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中国文博产业发展峰会在海口开幕。 峰会开幕式上,作为海南自贸港推动先行先试重点项目之一的海南国际文化艺术品交易中心交易系统正式启动,标志着该交易中心上线运营。 据介绍,该交易中心推动建设线上国际艺术品交易平台及线下艺术品中央商务中心、可溯源中心、金融中心、大数据中心、仲裁中心、物流中心等八大功能中心,集合“文化+科技+金融+旅游+服务贸易”多种业态,提供国际文化艺术品全产业链服务,努力打造国际最先进、最便捷、最安全、最稳定、最规范、最具公信力的万亿级文化艺术品交易平台,形成国际艺术品交易的“海南指数”,成为国际艺术品交易的“中国集聚地”。 会上,该交易中心与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等10余家机构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推进国际文化艺术品的全方位、宽领域、多渠道、新业态交流合作。同时,“中国海外回流文物艺术品征集展示中心”“博物馆知识产权服务中心(海南)”“国际文物交流平台(海南)”“中国文博产业发展智库”分别被授牌。 据悉,峰会的举办,对于促进海南文化产业和文博事业发展,创建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和国际旅游消费中心,推动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数字中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三、艺术品股票是艺术品金融化最耀眼的产品 中国走艺术品金融化的道路较晚,中国艺术品市场金融化的第一步始于2005年。2005年,国内最早的艺术品基金“蓝玛克”艺术基金以50万美元的价格购买了当代画家刘小东的《十八罗汉》组画,揭开了艺术品金融化的序幕。据中国文交所董事局主席丁晓飞介绍,其实,国内第一只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品基金诞生于2007年,2007年6月18日,民生银行推出高端理财产品——非凡理财“艺术品投资计划”1号产品,成为内陆第一家涉足艺术品投资领域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掀起了国内文化艺术品金融化的浪潮。此后,其他形式的艺术品金融产品陆续推出。 目前,艺术品的投资收藏已从简单的个人爱好衍生出一种新的财富管理类型,越来越多的资本通过艺术品抵押、艺术品按揭、艺术品信托、艺术品基金等各种金融形式介入艺术领域。 这将带来大量收藏家的艺术资产能够流通,海量文物艺术品成为金融资产,计入企业资本和注入上市公司。无疑,文物艺术品金融化资产化,将带来一波收藏家的暴富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