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碗应该是大部分人最不愿意做的家务之一了,尤其到了冬天,基本上没人愿意去洗碗,即使轮到洗碗的那个人,也绝对不会带着什么好心情。 之所以大家不愿意洗碗,除了洗碗繁琐的步骤外,难以彻底清除的洗洁精,也是最膈应人的地方。总感觉自己搓洗了好几遍,洗洁精仍然残留在碗碟上,用水一冲,仍然“咕噜咕噜”地冒肥皂泡。 每当这时,我们也只能无奈地继续刷洗,因为几乎人人都觉得,洗洁精残留在碗筷上,会对人体有害。 洗洁精残留在碗筷上,真的会对人体有害吗? 我们不妨来看一下洗洁精的工作原理: 洗洁精的主要的成分是表面活性剂,就好像是电池的两端一样,表面活性剂的分子结构一面亲水,一面亲油。 通过这种特殊的“双亲结构”,洗洁精可以剥离油污的同时,也会被水直接冲刷下来,继而达到去污的效果。 也就是说,洗洁精的主要成分,就是这种表面活性剂。 那么,表明活性剂对人体是否有害? 从理论上来说是有的,但从实际上来说没有。 从理论方面,表面活性剂会直接破坏细胞膜的双分子膜,然后通过破坏水平衡的方式,导致细胞死亡,从这一点看来,人类也是细胞的产物,当然对人体也有害。 但是,从实际上来看,“不谈剂量谈毒性,都是耍流氓”这句话,几乎人人都知道,人类虽然是由细胞组成,但是人体却含有数不清的细胞。 中国消费者协会曾于2019年做过类似的实验,将目前市场主流的表面活性剂直链烷基苯磺酸钠(简写为LAS)和直链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简写为AES)进行动物口服毒性研究,最终得出结论:LAS的毒性量为0.5到2.0g,而AES的毒性最大量为1.7到5.0g。 换句话说,想要通过表面活性剂中毒,就算你直接喝洗洁精,都需要最少0.5g,最多5g的摄入量才能中毒,而我们平时用洗洁精洗碗,碗筷上残留的洗洁精最多不超过0.018g,毒性甚至还不如小苏打,自然对人体也不会产生什么伤害。 因此,综上所述,正常洗碗时,碗筷上残留的洗洁精并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什么伤害,各位朋友大可放心使用。 在正常情况下,洗碗时将上面残留的洗洁精,当然是清理得越干净越好。 如何尽可能地清除洗洁精残留?教您3招 1)即洗即冲,不要浸泡 很多朋友洗碗时有提前浸泡的习惯,将碗筷泡在洗洁精水里,觉得这样去污效果更好。 但实际上,这些洗洁精中的表面活性剂,接触碗筷的时间越长,就越容易深入碗筷的缝隙中,造成残留,继而导致更难彻底清洗。 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即洗即冲,不要提前浸泡,尽可能缩短洗洁精和碗筷的接触时间,清除残留才更彻底。 2)用稀释的洗洁精清洗 在清洗碗筷的时候,如果直接将洗洁精挤在餐具上,这个时候表面活性剂的浓度最高,自然残留的也最多。 但事实上,洗碗所需要的洗洁精,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少,正确的做法,是先用水稀释洗洁精,然后再慢慢清洗,尽可能减少表面活性剂的用量,后续清理洗洁精残留自然也更容易。 3)洗完以后用热水冲洗一遍 如果您在洗完碗以后,仍然觉得上面的洗洁精残留过多,摸上去较为滑腻,也可以使用热水将其冲洗干净。 这是因为热水的高温,可以快速分解表面活性剂结构,继而让其变得更容易剥落,去除洗洁精残留的效果自然也更好。不仅如此,热水同样对油脂有着溶解性,洗碗以后用热水再冲刷一遍,也能更有效地去除其中油污,让碗筷洗得更加干净。 总的来说,洗洁精残留,其实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可怕,真正残留在碗筷上的剂量,并不能对人体造成什么毒性。如果您实在担心,也可以尝试上文的几种清理方法,同样能够解决您的烦恼和问题。 参考资料: [1]:《从国家标准看当前餐具洗涤剂的质量》,黄山高等专科学校学报,胡月华, 2002.03: 123-124 [2]:《怎样正确使用洗洁精》,家庭科技报,1995-04-15 [3]:【消费者协会及第三方的商品评测及商品链接整合】,中国消费者协会,2020-8-3 媒体来源:民福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