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48年邱清泉在淮海战役中被击毙,留下的6个子女后来去向如何?

 hy01 2022-01-30

民国时期,华夏大地烽烟四起,先有各大军阀混战割据,又有倭寇全面侵华,从革命运动到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为着中华民族独立的仁人志士千千万。虽有阵营之别,却不改报国之志,今天我们要讲的这位抗日名将便是如此,虽一时入歧途,但其功绩却不可忽略,其儿女也有着向好的结局。

弃笔从戎去

1902年,正是八国联军侵华的第二年,这一年的神州大地风雨飘摇,本该中国人做主的土地却被一群洋人横行霸道,中国人陷入无边的恐慌和纷乱之中。也是在这一年,浙江永嘉的一户人家里,邱清泉出生了。

因为家境相对较为优渥,邱清泉出生开始便有着良好的教养环境。在家人的支持下,邱清泉熟读诗书,有着极高的文学素养。后来,邱清泉更是凭着自己的能力考入当时著名的上海大学,攻读社会学科。

由于邱清泉有着十分深厚的文学功底,大学期间他更是熟读百科,对英语、德语等外国语种都颇有涉猎。在校时,当地的军政府就曾向邱清泉发出邀请,希望他在毕业后能够来到军政府内做事,但邱清泉毅然拒绝了,他有着自己的想法。

在校期间,邱清泉拒绝了来自家里的供养,选择半工半读上大学,也是在工读的过程中,邱清泉见证了民国社会中的纷乱,清政府的没落与覆灭、革命党的崛起与式微、军阀的勾心斗角与战争割据,这种种都给邱清泉带来巨大影响,他渴望如孙中山先生一般,救国家、国民于危亡。

孙中山先生被军阀蒙骗后,愤然南下开创黄埔军校,邱清泉得知后,也放弃了自己的大学生活,只身来到广州参加军校、准备从戎。

抗敌生死间

黄埔军校期间,邱清泉认真学习军事知识,并结合自己此前的社会学科知识,进行融会贯通,因此而撰写了多篇军事学著作,一时被引为黄埔军校的“军秀才”。

军校毕业后,邱清泉被蒋介石所赏识直接招入国民党军队中,担任团长一职。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邱清泉被委以重任调往南京准备参与南京攻防战,但由于日军火力过猛,南京城不日被破,邱清泉随军西撤。

1939年,邱清泉被命令前往昆仑关支援国民党第五军。接受命令后,邱清泉星夜奔赴昆仑关,抢先到达地方后,邱清泉安排大量伏兵,将尾随而至的日军重创,为昆仑关战役的取胜做出了巨大贡献。

除了在国内颇有成绩外,邱清泉也积极响应上级调动,前往中缅边境阻击日军。邱清泉作为当时的最高指挥官,指挥国军队伍以迂回战术在滇缅公路地区重创日军,确保了当地物资输送路线的安全。

此后,邱清泉一直随军南征北战、对抗日军,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突出贡献。

后辈亦有福

1949年解放战争期间,邱清泉却不愿弃暗投明,坚决与国民党势力抵抗我解放军。淮海战役打响后,邱清泉听令驻扎于陈官庄地区,后被我军围困,邱清泉于突围中被击毙。

邱清泉一生有两位妻子叶蕤君和黄氏以及两个女儿、四个儿子。邱清泉身死后,他的两位妻子便护着六个儿女一路东去,希望找机会前往台湾。东去路上,一行八人曾被我军识破身份,但也没有被为难,反而得到了优待和护送,也是在这时大儿子邱国渭选择留在大陆。

叶蕤君和黄氏就这样一路带着孩子们远渡重洋来到了台湾。抵达台湾后,他们的生活处境并没有太好,原本邱清泉的上级们,也没有因为遗孀的原因而对他们过多照顾,反而处处欺辱他们。

为了养活子女,叶蕤君和黄氏只能外出务工、身兼数、赚钱养家,并且将五个个儿女都送到了美国读大学。孩子们也都很懂事,抵达美国后都奋发读书,各自也都颇有一番成就,并将叶蕤君和黄氏一起接到了美国定居。

直到叶蕤君和黄氏晚年期间,在大儿子邱国渭的极力邀请下,她们才重新踏上故土。离时满头乌发,来时两鬓斑白,两位饱经沧桑的老人在儿女们的簇拥下回归了祖国。

结语:

邱清泉是一位为抗日战争胜利做出突出贡献的抗日名将,过不掩功、功不抵过,看待历史人物,我们更应该辩证、客观地看待。幸而,邱清泉的子女也有着自己的幸福生活,可谓之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