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无为之人) 野花园处于思南路、瑞金二路之间的复兴中路南侧,是一处花园别墅建筑。对它的由来鲜有记载,只知道它建造于上世纪30年代中期。 走进花园,但见别墅的东、南两个立面各有一个不同式样却同具有法式风情的露台,露台由高大的罗马柱支撑,底下是几级石阶。不过,南立面的石阶比较宽阔并呈漂亮的弧形,可见这里是整栋建筑的主立面。 野花园别墅建筑的两个立面 进门沿古典的木扶梯而上,房屋的内貌渐次映入眼帘。 扶梯有主辅之分。主梯通达各室,辅梯只有主室才能使用,然主室打开外门亦可使用主梯。这样的设计,类似现在主卧、次卧与两个卫生间的关系,我还是第一次见识。 房屋已很陈旧,也缺乏打理,但“公用部位”高大的护墙板却保存完好,“公用厨房”里还完整保留着当年的厨房家具。这让我很是感动,也颇觉欣慰。 左图:当年的厨柜。右图:木扶梯和护墙板 屋外的圆形花坛也是建造初的样子,但整个花园残枝败叶甚多,看上去确很wild。不过,这个花园过去可要大得多。向南最远可延伸至现在花园邨围墙处。或许,花园邨的名字也取自这个野花园。后来这个花园被逐步蚕食。最南端原有个池塘,50年代淹死过一个女孩,后某部门填池建楼,分给了家属。1967年,在花园的中部建了两栋五层居民楼,现正酝酿成套改造,但“小梁薄板”结构加上当年材质较劣,能否承受这样的改造,还是未知数。 左上:现在别墅前尚存的花园。 右图:野花园中部,1967年所建“小梁薄板”结构住宅楼。 左下:野花园南端,50年代填池所建住宅,曾加过一层。 由此向西辐射,565弄三排新式里弄房加上沿复兴中路一排房子,也统称野花园。 上图:可见复兴中路565弄野花园小区的格局。左侧为原野花园别墅和花园区域。右侧为新式里弄住宅。 下图:野花园小区新式里弄住宅正立面。 住在新式里弄房的,也都是殷实以上人家。其中邝安堃是了解这条里弄历史和居民成分的枢纽。 邝安堃,广慈医院(现瑞金医院)的创始人之一、著名内科专家。现在瑞金医院里有三条以人名命名的道路,其中就有一条叫“安堃路”。 瑞金医院院区里的路牌 左图:法式扶梯的拐弯处。 右图:当年的钢窗材质和玻璃纹理十分完好。 从邝宅晒台南望,隔一条窄弄正对着陶祥龄的旧宅。 邝安堃的丈人宋氏是这个里弄的大房东。他的住宅位于弄堂的最南一排住宅,其式样、档次明显优于本弄的其他房屋。 宋宅相当完好,大门两侧的铜灯也是老货。 有关野花园的传奇还不止于此。 邝宅往西隔开一个门牌,现在是挂牌的钱鍾书旧居,结构与邝宅完全相同,这是钱锺书的叔叔当年花重金顶下的。由于叔伯兄弟拖家带口成员众多,这里对钱鍾书来说无疑是蜗居。 钱锺书旧居——保护铭牌和沿街正立面 作为一个访者,我对野花园的过去和现在并非能如数家珍。但行走在其间,我有一强烈感觉,即这是一个蕴藏传奇的所在。这些传奇,有的已逐渐撩开面纱,更多的还深在闺中,期待人们勉力发掘、系统梳理。当然,这需要时间,也有待于机缘巧合。因此,保持耐心比什么都重要。此文算是抛砖引玉吧。 鸣谢:无为之人先生赐稿分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