

谈到笔意,笔意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上是指毛笔在书写过程中所带出的点画形状,特指点画的外形。广义上则是指毛笔书写所带出的笔致墨韵,更多的是指点画的内涵和意趣。墓志书法的笔意则是狭义与广义的结合:狭义上是指对点画的准确镌刻,广义上是指对笔意精神的把握。

北魏墓志书法在把握笔意精神基础上要求刻工技艺精湛。南朝王僧虔在《笔意赞》中描述:“书之妙道,神彩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 梁武帝萧衍在《观钟繇书法十二意》中总结了钟繇书法点画、结构与章法美的规律,对笔意的探讨虽然谈得粗略,却是开创性的。笔意往往与笔法、笔势共生,缺一不可。在书写过程中,笔法是根本,笔势是过程,笔意是结果,三者互为表里,共同生发。这里的笔意是广义上的笔意,包含笔墨意趣,反映笔法和笔势的书写特点。

那么,笔意在墓志上是如何体现出来的?

1.书家在书写过程中保持自然性书写。我们可以从魏晋残纸中看到书家重视书写的自然性,已经摆脱了隶书的影子,逐渐把装饰性的点画概括成楷书的点画。书家在大量抄写、誊写文稿的过程中锻炼了便捷书写的能力。

2.点画趋向“八法”完备的发展。书家在书写过程中为了便捷书写,不做过多的装饰,特别是在点画的起笔、收笔处简省了动作,呈现出简约的特点。

3.点画从重刀味向重笔味发展。相比文字本身,刻工更注重书写者的风格特点。4.汉代以来的文化重视整体性、重视造型的精神性。南朝谢赫提出了“六法”论,开始形成对绘画、书法的评价。这样贵族开始重视墓志的精雕细刻,要求刻工的技术达到精致入微。

顾恺之在画论《魏晋胜流画赞》《论画》中提出以形写神的重要性,强调构图要“密于精思”“临见妙裁”,把构图作为理性活动来看待,强调“精思”“妙裁”。这种时代性的思想反映了北魏的时代特征。北魏元氏墓志大都雕刻精致,形成了北魏墓志的一大特色。

(文章节选自:《北魏墓志的笔意阐释》丨作者:戴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