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梁州的广播 - 今天情绪有点发散,借这个机会说点以前从来不敢讲的话

 吕杨鹏 2022-01-30
今天情绪有点发散,借这个机会说点以前从来不敢讲的话。 前两天去看心理医生,她给我提了几个建议,其中一个是要懂得在朋友面前袒露自己的困难,不再执着于塑造某种完美形象,要明白不完美、不让人满意也一样可以被爱。她说这句话的时候我很恍惚,甚至有些耳鸣,晃过神来的时候发现流了一脸的泪。 2020年11月是我抑郁和焦虑最严重的一段时间,当时我经常去北医六,冬天的北医六,电影学院的破塑料袋羽绒服特别扎眼,一眼望过去都是自家人,乌泱泱的。 朋友会开玩笑说搞艺术的不抑郁才不正常,我说是啊。可她从来不知道我也是“正常”的一份子,很久以后,大概过了一年多,她偶然看见了我的转诊单的时候,她问我,你为什么从来都不告诉我呢? 我很清楚地记得我当时愣了一下,我当时下意识的反应是惊恐,我发现我不知道如何面对这种情况。 我从来都是一个人去看病,一个人去挂号,一个人问诊吃药。我不知道怎么开口,甚至没有过开口的欲望。我和心理咨询师说,这些年我身边大多数朋友似乎都以为我是个情绪很稳定的人,看不见我哭,她们说我的眼泪只存在于文字里。 但事实上,那段时间每天晚上过了凌晨两点,我就一定会在自己房间的小床上哭,哭完又逼着自己吞思诺思,然后睡觉,因为明天醒来又有新的热点要追,有新的稿子要写。 那时候我还在一个大号工作,是大号底下一个分流号的主笔,但同时也被朋友拉着出来自己做营销号。刚出来做号的时候压力很大,写稿量也非常大,那半年我几乎每一天都要写3~5篇稿子,从来没有自己的生活,出去喝酒都要带着电脑,我安慰自己是为了赚钱,所以经常管我合伙人要钱,让他去催客户打款,好像只有收到转账,看到余额增长的那一刻,我会觉得自己有点价值。 那天听新闻实验室的播客,曾鸣说:“你要在发一篇稿子的出来的时候,无论是当下还是在未来回头看都不会感到羞愧,可能需要五年或是十年的时间,或许不止,可能是要好几代人。需要在一个更好的环境下,让一个人带另一个人在更好的起跑线上起跑。” 当时听这段话的时候也觉得很难过,眼睛很酸,因为我曾经也觉得自己写的东西是垃圾,是发出来就不会多看一眼的会羞愧的东西,所以不敢让朋友知道,也从来不会和朋友聊工作上的事情。 去年5月份我去了新公司,主编是个很好的人,他总劝我要写自己喜欢写的东西,我当时觉得很惊讶,也很惶恐,我说我写了太多年命题作文,已经不知道怎么写自己喜欢写的东西了。他说你知道我为什么招你吗?不是因为你以前在大号发过的稿子,不是因为你的工作经历,是因为我看过你在豆瓣写的一篇日记。 他说他相信他的眼光不会错。 那句话在当时给了我很大的力量,支撑着我辞职,退股,走人。 但可能我的本性真的就是非常懦弱的人,也不太有主见,在收入锐减后,我又感觉自己是不是做错了选择? 其实我在很多时候都很软弱,也很摇摆,远没有看起来那么强大,那么坚定,但是我太习惯去树立某种勇敢无畏的形象了,我甚至连在朋友圈说自己难过都不敢,有时候在朋友圈看见朋友很自然地发一些表露心情的动态,我会觉得心脏像被一只手攥紧了,很酸,可是我知道我应该永远都不会在那里表露点什么迹象。 那天我还和我的心理咨询师说,我一直觉得我这些年很幸运,从我开始写东西以来,一直有很多人喜欢我,也愿意看我写的东西,有些读者从我14岁在贴吧写东西开始看我写的东西,至今都在我的列表里,每次看到她们转我的文章,我都会感觉很幸福。这些东西能给我巨大的成就感。 但其实赚不到那么多钱以后,我还是经常后悔自己为什么要放弃写营销号,看到同行每个月赚的钱比我多一个零都不止的时候,也想过回去继续写营销号。 其实我现在也逐渐明白了一些事情,就像树立完美的勇敢形象这件事,也许不仅是因为我希望看见我的人觉得我勇敢,更多的,是因为我在告诉我自己,你需要勇敢。 这段时间我也经常在想,好像这个世界教会我的从来也都是我们要勇敢,要坚持,要善良,可是为什么很少有人告诉我们,不总是勇敢和不总是坚持,也是我们始终保有的权力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