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麦孕穗期管理技术

 深海之星ccpsl0 2022-01-29
小麦进入孕穗期,小麦生长进入水肥旺盛需求期,需水需肥量加大,病虫草随着温度的回升也进入活跃生长阶段,麦田管理进入关键时期。拔节期施肥浇水是保证营养供应,争取壮秆、穗多、粒多的关键。因此,要加强对拔节期麦田的水肥管理,为实现小麦丰产丰收打好基础。管理措施如下:
一、加强肥水管理
小麦从拔节至开花是决定每亩穗数和每穗粒数的关键时期,需肥需水较多,巧用肥水对保证丰收十分重要。由于今年早春抗旱浇水的面积很大,这部分麦田有的浇水时施了少量氮肥,有的只浇水没施肥,无论早春没施肥料或施了少量肥料的麦田,都应该及时追施拔节肥、浇拔节水。这次肥水对提高小麦成穗率和亩穗粒数有重要作用。
看苗补肥。此时小麦苗情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田间群体较大、个体生长较旺、前期底肥和灾后追肥偏多的麦田,这类田块要控制长势。措施是控制水肥,通过延缓追肥时期控制旺盛生长,因为此时正是小麦旺盛生殖生长的重要时期,若施肥过量,将导致营养生长过旺造成倒伏和空秕粒增加,千粒重降低,后期可不施肥或根据苗情推迟施肥;另一类是田间群体较小、个体生长较弱、前期底肥和灾后没有施肥的麦田,这类麦田块要抢抓当前雨天及时适当补肥,一般亩追尿素5~8千克,确保后期产量形成所需营养。对个体弱,底肥不足出现脱肥现象以及发生轻微冻害的麦田要结合浇孕穗水或近日下雨趁墒追肥,一般亩追尿素3~7.5千克左右。
加强麦田根外施肥的技术管理。对麦田进行全面叶面施肥,如喷磷酸二氢钾、海藻酸等高效多功能叶面肥,提高作物的抗逆和光合作用能力,延长叶片功能期,增加光合产物的积累。
二、养根护叶
春季植株生长旺盛,田间阴蔽严重,因此降低田间湿度,保持根系和叶片健康生长是后期管理的重要目标。一是要继续清理田间“三沟”,尤其是围沟,确保明水能排,暗水能降;二是要进行叶面追肥,小麦应在5月上中旬,亩用0.5%的磷酸二氢钾或尿素溶液叶面喷施1~2次,;三是干旱时,要组织群众开展小麦后期田间灌溉,确保不因干旱造成根系、叶片干枯死亡,后期若再遇干热风危害,灌溉的意义将更加重要。具体灌溉时间以干旱时间出现的早晚而定。三、搞好一喷三防的病虫害防治工作要密切关注病虫害发生情况,一是对有纹枯病发生的田块、可每亩用5%井冈霉素150~200毫升+20%三唑酮100~150毫升兑水75~100千克喷麦茎基部防治,隔10~15天再喷一次,兼治叶斑、叶枯、白粉病。二是近期的降水或浇水利于小麦吸浆虫的出土危害,要加强监测,可每亩用48%毒死蜱150~200毫升兑水75~100千克喷雾防治。三是对麦蜘蛛可用0.9%阿维菌素3000倍液喷雾防治、对于蚜虫、锈病等病虫害要严密监控,及时科学防治,防止蔓延,减轻危害。四是对于少数发生土传花叶病、全蚀病的田块,可采取喷施叶面肥加吗啉胍、全蚀净等药物加以控制和修复。
附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