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熊传藻:视死如归的洪湖赤子

 gudian386 2022-01-29

  革命老区洪湖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中心,一部20世纪60年代的歌剧《洪湖赤卫队》,更是让洪湖蜚声中外。

  在大革命和土地革命时期,洪湖工农运动蓬勃兴起,无数革命志士前仆后继,直至付出生命,熊传藻就是其中的代表性人物。

  走上革命道路

  熊传藻(1900-1929),号复之,乳名南阳,又名焕藻,曾化名刘仁镜、杨家华等,出生于湖北省沔阳县(今洪湖市)傅湾村的一个中农家庭。

  熊传藻9岁就读于私塾,后入新堤第三高等小学。1917年7月,为反对北洋军阀“再造共和”的倒行逆施,新堤各界人士举行集会,17岁的熊传藻代表第三高小学生发表长篇演说,并当众咬破手指,血书“护法讨贼”,赢得各界人士交口称赞。同年9月,熊传藻考入武昌荆南中学。1919年,他和学友们参加了武汉地区的五四运动。1921年夏末,熊传藻从武昌荆南中学毕业后,考进湖北私立法政专门学校法律科,就学期间参加了武汉地区党组织举办的工人夜校和职工子弟学校活动,结识了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武汉分部负责人郑凯卿、林育南和项英等人,直接参与并组织了1921年12月汉口租界人力车工人的罢工斗争。1923年7月,熊传藻经郑凯卿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随后去湖南长沙,与夏定一等人筹办贫民大学。

  1926年1月,熊传藻受董必武等人委派,以国民党湖北省党部特派员的身份回到洪湖新堤工作,他秘密发展党员,领导工农运动。在新堤,熊传藻创办并主编了《沔光周刊》,撰写了《光明之路》等文章,向工人群众宣传革命道理,同时举办了多期培训班,发展了陈秀山、胡兴坤、向华松等一批工人优秀分子入党,在工农民众中影响很大。在他的发动下,新堤码头工会、纸扇工会、店员工会等相继成立,会员3000余人。1926年12月,熊传藻担任新成立的国民党新堤市党部执委。1927年春天,熊传藻领导新堤市郊农民运动,成立农民运动委员会,建立农民协会22个,发展会员2万余人。工人觉悟日益提高,工人运动日益高涨,熊传藻通过总工会,领导工人同资本家展开了经济斗争和政治斗争,成立劳资调解委员会,维护了工人的权益。1927年2月11日,董必武偕同罗章龙、陆沉、蔡忱到新堤视察工农运动时,称赞说:“新堤市劳资关系很好,商业繁荣,由此可见工人运动是健康的。”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向共产党人举起了屠刀。4月18日,新堤举行万人“倒蒋大会”,熊传藻在会上历数蒋介石反革命罪状,号召人民起来打倒蒋介石,誓将革命进行到底。中共湖北省委指示,重建中共新堤市委,指定熊传藻为书记。7月9日,国民党第十五军第四师师长陈尧鉴率第七旅进驻新堤。15日,汪精卫集团在武汉召开“分共”会议,悍然宣布与共产党决裂,将屠刀挥向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16日,中共新堤市委发布宣言,揭露武汉国民政府叛变罪行,宣布退出国民党新堤市党部,撤回参加市政务委员会的共产党员。20日,由国民党右派出面组成的国民党新堤市党部监察委员会成立,随后,陈尧鉴命令部队对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实行大屠杀。这一时期,很多优秀的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惨遭杀害。随着大革命的失败,洪湖如火如荼的工农革命浪潮陷入低谷。

  坚定的革命意志

  1927年8月,八七会议在汉口召开后,中共湖北省委派王平章、肖仁鹄来到沔阳,在新堤镇市桥街13号正式组成鄂中特委,熊传藻参加了会议,开始着手恢复党组织。9月初,中共湖北省委主管农运的委员任旭来到新堤,主持鄂中特委会议,决定将鄂中划为南北两部,王平章任中共鄂中北部特委书记,肖仁鹄任中共鄂中南部特委书记,熊传藻、邓赤中、刘崇龙等为特委委员,决定将全县划为四个暴动区,领导和发动鄂中地区的秋收暴动。

  9月,中共沔阳县委在张沟镇白庙乡凤凰台彭云亮家召开第二次党员代表会议,鄂中特委委员邓赤中传达了八七会议和《两湖暴动计划决议案》的精神,修订了沔阳县武装暴动计划。9月10日,鄂中特委和沔阳县委领导的戴家场暴动打响了鄂中秋收暴动的第一枪,取得了戴家场暴动的胜利。继而,鄂中地区又连续举行了20余次暴动,其中熊传藻主要领导了螺山暴动、傅家湾猎民暴动和周何湾渔民暴动,建立苏维埃政府,开辟了早期洪湖西岸剅口、周何湾根据地,为洪湖革命根据地和湘鄂西红军的创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当时的洪湖地区革命浪潮风起云涌,形势一片大好,正如苏维埃政府的一副对联所言:“肃清封建残余,改造腐朽社会,赤光照耀全世界;推翻反动统治,建立劳动政府,工农直登大舞台。”

  大革命失败后,白色恐怖笼罩洪湖,熊传藻的叔父出于对其安全的考虑,曾托人捎信给熊传藻,劝其脱离共产党,并愿意出资帮他出国留学避难。熊传藻为了表达自己坚定的革命信念,便于1927年10月4日给堂弟熊栋臣写了一封家书,谢绝了叔父的好意,表达了革命到底的决心。信中写道:“叔劝我出国暂避,并表示愿为我代筹盘费。我的态度可以概括四句话:革命前途很光明,努力奋斗不顾身。共产主义是真理,出国留学岂能听。请你以此复命。哥传藻,丁卯九月重阳。”信纸为毛边纸上下段竖红格老式账页,长22.5厘米,宽20厘米,横式长方形,竖格15行。文字内容为行书10行,每行3-12字不等,连标点共79字。信纸上套印之红竖格已漫漶褪色,右上角和左下角均有少许破损。从信残留的文字内容分析,应该不是完整版,但前面有多少页,尚无法判断。这封信一直由熊栋臣保存,可惜因年代久远,仅剩下一页。新中国成立后,这页烈士家信被洪湖革命历史博物馆征集收藏,1994年被评定为国家一级革命文物。

熊传藻:视死如归的洪湖赤子

  1927年10月10日,鄂中特委召开扩大会议,在洪湖东港子成立工农革命军第四军,熊传藻任第二师师长。随后,鄂中特委决定集中武装力量,以沔西拖船埠为中心,展开土地革命。不久,熊传藻调任中共监利县委书记,发动剅口暴动,一夜之间延续到郭铺和下车埠等地,声震江汉。

  壮烈捐躯不顾身

  1928年6月,国民党第十八军纠集地方团防、常练队等在监利、沔阳大举“清乡”。为了反“清乡”,熊传藻将党领导下的监利县境内的游击武装集中起来,成立监利县游击大队。敌人为了扑灭监沔地区革命烈火,从荆沙方面向监沔洪湖一带派遣两个主力团,在地方团防的配合下,大举进攻、追剿游击队。

  1928年冬,敌军向监利苏区进犯。12月29日,由于县委机关的行踪被叛徒告密,敌军包围了县委驻地监利尺八口。见情况紧急,熊传藻立刻安排县委机关的同志们迅速转移,而他则留下来担当掩护任务。经过一番战斗,县委机关的大部分同志都突出了敌人的重围,而熊传藻却中弹负伤,于当夜不幸被捕。

  在狱中,面对敌人金钱美女、高官厚禄的引诱,熊传藻丝毫没有动摇自己的革命意志,任凭敌人的皮鞭、老虎凳、烙铁、压杠等酷刑的折磨,始终没有泄露党的半点机密。1929年1月9日,熊传藻烈士被秘密杀害于监利尺八口,年仅29岁。

  (作者:李笙清 单位:武汉博物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