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来信一封,敬请展阅

 墨路相逢 2022-01-30


匆/匆/那/年/我/们/不/说/再/见
来信一封,敬请展阅

生日前夕,是一个阴雨的天气。

但我的心情很明媚,一忙完手中的事情,我就赶紧收拾好东西,赶回住处。一路上,我都在好奇着那封来信的内容,因为那封信,对我来说,有点特别。

为何特别呢?在这里,先讲讲我和写信之人的故事。

大二下学期,我在一个校园兼职群中认识了一位男生。起初,我只是对他的QQ签名比较感兴趣,那是一句朱敦儒的诗“玉楼今阙慵归去,且插梅花醉洛阳”。我少见男生以此类淡泊、潇洒的诗句作为签名,于是加为好友。彼此聊了几句后,我发现这个男生蛮有意思,说话风趣,见解独到,知道许多天南海北的事情。

而我,当时似乎也很厉害,除了推进我们话题的深度之外,我竟还能预测到他接下来要做的行为或者要说的话。见识到如此“神功”的他,惊叹之余,便认我做了“师父”。此后,我们师徒常在课余时间、考前阶段、放假深夜畅谈,往往是从一件小事聊起,然后聊着聊着,便聊到了人生哲理、历史典故、马克思主义、辨证唯物主义等。每次聊完天,我都觉得这样的“头脑风暴”,比聊“吃喝玩乐”要有意义多了。

如此的聊天因为我们各自忙碌的生活而中断。他要考研,我要在医院实习,再无空闲去聊那些看着没有实际用处的话题。只是,某一天晚上,我在医院里的小花园思考未来的人生路时,忽然无比怀念曾经和徒弟聊人生的时光。那晚打电话给徒弟,我们聊了一个多小时,说了彼此的现状,一些困扰和对现实的认识。晚风吹过,我心上的愁云,慢慢被吹散。

毕业后,我们几乎不再聊天了。人和人,走着走着就会散了,回不到最初的状态,这不是某个人的过错,更多的是因为时间。对于这个话题,我们也曾有过讨论,所以我们自然地接受着这样发展的关系。

或许是进入社会后,我发现人和人之间的交往再也没校园时那么纯粹,人际关系的复杂让我措手不及。我和徒弟那份自由又干净的关系,让我觉得分外珍贵。于是,我不想败给时间,不想和徒弟走失在茫茫人海,好的友谊是珍藏品,它不会轻易变质,但也需要有人偶尔去看看,去擦拭擦拭

在众多联系彼此的方式中,我选择了写信这个传统的方式。过去的人们,没有手机,不可以上网,距离遥远的朋友没法常相见,那该如何交流?写一封信,慢慢地写,慢慢地寄,慢慢地读,慢慢地写回信……我时常想,古时人们的感情可以那么长久,应该得益于薄薄的书信承载的情深意重吧。

毕业后的第一年除夕,我在守岁之际,手写长长的信,然后在跨年钟声响起时,将信的内容拍下来,通过邮箱发送给徒弟。信中有我对过去一年的总结,有我关于我们之前讨论话题新的认识,也有我抛给徒弟的新问题,还有对新年的祝福和寄语。徒弟收到邮件后,会在正月里回信,或许是在麻将馆观战无聊时写,或者是在吃饱喝足后晒太阳时写……总之,他那样随性的人,会找个时间写回信。

我们的“一年一信”延续了三年。我会在除夕晚上去信,他会在之后的某一天回信。但今年,他在正月里只回了半封信,之后便无下文了。我自然是了解他的随性和拖延,回信写到一半,临时有事便搁置了,然后就再也回不到写信的那个状态了。但我还是问他,为何迟迟未回信?他尴尬地说,出现了人为干扰的原因,无法自由地分享当下。

我听后,有些遗憾。当时心想,徒弟的回信是收不到了,我想延续的友谊要随风飘散了。人啊,终究还是抵不过时间,青春年少的记忆总会黯淡下去。

那么为何又有了开头所说的来信呢?因为在我生日来临前大半个月,表妹问我想要何物,她想买了送我时,我想了半天也未发现自己有想要之物。人,怎么会没有想要之物呢?我把这个问题抛给徒弟后,他亦觉得我不像是无所求的人,建议我去逛逛商场,买点东西。

然而经过认真思考之后,我发现自己并非没有想要的东西,只是对他人没有想要的物质层面的东西。用徒弟的话来说,我想要的东西都是很难得的东西,“情、义、懂得”之类,非金钱可以买到。在那时,我对徒弟说,于他,我有想要之物。他立即反应到,我要之物是回信。

然而,他还是拖了些日子才写。写完后,为了完成约定,他选择寄航空件,这封迟到大半年的回信,赶在我生日之前到达了。

好了,既然来信一封,那么我要展信阅读了。

2019.9.7

木兰语:

墨路的朋友们,大家好呀。

今日的文章,写的是一个关于信,又不完全写信的故事。徒弟这个人吧,我一直想介绍给大家,或者说,我想好好写一写他。

我们大学里聊的某些话题,其实挺有意思的。当时的我,曾想过把那些观点整理出来,每隔一段时间便看看,会有新发现。只不过,有想法,没行动,现在时间久了,很多精彩语句都忘了。

本来想分享一部分信的内容,但想想,还是先说这一部分事情吧。毕竟,徒弟也是最早的一批粉丝,谁知道他看后,会不会觉得为师不厚道呢?徒弟说,我要的东西不费钱,但很费心。哈哈,如果我有时间开始写些身边的故事,应该会有徒弟的篇章哦。

好了,夜深了,大家晚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