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往事:儿时的年

 jkjkjk55 2022-01-29



编者:这是本文作者与母亲的合影。作者表示:对年的回忆,其实就是对母亲的回忆,在又一个新年到来之际,谨以此文追忆亲爱的母亲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这是一句民间俗语,它确切的表达了孩子们对过年的渴望。我小时候过年的情景现在还记忆犹新。

每年“腊八”刚过,妈妈就开始忙碌起来。“孩子们过年一定要穿新衣服,新鞋。”这是民间一条不成文的规矩。

妈妈把夏天打好的“袼褙”从床褥子底下拿出来,(注:“袼褙”就是在小炕桌或者大木板上,刷上糨子,然后用一层旧布鋪上。再刷一层糨子,再鋪一层旧布,一般粘个四五层就可以了。然后把小炕桌或者大木板送到太阳底下晒,等到旧布和糨子的“混合体”干透后,再把它揭下来。这张“混合体”就叫“袼褙”。)

“袼褙”(图片摘自网络)

她把鞋帮,鞋底的纸样子鋪到“袼褙”上剪下来,鞋底要多剪几张。把几张鞋底粘到一起,用布条包上边。鞋面用一层袼褙粘上条绒布。接着缝后跟,“沿”鞋口,纳底子,绱鞋。做一双布鞋要用好几天。

最讲究的是绱鞋。妈妈白天忙了一天外活(给毛衣厂缝毛衣,给挑补绣花厂做加工活),晚上还要给我做鞋。绱鞋有老规矩——女孩子的鞋必须一天绱完,夜里12点以前一定要完成。每当妈妈绱鞋的时候,我就坐在旁边看,妈妈边做边告诉我绱鞋的要领。我不忍心妈妈熬夜为我做鞋,所以无论多睏,我也不去睡觉。一直陪着她把一双鞋绱完。

纳鞋底(图片摘自网络)

做完新鞋收起来,再做新衣服。那时流行“卓娅式”上衣,蓝布裤子。妈妈手巧,会裁剪,衣服做的又快又好看。邻居们的大婶,大妈也拿着布料来找妈妈裁衣服。过年时,我和几个小伙伴都穿着卓娅式上衣,蓝布裤子。可精神了!

腊月二十三之前,妈妈就买大白粉,开始刷墙。妈妈用排笔一下一下地仔细刷着,我也学着刷。冬天屋里有火炉和烟筒,新刷的墙很快就干了。屋里亮堂堂地,像新房一样。妈妈又把被褥拆洗干净,整整齐齐地做好。

过小年那天,年的味道已经很浓了。晚上吃的饺子、年糕、粘豆包、还有鱼和肉、炒菜等。饭后我们开始吃关东糖和糖瓜,嚼得“咯吱咯吱”响。尤其是糖瓜,粘得牙都快掉了。妈妈说:“今天是灶王爷升天的日子,用年糕、糖瓜把他的嘴粘住,他就不会说坏话了,嘴就甜了——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放鞭炮(图片摘自网络)

小年是大年的序幕,妈妈忙着采买年货。鸡,鱼,肉,蛋是必须买的。平常舍不得吃的细菜,干鲜果品也要买点儿,年货准备的越全越好。

小年过后,东大桥开了一个露天集市。妈妈给了我几元钱让我去买一个糖瓷脸盆,一个灯笼。那天天气很冷,手脚冻得冰凉,但是我心里挺热乎。我到集上东看看,西瞧瞧,拿不定主意不知买哪个好。最后挑了一个粉色糖瓷脸盆,盆底有一只栩栩如生的大公鸡。还挑了一个纸做的折叠红灯笼,兴高采烈地回家了(那个糖瓷脸盆我用了很多年)。

年画(图片摘自网络)

盼望已久的“年”终于来到了。“三十”晚上,屋子里灯火通明,每间房子的墙上都贴了年画。有一张:“胖娃娃抱着大鲤鱼——鲤鱼跳龙门”,还有一张:“一个男孩抱着和平鸽——我们热爱和平”,还有一张:“毛主席和一个带着红领巾的女孩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奶奶虽然脚部患有骨结核,行动不便,但是她手很巧。她剪了很多窗花和福字。我看着自己新贴的年画和窗花,还有门上的对联,心里美滋滋的。

妈妈把精心做好的菜肴端到桌子上:“红烧大鲤鱼”是必有的,而且是整条的,象征着“年年有余”。“小鸡炖蘑菇”也是一个大菜,象征着“吉祥如意”。炸丸子是“团团圆圆”。元宝肉啊、猪肉酸菜炖粉条啊、肉皮冻啊、东北大拉皮啊、肉丝炒蒜苗啊·····都是东北人喜欢的家乡菜。酒是必有的,但是只有爷爷和爸爸喝。爷爷把白酒倒进一个锡制的小酒壶里,然后把小酒壶放到热水碗里焐热再喝。爷爷说,这叫“温酒”。他还说:“白酒要喝温的,喝凉的伤身”。

贴春联(图片摘自网络)

爸爸是个兽医专家,他长年带着防疫队到内蒙古、东北,甘肃、宁夏、四川等地区防疫。1953年他带队在康藏高原消灭牛瘟,连续两年没有回家。新中国成立后,他连续六年长期出差,四个“年”没有在家里过。因此,这个“年”是真正的“团圆年”。

吃过团圆饭,我和哥哥就到院子里放花炮。哥哥和几个男孩一起放二踢脚,我吓得捂着耳朵躲得远远的,手里提的红灯笼一会儿就被风吹灭了。

放鞭炮(图片摘自网络)

哥哥把花炮放完了,我们就赶快回家了,外面太冷。妈妈正在包饺子,饺子馅是萝卜丝加猪肉末。妈妈说,吃萝卜有”福”。我和哥哥赶紧帮忙,我擀皮挺快的,能供上三个人包呢!12点(子时)之前,妈妈就把煮好的饺子盛到碗里,我们每人都吃几个。

到了12点,哥哥把一挂鞭挑在门外边,点燃。只听得“乒乒乓乓”响成一片,火树银花,此起彼伏。欢乐喜庆的“年”的气氛沸腾到极致。爸爸妈妈的脸上笑开了花,一年的辛苦劳碌都抛到了九霄云外。

临睡前,我把新衣服、新手绢,新鞋、新袜子摆到枕头边。把妈妈给的压岁钱藏到枕头底下。新毛巾、新牙刷放在新脸盆里。我躺在铺着新枕巾的枕头上,久久不能入睡,耳边都是噼噼啪啪的鞭炮声。心里想着——快睡!快睡!明天早晨还要給长辈们拜年呢!

点击回看尹永美的《往事》
艰苦的岁月    一 杆 小 秤
情思老家具    同 窗 好 友
 分 之 一    东大桥小学
绿叶对根的礼赞  三个小伙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