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关于“我”的胡思乱想

 llljjgg 2022-01-30

(从弗洛伊德的三元人格结构,到高更的名画;从“我”是肉体还 是灵魂,到人工智能有可能代替“自由意志”……)

关于“我”这个命题,最早是高中的哲学课,第一次接触到弗洛伊德提出的三元人格结构之本我、自我、和超我。那时候就觉得烧脑,只求概念的死记硬背,没有真正去理解过。

接着是在大学期间接触世界美术史。其中有一幅名作,是与凡高、塞尚齐名的后印象派三巨匠之一的高更的代表作《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到哪里去?》。关于这幅作品,当时的我并不太能够理解和欣赏,但是画作的名字却第一次引发了我对“我”这个命题的思考。

一个关于“我”的胡思乱想

前些天无意中看朱光潜先生的《草木闲心岁月长》,中间有段关于“我”的论调,觉得颇有意味。我们应该丢开“我”去看世界,也应该丢开“我”去看“我”。一个人不能无“我”,无 “我”便是无主见、无人格。一个人也不能执“我”,执“我”便是持成见、逞意气,做学问不精进,做事业也不易成功。“我”既不能无,又不能执,如何才可以调剂安排,恰到好处呢 ?我们必须彻底认清“我”,才会妥帖地处理“我”。

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是“我”?如何彻底认清“我”?

回到弗洛伊德的三元人格结构理论,所谓“自我”,就是在“超我”监督管理下的部分满足潜意识“本我”的那个现实层面的我。如此说来,“自我”是最接近真实的那个“我”了。

这时英国心理学家温尼科特又提出了真自我和假自我的学说。什么意思呢?真自我的人,自我是围绕自己的感觉而构建的;假自我的人,自我是围绕着别人的感觉而构建的。比如说,讨好型人格、害怕拒绝别人的、有从众心理的、过分好面子的,都是假自我的人。(题外话:孩子太懂事别忙着骄傲,极可能是假自我;而不乖喜欢折腾的熊孩子,则可能是真自我。)综上所述,真自我(如果具备的话)才是真正的我。

那么问题又来了。“我”究竟是物质的还是意识的?肉体的“我”是我,还是意志的“我”是 我?“我”到底是一堆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还是所谓的灵魂?当我们被简·爱那句“我们的灵魂是平等的”深深打动时,现代生命科学和基因工程又狠狠打脸了我们的认知。科学家们既没找到灵魂,也没找到自由意志,只找到了基因、激素、神经元。任何所谓的“自由意志”可 能只是来自生物预设和随机,或者两者的结合。也就是说任何一种人格的形成都是过去经历的总成,并指导着过去、现在、以及未来的思考方式和选择方向。(题外话:这个理论给人工智能有可能代替人类进行思考和选择提供了可行性依据,详见尤瓦尔·赫拉利的《未来简史》。细思则恐。)

一个关于“我”的胡思乱想

“知道你自己”是哲学的最高智慧,我又何德何能想要搞清楚这个问题呢?岂不是庸人自扰。非也非也。周国平说得好:哲学让人从当下的具体生活中跳出来,给人一个更高的视角。你尽可以在人世间执着和追求,但是,有了哲学,你就有了退路。又说:哲学是分身术,把精神的自我从肉体的自我中分离出来,立足于精神的自我,与那个肉体的自我拉开距离,不被它所累 。如果这个距离达到无限远,肉体的自我等于不复存在,便是宗教的境界了。所以……

“未曾生我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顺治帝充满哲学意味的困惑,哲学世界的哥德巴赫猜想,没事的时候就拿出来练练脑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