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走街串巷,无论是古迹庙宇还是胡同大街,除了看大门、看门墩儿、看天上飞的鸽子,地上种的树这些以外,其实很大的一个看点,是看各种各样的屋顶门楼,可以说屋顶形态是北京古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先把老金最喜欢的一段话拷贝给大家: 中国古代建筑的屋顶对建筑立面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那远远伸出的屋檐、富有弹性的屋檐曲线、由举架形成的稍有反曲的屋面、微微起翘的屋角,以及硬山、悬山、歇山、庑殿、攒尖、十字脊、盝顶、重檐等众多屋顶形式的变化,加上灿烂夺目的琉璃瓦,使建筑物产生独特而强烈的视觉效果和艺术感染力。 ![]() 老金将挑几个主要出现在北京老城的介绍一下 中国古建筑里,屋顶的形制与大门一样,也是分等级的。在北京大街小巷转悠,经常能见到的主要有以下几类,老金进行了提炼,争取以最简短的语言让大家更容易看明白。 庑殿式,又称四阿顶,五脊四坡式,又叫五脊顶。前后两坡相交处是正脊,左右两坡有四条垂脊,分别交于正脊的一端。庑殿顶分为单檐和重檐两种,重檐庑殿顶,是在庑殿顶之下,又有短檐,四角各有一条短垂脊,共九脊。重檐庑殿顶是清代所有殿顶中最高等级,只有皇帝和孔子的殿堂可以使用。重檐庑殿顶建筑的典型代表是故宫的太和殿。这种建筑形式历史悠久,约出现于先秦时期。 ![]() 庑殿顶结构示意图(图片来自网络) ![]() 太和殿的重檐庑殿顶(图片来自网络) 歇山顶的等级仅次于庑殿顶。它由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和四条戗脊组成,故称九脊殿。正脊的前后两坡是整坡,左右两坡是半坡。歇山顶主要分为单檐和重檐两种,重檐歇山顶的第二檐与庑殿顶的第二檐基本相同。在等级上仅次于重檐庑殿顶。目前的古建筑中如天安门、太和门、保和殿等均为此种形式。五品以上官吏的住宅正堂才能用单檐歇山顶。 ![]() 单檐歇山顶示意图(图片来自网络) ![]() 西黄寺大门是典型的单檐歇山顶 天安门是典型的重檐歇山顶(图片来自网络) 悬山顶,五脊二坡,两侧的山墙凹进殿顶,使顶上的檩端伸出墙外(屋顶左右屋檐出山墙),又称挑山。悬山顶等级仅次于庑殿顶和歇山顶,是我国一般建筑(如民居)中最常用的一种形式。 ![]() 悬山顶示意图(图片来源网络) ![]() 张自忠路3号段祺瑞执政府大门是悬山顶 硬山式屋顶:五脊二坡,与悬山顶不同之处在于,两侧山墙从下到上把檩头全部封住(屋顶左右屋檐不出山墙)。硬山顶出现最晚,是随着明清时期房屋墙壁广泛使用砖砌以后才大量采用的。六品以下官吏及平民住宅的正堂只能用悬山式或硬山式屋顶。 |
|
来自: 新用户8926AVU2 > 《《古塔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