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岁末最后一晚,为何称“除夕”?“福”字应该正着贴还是倒着贴?

 老黄说史 2022-01-28

过年小知识:岁末的最后一晚,为何称“除夕”?过年小知识:岁末最后一晚为何称除夕?福字应该正贴还是倒贴?

在农耕时代,时间进入腊月后,忙碌了一年的人们就开始为迎新疯狂购物,吃的、穿的、喝的、玩的……一趟趟地从集市上往家搬,为的就是过个丰裕年。

旧年的最后一天,俗称大年三十。还没到年三十,家家就开始置办年夜饭,小孩们更是期盼着大年夜的到来——有好的吃,有好的穿,还可以肆无忌惮地玩。

今年的腊月只有二十九天,腊月二十九过年,再以大年三十来称呼似乎不妥。为此,古人给每年的最后一天,又取了个非常文雅的称呼——岁除。

人们接触岁月除一词,大多是因为古人们的诗句,比如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幕归南山》: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孟浩然是唐代的山水田园诗人,他虽然生于盛唐,早年有志用世,但是,仕途困顿,年过40仍未能博取功名,痛苦失望之后,修道归隐终身。

唐开元十六年(728年),年近40的孟浩然到长安应进士举,结果落第了,心情很苦闷。为了实现其报国理想,举进士不第后,孟浩然仍留在长安献赋以求赏识,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

春节将近,长安城中家家喜气洋洋,自己却一身落寞,心中的悲凉与愤懑不言而喻。此时,他想到了好友王维, 王维当时已在皇宫中谋到一份差事, 便跑去打王维倾诉。

因为孟浩然与王维交谊甚笃,王维便私自将孟浩然带到办公室,结果碰到唐玄宗来单位视察,孟浩然惊避床下。玄宗见室内有异,便责问王维是怎么回事,王维不敢隐瞒 ,据实奏闻。玄宗便让孟浩然出来相见。

玄宗亦能诗,也听说过孟浩然的诗名,便让他即席赋诗。孟浩然自诵其诗(就是上文所说的《岁幕归南山》),至“不才明主弃”之句,引发玄宗的在不悦,说:“卿不求仕,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 

玄宗也是个小心眼,你既然说我眼光有毛病,你也别待在长安了,还是回你的老家襄阳吧。 一次大好机会被孟浩然就这样给错过了,

维私邀入内署,俄而玄宗至,浩然匿床下。维以实对,帝喜曰:“朕闻其人而未见也,何惧而匿?”诏浩然出。帝问其诗,浩然再拜,自诵所为,至“不才明主弃”之句,帝曰:“卿不求仕,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新唐书·文艺传下》)

细品孟浩然的《岁幕归南山》,确有牢骚之语,触怒皇上为情理之中的事。从一个侧面说明,诗人虽然能笔下生花,但是,在人情世故上,应对却难周全。

孟诗中的“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岁除即为年终之意。而有关“岁除”更为读者所熟悉的诗句,当数北宋大家王安石的那首《元日》了: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元日为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是首迎新年之诗。“爆竹声中一岁除”,“一岁除”是指一年已尽。除字有“去、易、逝去、交替”之意。“岁”就是一年,“岁除”就是一年过去了的意思。所以,旧年的最后一天称“岁除”。

旧年的最后一天称岁除,那么,这一年的最后一晚,就是“除夕”了。夕,指夜晚。“除夕”是岁除之夜的意思,又称大年夜、除夜等。有人称除夕为除夕夜,似为病句,因为,除夕之夕本为夜,再加个夜字,语意重复。

除夕是除旧布新、阖家团圆、祭祀祖先的日子,与清明节、七月半、重阳节是中国民间传统的祭祖大节。

除夕,与新岁首尾相连,谓之“岁穷月尽、挨年近晚”,是新一岁的前夕,是除旧迎新的重要时间交界点,在国人心中是具有特殊意义的。

岁除之日,家家户户忙忙碌碌或清扫庭舍,除旧布新,张灯结彩,迎祖宗回家过年,并以年糕、三牲饭菜及三茶五酒奉祀。

除了祭祖,除夕自古就有守岁、团圆饭、贴春联(贴年红)等习俗流传,经久不息。以前贴春联,门上大多是贴门神,近代以来,又有贴“福”字的新俗。

其实,春节贴“福”字,是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春节贴“福”字,无论是现在还是过去,都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美好未来的祝愿。每逢新春佳节,家家户户都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

那么,“福”字应该倒着贴,还是正着贴呢?

“福”字的贴法,当依场合不同而定。“福”的正确贴法是正贴——正规的“福”字是不能倒着贴的,大门是迎福纳福的地方,福字应该正着贴。

大门上的福字有“迎福”和“纳福”之意,而且大门是家庭的出入口,一种庄重和恭敬的地方,所贴的福字,须郑重不阿,端庄大方,故应正贴。冯骥才曾说:“像时下这样,把大门上的福字翻倒过来,则必头重脚轻,不恭不正,有失滑稽,有悖于中国'门文化’与'年文化’的精神。”

“福”字倒着贴的地方也有,如水缸、垃圾箱、厕所等处,福字则要倒着贴。

另有一种“讨口彩”的“福”字倒贴法——家中有才识字之小儿,故意将福字倒贴,唤过小儿问:我家福字帖得对不对?小儿说出“福倒(到)了”的话,可得糖果一枚;如小儿不幸说错,大人将从口袋里掏出预先准备好的草纸,将小儿嘴巴擦上一擦。寓意:刚才那句话不是嘴讲的,不算!

并且,事后立刻将“福”字正回来。

“年文化”在我国民间有着悠久的传承,内容非常丰富,一篇小文不足道尽。你们老家迎新纳福,还有哪些讲究呢?请动动你的发财手,分享给大家呗!

新年与“福”同在,人生乐此开怀。在此,老黄祝朋友们都家家有福气、好运自然来!

(图片来自网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