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而站在陶瓷角度,也能看出它对于中国瓷基因的继承和创造。 以青花瓷为例,在十四世纪时,世界上能够烧制青花瓷的只有中国与越南两地! ![]() 由于明代洪武帝的海禁政策,中国瓷器对海外出口量锐减,与此同时,特别在中东、近东和印度尼西亚等国,中国青花瓷依然广受欢迎,并有很大的需求。 越南为了生产出中国青花瓷的替代品,不断提高窑业技术,至15世纪中期迎来了一个繁荣期。这与日本肥前的有田诸窑(所谓伊万里烧)在明清王朝交替时因景德镇瓷器输入停滞,为生产出景德镇瓷器的替代品而提高生产技术,并拓宽海外销路的状况一样。 土耳其托普卡比宫馆藏 ![]() 越南大和八年(1450年) 青花牡丹唐草纹天球瓶 越南青花瓷中有部分作品忠实地模仿了元青花 随着近几年窑址发掘和研究的进一步开展,有人指出越南青花瓷的独特风格应该很早就得以确立。著名的托普卡比宫所藏大和八年(1450年)铭的青花唐草纹天球瓶也证实了越南青花瓷在大越国黎王朝(1428~1788年)期间得到了很大发展。 ![]() 15世纪青花牡丹纹盘 伊朗阿特比尔庙旧藏 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藏 ![]() 越南青花荷花盘 ![]() 越南青花花卉小盒 ![]() 越南青花加彩花卉罐 ![]() 十五世纪末十六世纪初 越南青花飞鸟盘 ![]() 越南青花加彩狮戏大盘 ![]() 越南青花镂空花鸟执壶 ![]() 越南青花花鸟葫芦瓶 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藏 ![]() 15世纪青花双鱼纹盘 ![]() 15世纪越南青花四鸟纹盘 下面以大阪馆藏越南青花双鸟纹盘为例,探讨中国元明时期对越南青花瓷的影响及越南青花瓷的发展。 ![]() ![]() ![]() 15世纪越南青花双鸟纹盘 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藏 大阪馆藏青花双鸟纹盘内底中心部主纹样区至口缘部,在两重圆圈线的区划中可见三种装饰纹样带。其中最占空间的是内侧的宝相花唐草纹。这种被细密切割而非缠枝形式的唐草纹是越南青花瓷上经常见的特征之一。 ![]() 越南青花瓷经过纹饰要素的选择和演变 此青花双鸟纹盘是圆口盘,属于口沿斜直类型,腹部与别的大盘相比更深,这种深腹大盘是极为罕见的。该盘口沿部和圈足露胎,底部无白色化妆土,以涡状形式直接施透明釉。越南青花瓷在圈足内涂抹含铁泥浆,而后施加透明釉,被称为“巧克力底(铁锈底)”而以这种涡状形式涂抹含铁泥浆的情况为多。 以1425年至1450年为中心,越南生产出双鸟纹盘和天球瓶等最高质量的青花瓷。探究其背景,有人说是受到中国元明青花瓷的影响。然而,与其说越南青花瓷是直接模仿中国青花瓷,不如说是经过纹饰要素的选择和演变,并且进行独特组合后的产物,是越南主动地进行综合整理的结果,这一点仅从有限的资料上就可得以证实。 ![]() 越南青花象形水注 这个熟悉又陌生的国度,它的青花瓷逐渐被人遗忘或鲜为人知,但我们应该记住这个曾经优秀的对手和它对于古陶瓷特别的贡献。 尽管近期有学者认为,在日本又称之为交趾烧的,实则是福建平和县所产素三彩;之后又从福建传入海峡对岸的台湾,至今犹是名产,称“交趾陶”;但无论如何,越南或者说安南、交趾,却继续以陶瓷的名义,在海上,在陶瓷之路上流转回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