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听育儿:父母须知:花时间教孩子,不如先花时间去懂孩子┃伊瑶

 丄学号 2022-01-30

作者┃伊瑶  朗读┃小莫

指导┃梁山伯  编辑丄学号

前段时间知乎上有个热门问题:父母教孩子,到底有多难?

有个高赞回答:实在不会的请放一放交给孩子的老师。老师上课前备课里有个环节是备学生,了解当前学生的年龄特点,发展水平,知识掌握水平,认知水平。

其实现在我们大人所熟悉的知识,也是经过了小时候反复地听讲,思考,训练,才慢慢掌握的,而孩子也只是重复这个过程而已。

父母总是花费很多的时间和心力来辅导和教育孩子,孩子却总达不到自己的预期。觉得自己的爱和付出得不到应有的回报,父母则变得焦虑暴躁,亲子关系也越来越紧张。

教育专家尹建莉老师在《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书中提到说:爱的质量因为教育理念的不同、细节处理的不同而有巨大差异。只有懂孩子,才能很好地教育孩子,才能有质量地爱孩子。

所以,花时间去教孩子,不如先花时间去懂孩子。

不懂孩子会带来更大的痛苦

湖北襄阳的王女士,因为给三年级的儿子讲数学题,反复讲解怎么都不明白,情绪越发急躁,当晚突然感觉心脏一阵不适。幸亏及时就医才未酿成大祸。

湖北武汉一名14岁男生因在教室与同学玩扑克,在教学楼被母亲大声训斥,并扇了两个耳光,男生默立两分钟后,转身爬上栏杆跳楼坠亡。

北大学生吴谢宇弑母案让全国都震惊了。一个妈妈费尽心血培养出的“完美”学霸,竟亲手杀害了自己的妈妈。

每一件意想不到的事件,都有他们存在的合理性。正是因为家长不懂孩子,才会一点点孵化出难以想象的悲剧。

陪孩子写作业的时候,只是把重点放在单方面的要教会,而不去弄懂孩子的真实的状态和能力,是他的情绪不对,还是孩子真的需要花时间去消化这个知识点。这样不会解决根本问题,只会让自己和孩子更加崩溃。

孩子犯了错误,在那么多同学的面前被妈妈训斥,扇耳光。这种暴力式教育就是不顾孩子的感受和自尊,肆意地发泄情绪。如果多懂孩子的感受,耐心地引导,不至于酿成如此悲剧。

而吴谢宇的妈妈则是一种冷暴力式的教育。忽略孩子真实的需求,一厢情愿地去打造让自己满意的“完美”的孩子。表面有多“完美”,内心则有多压抑。

中科院儿童心理学博士侯瑞鹤就曾写道:

完美主义倾向的家长,会让孩子陷在永远都没有办法让家长满意的消极情绪之中。在成长过程中,孩子会学会伪装、逆反,逐渐形成讨好型人格,对今后成长发展带来严重的影响。

以不懂孩子为前提的教育和爱,会一点点的在孩子的心里埋下痛苦的种子,结出有毒的果实,侵蚀着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

先去懂孩子,才能轻松的教

知乎上有个问题:“四岁的孩子,老师留作业,半页数字描红,孩子自己不想写,该不该逼他?”

有个高赞回答:

面对错误的教育方法,家长应该勇敢说不,让幼儿写字就是超前教育,这个阶段练字,低效,没用!

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适当的放手,适合的时间做适合的事情,学东西才会更高效。

电影《怦然心动》中少女朱莉的爸爸很懂自己的女儿,并且尊重女儿的想法。

镇上有一颗梧桐树,朱莉经常一个人坐在树上,沉浸远处美好的风景中,在这里,她体会到了前所未有的平静和满足。

有一天,一群人说奉命来这里砍树。

朱莉舍不得这棵树被砍掉,无论下面的人怎么劝她都不下来。

最终是爸爸的耐心开导,朱莉才安全的下来,那颗树还是被砍了。

为这件事朱莉哭了整整两个星期。

直到有一天,爸爸为朱莉带来了一幅画,画上正是她牵挂的那颗梧桐树。

爸爸:“我希望你永远记得你在那颗树上的快乐。”

朱莉的眼眶含着泪和爸爸拥抱了在一起。

爸爸的理解和爱,让朱莉成长成一个勇敢,热情,能在爱情里保持理智,且懂得识人的极具人格魅力的女孩。

孩子的心智尚不成熟,遇到挫折,有时是很难排解的,如果父母能多去读懂孩子的世界,了解孩子真实的需求,才会有的放矢的教育和引导。

这样,在孩子心目中,父母便是可以依靠信任的,值得尊敬的人。有助于维系良好的亲子关系。亲子关系越良好,教育便会越轻松。

做有智慧的父母

培养真正优秀的孩子

教育没有捷径,只有适合自己家孩子的教育才是真正有效的。

所以先花精力去读懂自己的孩子,做有智慧的父母,再去教育。

01

蹲下来,倾听,理解并尊重孩子

知乎上有一个问题:为什么大人永远不懂孩子的世界?

有一个回答说得特别好:

因为大人从来没有真正蹲下来,陪孩子看世界,而是要求孩子来将就他们的世界。

少一些说教,唠叨,控制的语气,降低一点高高在上的姿态。

多一些温和而坚定的态度,多去观察,倾听,站在他们的角度去考虑问题。

接受他们的小情绪。

这样才会读懂他们内心真实的世界,陪伴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

02

用心研究孩子每个阶段的特点

相信很多家长都有共同的烦恼,家里有个磨蹭娃!

其实磨蹭是孩子的必经阶段。

儿科医生和科学家已经发现,孩子是有自己的生理节律的:

2岁半以前的孩子,完全没有“时间”这个概念;

到了2岁半,孩子对“时间”、“先后”这些词才有了初步认识;

2岁半到3岁,可以分得清“过去”“现在”和“未来”;

4岁的孩子,能够描述出在幼儿园里干了些什么,但不能具体说出在什么时间干了什么事,这一点孩子要到5岁才能做到;

6岁的孩子更进一步,但对于半小时、20分钟的时间到底有多长,他们没什么感觉;

7岁的孩子已经能够分得清时间了,却是他们最磨蹭的时候,在他们的潜意识里面,其实还不能把握在特定时间做特定事情的节奏。

既然磨蹭是孩子的必经阶段,我们要做的就是接受和包容他们的节奏,耐心地帮助孩子建立时间观念,进而培养良好的习惯。

多去了解孩子每个年龄段的成长特点,越了解,心态越平和,越会摸索出高效的方法去管教。

03

接受孩子的不完美挖掘出闪光点

每个人都不是十全十美的,更何况是孩子。

而接受孩子的不完美,才会让孩子有更大的成长空间,发挥自己的优势。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其实每个人都是天才,但如果你以爬树的本领来判定一条鱼的能力,那他终其一生都会自以为是个笨蛋。

仔细观察,用心挖掘,每一个孩子都有闪光点。

从孩子的兴趣入手。孩子的兴趣所向,可能就是其潜能和天赋发出的信号。

从孩子的性格入手。性格无论好坏,内向和外向都有自己独特的优势。

从家庭氛围入手。孩子会在轻松愉快中发挥天性和创造力。

随时记录孩子日常的一些行为,归纳总结个性和特点定向培养,才能因材施教。

做自己孩子的伯乐,耐心地等待他们发光发热。真正优秀的孩子,需要家长一点点用心去滋养。

父母须懂孩子

懂孩子,父母的心态才会稳定平和;

懂孩子,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才会越发亲密;

懂孩子,孩子才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为人父母本就是件不容易的事,愿每一位父母都能够放空自己的焦虑,花更多的精力去懂孩子,再去教。当懂孩子变成了一种习惯,那将会输出源源不断的高质量地爱来浇灌孩子的成长。孩子出类拔萃的背后,都是父母的有备而来的努力。

作者:伊瑶,波澜不惊,淡定处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