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节味道.散文】尚宗汉||赶年集

 颍州文学 2022-01-30

                                        

                                        
 

赶年集
文/尚宗汉

向睌意不适。于是,下楼出了小区,漫无边际地一个人瞎溜达。溜达到一个车辆稀少的街巷,看见一片绿花带地,数十颗树上挂满了红红的小火罐灯笼,前面道路两边摆满了各种年货、水果、蔬菜。人来人往,手提大小包,喜气洋洋,叫卖声不断,不由让我想起了儿时赶年集的热闹场景来。
我的故乡是在陇东西部一个小塬上,那时乡镇还叫公社,交通不便。集市就设在公社住地,一月内有六个赶集的日子,分别是逢三逢七是赶集日。每到逢集那天,集市像块磁铁,把方园十几里的人们就聚拢一起,自由卖买,讨价还价,其乐融融,美不胜收。
过了腊八就是年。一到腊月,农田地里,就没啥农活了,农民就到农闲时。闲下的庄稼人,在一年辛苦的劳作后,丰收的喜悦,挂在脸上,甜在心里。人们就开始准备过年,杀年猪、磨谷糜、开始置办年货。特别是年底,腊月二十三、二十七这两个年集,最热闹最盛大。一到这两个年集那天,天刚麻麻亮,家家户户的烟囱,就开始炊烟袅袅,鸡鸣狗叫,忙着开始做早饭。吃过早饭,人们都从各村小土路匆忙赶来,像数十条小溪,汇聚到通往公社集市的大路上,赶年集去。自行车、架子车、驴马车、独轮车,车轮滚滚,人声鼎沸。小孩子们都穿着过年缝做的新衣裳,三五成群,欢喜雀跃地跟在大人们后面,一同去赶年集。
春节来临,不管贫富人家,都要赶年集,置办年货。庄稼人把一年辛苦劳动收入,省吃俭用积攒下来的钱,就花在这年集上。而小孩子们,即使兜里一个钢蹦没有,也要凑个热闹赶个年集去。 
记得那年腊月二十七,也是最后一个年集。晚上父亲坐在饲养室土炕上,吃着旱烟锅,说“娃,明天你去赶年集去,买些炮、香纸、年画。"听了父亲的话,我一夜醒了三五次,睁眼看天亮了没有。终于,一缕亮光从高窗口照在饲养室窑洞内顶上。我起身,穿衣蹬裤,叠被扫炕。父亲喂饱牲口,拉出圈,垫圈完后,解开黑布棉袄上领子下两颗布纽扣,掏出一个汗渍渍小布包,从内掏出一卷大约三、四十块纸钱,抽出了一张脏兮兮的浅蓝色两元钱,塞到我手里,说:"娃,把钱装好,别丢掉。记得买上炮、香纸、年画,操心安全。"我把父亲给的两元钱,装进小棉袄内兜里,找了一个别针,别好后摁了摁,就撒腿跑出了饲养室。
出了饲养室,已是日上三杆。从邻近沟洼村赶集的人们,像一条长蛇,匍匐前来。卖年货的人们,买年货的人们,都一个急。驴马的叫声,人们的说笑声,不绝于耳,相映成趣。我随着赶年集的人流,一路蹦蹦跳跳,距离公社五里路,不到半小时,就到了。此时,公路上,进入集市的东西两个入口,人流车辆,熙熙攘攘,热闹非凡。我随着摩肩接踵的人流,过公路从东口进入集市。涌动的人流,挤得我汗流浃背,气喘吁吁。于是,到了集市口,我趁机爬上公社戏台门口,稍歇息一会。放眼望去,此时,长千余米,宽五百余米的集市街道上,已是拥来挤去的人流,万头攒动,人声鼎沸。
当到中午时,集市达到了高潮。街道两傍,卖小吃的,拉风箱声响起。炸油糕麻花的、卖豆腐脑的、过油肉的、床子面的……锅里油声吱啦,大勺小勺声叮当,香味扑鼻,不由使我伫足,忍着口水,花了一角钱,买了一根麻花嚼起……
一边嚼着麻花,一边随着接踵的人流奔向卖年画香纸的地方。卖年画香纸的地方,是在公社政府所在地的大门两边。到了公社大门口,两边墙壁上,挂满了各种年画。买年画的大人小孩子,络绎不绝。我买了一幅《白毛女》四调画,一张毛主席穿长衫夹着雨伞去安源画,另外还买了一幅"秦琼敬德"的门神画,加上买的一刀烧纸和一把香,一共花了一元钱。
然后,去买炮。买炮的地方,在集市西街头外一个涝池傍边。我挤在人流中,像一只猫,弯着腰,在大人们的身下空隙间,钻着朝前走。钻得我浑身汗水,腰酸腿颤,才到了卖炮的地方。一看,买炮的大人小孩们,像堵墙把个卖炮的地方,围了个水泄不通。卖炮的人正扯着破锣嗓吆喝着:"各位父老乡亲们,不要挤、不要拥、不要喊、不要闹、不要急、不要吃烟……大地红、摔炮、串天猴、二踢腿……都有哩……"。挤了大半天,花了五角钱,买了两盒一百响大地红鞭炮和数十个粉红色的大炮。正巧,撞上同村两个小伙伴也在买炮。三人又把剩余的钱,凑一起,买了几盒鞭炮,欢蹦乱跳地奔向公路边上一块空田地。到了空田地,在附近人家门前,麦草垛、柴火堆找了些干麦草、高粱杆。先划根火柴点着干麦草,再在燃着的麦草火上烧着高粱杆,然后,左手执高粱杆火把,右手把拆开的单个小鞭炮火眼子对着高粱杆火把点燃,喊声"一二三”,拋向空中。随着“扑噗”冒着烟的炮眼子燃烬时,三声"噼啪"鞭炮声,高兴得我们三人手舞足蹈般地拥抱在一起……
太阳渐渐地西去,赶年集的人们,手里提着肩上挎着购置年货的大小包,嘘长问短,说笑着互祝年福的话语,陆陆续续地回家了,摆地摊的也开始归集剩余的年货物。喧哗了一天的集市街道,此时也渐渐地冷落起来了。
赶 年集,体现了庄稼人一年辛勤劳动,丰收后的喜悦;也凝聚了庄稼人对来年美好生活的憧憬;它不但凝聚了热闹和繁荣,也浓缩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时光荏苒,不知不觉的故乡赶年集,已成了我们那个年代出生在农村人的美好记忆。如今,无论农村人,还是城市人,网购年货,手机拜年,抢红包,又禁止放烟花爆竹,传统的年味中的赶年集,已经慢慢地淡去,慢慢地远离,有人说这是时代的进步,有人说这是一种发展的退步……
不管怎样,我心中依然涌动着对我们那个年代赶年集,难以忘怀地冲动,以及对这美好记忆和家人团聚的渴望。
已近年关,看到大街小巷地摊上的红灯笼、年画、对联和各种年货时,以及听到有人“噼里啪啦”地放炮声,我又仿佛回到少年时,那年月赶年集的热闹中去了……
作者简介:尚宗汉,文学爱好者。甘肃省庆阳市宁县良平乡人,现居住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左旗。

热文榜
【赛讯】关于举办“我的春节味道”主题征文大赛的通知
【赛讯】“洄溜古镇杯”乡愁主题全国散文大赛获奖名单(附终评委名单)
【征稿】《颍州文学》第四期纸刊征稿中!
【序】王宗仁||《光阴有痕》序
【春节味道.散文】刘久锋||似水流年中的年味
【春节味道.散文】耿晓丽||追忆儿时的年味
【春节味道.散文】赵畅||曾经的山村年味
【春节味道.散文】张玉东||豆香清悠远
【春节味道.散文】李荣福||平定美食数饺子
【春节味道.散文】韩敬文||那幸福悠长的“年味”
【春节味道.散文】王新芳||煎饼里的年味
【春节味道.散文】刘会生||我留恋那浓浓的京华年味
【春节味道.诗歌】方向||行走在纸上的祝福(组诗)
【春节味道.散文】起司加白||秧歌
【春节味道.散文】赵友坤||犹忆当年年味浓
【春节味道.散文】王颖||回家过年
【春节味道.散文】李雁春||品味年味儿
【春节味道.散文】周明金||杀年猪
【春节味道.散文】王散木||难忘家乡的嗨子戏
【春节味道.散文】小小崔||香香甜甜腊八粥
【春节味道.散文】刘建安||放爆竹
【春节味道.散文】包容||年味
【春节味道.诗歌】孟萌||年味(组诗)

邱华栋、阿来、徐则臣联袂推荐,王宗仁作序。点击链接,购买主编肖龙散文集《光阴有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