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草莓红中柱根腐病知多少,防治用药要清楚

 关军军 2022-01-29

草莓定植后死苗多,其中就有红中柱根腐病的“手笔”,根系护不好,植株早衰萎蔫,产量堪忧。前期症状不明显,不上心,等到后期突发枯死,再亡羊补牢已来不及,辨认病害,再清楚用药,你需要跟着小编一步步来。

草莓红中柱根腐病主要侵害根部,常见有急性萎蔫型和慢性萎缩型两种。

①急性型:多在春、夏两季发生,初期在外观上没有异常现象,但是久雨初晴后叶尖突然凋萎,不久呈青枯状,引起全株枯死。

②慢性型:在定植后至冬初均可发生,呈矮化萎缩状,下部老叶叶缘缘紫红色或紫褐色,逐渐向上扩展,全株萎蔫或枯死。

根系由嫩根先端或中部开始腐烂变成褐色或黑色,然后中柱变红褐腐朽,继而扩展至根茎,病株易拔起。

定植后,在新生的不定根上症状最明显,严重时,病根木质部及根部坏死褐变,整条根干枯,地上部叶片变黄或萎蔫,最后全株枯死。

红中柱根腐病菌借助灌溉水和雨水传播蔓延,侵入主根或侧根表皮,沿维管束生长,导致中柱变红腐烂。低温高湿的环境条件对其最有利,这也是区别于高温高湿下发生草莓炭疽病的一点。

草莓红中柱根腐病是危害根系的病害,像少数用恶霉灵喷雾来防治的,无法从叶片吸收向根部传导,事倍功半。既然如此,药剂施用我们就应该从根部入手,再配合叶面喷施。

①精甲·咯菌腈+嘧菌酯,各100ml/亩蘸根,能生根缓苗快,预防其他病害,减少移栽后死苗;

②定植缓苗后,同样是精甲·咯菌腈+嘧菌酯各100ml/亩灌根或滴灌,生根壮苗;

③叶面喷药:两者各1500倍,防治叶部病害,促进植株生长。

咯菌腈可防治由高等真菌引起的苗期病害,通过抑制病菌内葡萄糖磷酰化有关酶的转移,并抑制真菌菌丝体的生长,最终导致病菌死亡,起到杀灭病菌的目的;但它无内吸传导性,也没有治疗活性;

而精甲霜灵、嘧菌酯的内吸传导性强,能随种子和幼苗生长内吸传导到植株各个部位,灌根后更有利于被根系吸收。

所以精甲·咯菌腈搭配嘧菌酯,强强联合,内吸传导性好、渗透性强,增效明显。

植株根系发育良好,养分吸收充足,树势健壮则抵抗病害的能力也就越强,所以除了防治病害外,还要增强根系。

冲施微补根力钙+微补精力,生根促根,吸收营养的“嘴”——毛细根多了,作物长势自然好,缓苗壮苗快,提高抗逆性。

此外,在日常的施肥中,要有“多施有机肥,控制氮肥量,补充中微量元素”的意识,做好土壤水分管理;土壤有机质增加能促进微生物繁殖,改善根系生长环境,提高植物的抗病虫能力,根部不易受虫害啃食,伤口少,病菌侵染的可能性也就降低。

最后,果农还要考虑实行轮作倒茬,减少病原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