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楼梦》|《石头记》艺术鉴赏之第五回

 沈抱书 2022-01-30


连载|沈抱书

第五回“游幻境指迷十二钗,饮仙醪曲演红楼梦”可以说是《红楼梦》的总纲。【蒙批:春困葳蕤拥绣衾,恍随仙子别红尘。问谁幻入华胥境?千古风流造孽人。万种豪华原是幻,何尝造孽,何是风流?曲终人散有谁留,为甚营求?只爱蝇头!一番遭遇几多愁,点水根由,泉涌难酬!】

蒙批注得非常贴切,太虚幻境可比作“华胥境”,陆游有诗《睡觉作》:

世言黄帝华胥境,千古蓁荒孰再游?

但解消摇化蝴蝶,不须富贵慕蚍蜉。

本回作者先通过秦氏房内摆设,不断渲染有妖孽将现世的氛围,堆砌了一众古代奇女子又都是红颜祸水,她们可都是让帝王沉迷于声色犬马的美人,于无形之中,作者已为警幻仙姑的出场做足了文章。

贾宝玉入睡秦可卿房内,先是闻到一丝细细甜香【甲戌侧批:此香名“引梦香”】,宝玉顿觉“眼饧骨软”,警幻仙子称作“群芳髓”,凭宝玉闻香后的反应这明显是中了“迷魂香”。警幻仙姑专司人间痴男怨女,经她之手沏出的仙茗为“千红一窟”,酿出的仙醪为“万艳同杯”,她是何方神圣还是末世妖孽?警幻本应教导宝玉学些经济治国之道,不成想与宝玉高谈阔论起淫字,最终还诱导宝玉学会了男女之事。这才是《红楼梦》的起源所在,红楼梦曲诞生于太虚幻境,读者是否能领悟本回主旨,决定了是否能读懂《红楼梦》。

对古代三教九流的认识,决定着对太虚幻境的认识,“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石牌坊的对联至今无人领悟作者为何放在太虚幻境入口,正常逻辑思维这是此地无银三百两不打自招。在中国封建社会,抽签算命焚香拜佛久盛不衰,太虚幻境看似仙境又似佛家宝刹,虽非贾府某处又似不远,贾宝玉看到的十二钗之册子,怎么看都象是那个命签。“假作真”不正是指太虚幻境是真实存在的一处佛教胜地吗?

一般读者认为本回判词、判图和钗曲,是金陵十二钗命运结局的预告,但这里面还有很多深层的暗示,需要读者认真领悟之。金陵十二钗之秦氏一定有所影射,了解历史的读者对大明朱由校成为皇权继承人后,乳母客氏借先帝托孤,挟持幼帝,开启了红颜误国的历史篇章。貌美如花、淫毒盖世的奉圣夫人,在后宫一手遮天,其不仅掌控着皇帝的饮食起居,还掌控了后宫佳丽三千的生死,要谁死谁必亡。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