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秦文学】蒲银富:【集邮,伴我同行】(散文)

 三秦文学 2022-01-30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吧!




集邮,伴我同行

文/蒲银富



今天早上晨,路过邮局门口,恰逢邮局出售虎年生肖邮票,我不由得驻足观望,随即加入集邮者队伍。
寒冬腊月的清晨,凛冽刺骨的寒风,让人不由得感到阵阵的寒意。这丝毫不减集邮爱好者高涨的热情,他们不畏严寒,正翘首企盼营业厅开门,获得自己心仪的壬寅年虎票。
人群中,我看到了一位熟悉的身影,一位久未谋面的故人,曾经是邮票公司的营业员,上世纪九十年代集邮热时,她,风华正茂,风姿绰约,手握邮票销售权,着实羡煞旁人。
营业厅门开了,疫情期间,人们相隔一米距离排队,陆续购买邮票。这位朋友因为人熟,照顾她优先购票,看着她有点佝偻的身躯和日益花白的头发,让我深切地感受到时光的侵蚀和岁月的无情,望着她远去的背影,百感交集,让我想起了诸多往事,陷入了沉思......
我曾经是一位近乎痴迷的集邮爱好者,我的集邮生涯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那时候,我生活在秦岭山区,从事教育工作;每逢周末,步行七八里山路赶往县城。在县城,除了光顾新华书店,就是到邮电局逛逛,购买新发行的纪特邮票。那时候集邮的人很少,我对集邮的认识也是一知半解,懵懵懂懂。

八十年代的山区文化生活单调枯燥,业余时间,读书和集邮,成了我的主流生活。我常常沉浸在邮票的王国里,欣赏精美的邮票,汲取知识的养份,乐此不疲,从中获益匪浅。这段简单而快乐的日子,成为我青年时代最美好的回忆。
后来,随着单位搬迁,我来到了城市,正赶上兴起于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的集邮热。我亲历和见证了集邮热的兴衰,耳闻目睹了邮市大潮中的趣闻轶事。
那时候,我在单位供应处工作,常常到西安出差,利用工作之便光顾西安邮市。我去尚朴路邮市的次数最多,这里给我留下了许多难以忘怀的记忆。
地上铺一张报纸或一块塑料布,把邮票和各种封片放在上面;讲究的放一张桌子,把邮品放置在桌子上,再撑上一把太阳伞,生意就可以开张了;像这种马路邮市,在九十年代随处可见。摆地摊的有专门卖邮票的邮商,也有许多前来交换或交流的集邮爱好者,大家互通有无,交流信息。
每逢周末,西安的露天邮市格外的热闹,熙熙攘攘,络绎不绝,人们像赶集一般蜂拥而至。常常被围得水泄不通,场面显得比较混乱,需要市场管理人员出面维持秩序尚可。在这人声鼎沸的闹市中,邮人一边欣赏邮票,一边聊集邮,感觉轻松又热闹,别有一番情趣。
那时候,除了露天邮市,西安许多名胜古迹景点、路旁的报刊亭,都设有邮品专柜出售,以此招揽生意。我们从中领略集邮者高涨的热情和邮票的红火,也成为那个时代古城西安一道靓丽的街景。我常常在这些露天邮市和路旁报刊亭之间来回穿插,流连忘返;每当我淘到自己心仪的邮票时,喜不自胜,难以言喻。

邮市大潮中,邮票公司的生意异常的火爆,集邮者办一张邮票预订证很难。那时候,在邮电局柜台想买到新发行的纪特邮票非常困难,柜台卖邮票的营业员牛得很!一幅高高在上,爱搭不理的样子,让人无语。为了集邮,我托朋友,想方设法搞得一张邮票预订证,才算心安。
随着集邮活动的不断深入发展,各地相继成立了集邮协会,我荣幸地加入了集邮协会,从此,再也不是单打独斗的个体,而是在协会的组织下,参加各项集邮活动,会员之间相互交换邮品,相互学习,交流心得,相得益彰。那时候,我自己还订阅了一份《集邮》杂志,闲暇之余,认真拜读,爱不释手。
九十年代,西安经常举各种主题的邮展,我特别关注此类信息,悉心观摩学习集邮专家的邮展作品,从中得到启迪。1995年,为庆祝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全国各地纷纷举办纪念活动。我所在的城市举办了专题邮展,为此,我精心制作了专题:《伟大胜利》参展,荣获二等奖,奖励一本邮票年册,让我兴奋不已。
在我多年的集邮生涯中,亲历目睹了邮票价格的涨跌波动,让人兴奋,让人惊叹,让人沮丧,让人遗憾。就以1980年发行的庚申猴票为例,这是新中国发行的第一枚生肖邮票,由中国美协副主席黄永玉设计,其面值8分。八十年代中期,一枚猴票市值30元,到了九十年代中期涨到200多元;我眼睁睁的看着她一路飚升:迈过4000、8000、12000元的坎,让集邮者瞠目结舌,心跳加速,又无可奈何;猴票的升值神话,刺激着更多的人走入邮市。在我的邮册里,除了庚申猴票没有收入囊中,其它的生肖票都有,高昂的价格,让我放弃了收集庚申猴票,这也成了我集邮多年来的遗憾和心结。
九十年代邮市大潮时,我看到,在邮局柜台老百姓买不到的纪特邮票,而在露天邮市上,邮商们整版整沓的在出售,让人们不由得感叹邮商的手段子得!他们才是推动邮市的幕后推手。
难忘的1997年,发生了亚洲金融危机,金融风暴波及许多国家,中国也未能幸免。我所在的企业也受到了很大影响,职工的经济收入大幅降低,生活水平急剧下降,时常为生活所忧虑。这一年,我时运不济,成了一名下岗职工,没有经济来源,生活的压力倍增,日子捉襟见肘,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我把自己心爱的邮票卖了一部分度饥荒,这也是我集邮多年来最违心的的一件事。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席卷全国各地的集邮热,早已成为历史,作为亲历和参与者,集邮热中发生的故事,却深深地镌刻在我的脑海,时不时的在我的记忆深处翻腾,让我难以释怀。邮票风云见证了祖国的发展和强盛,是无数参与者追逐的梦想,成为一代人的记忆。
一枚邮票,方寸之间尽显天地,方寸之中有乾坤。邮票因制作精美,内涵包罗万象,具有增值投资等功能,呈现出无限的魅力,让无数人着迷,如痴如醉,演绎了多少悲欢离合的故事?
我从八十年代初开始集邮至今四十余载,漫长的人生旅途中,集邮,已成为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她陪伴我度过了多少不眠之夜。集邮,丰富了我的人生,开扩了我的视野,给予了我无限的快乐。

本文图片来于网络



作者简介


蒲银富,陕西千阳人,生于三年困难时期,改革开放初在三线军工企业参加工作,现已退休赋闲在家。闲暇时光,用文字倾诉对人生的感悟,偶有作品在报刊、公众平台发表,作品入选散文集《青春的回眸》、《新时代散文选》。


往期回顾


【三秦文学】蒲银富:【省城看病的那些事】(纪实散文)
【三秦文学】吴风平:【梅花迎新春】(诗歌)

【三秦文学】诗歌群:【诗歌精选】(第217期)

【三秦文学】岭南鱼:【一个人的爱情——看见】(长篇小说连载四十三)

【三秦文学】鼎文:【雪天的沉思  冬天的记忆】(组诗四首)

【三秦文学】边士刚:【那如梦如烟的往事 ——下乡 高考】(一)

【三秦文学】袁胜民:【怀念兮,情归何处? ——岭南鱼诗作《怀念父亲》赏析】

三秦文学团队
三秦宗旨:营造一片文学爱好者的乐土,共创文学梦想的家园!
文学总顾问:鹏   鸣
平台总顾问:边士刚
平台法律顾问:李木子
顾  问:

段恭让 白忠德   邓汉章 罗旭初

孙德科 朿宝荣 李爱霞 胡遵远

顾盛杉   崔启昌   昆  仑    史  波

李    静

策  划:李书忠 
平台讲师:方 天
宣传推广:鼎文
平台主播:梦锁清秋 英子 王迎旭   慧质
总 编:鱼儿姐姐   徐萱波
主   编:白云故乡   杨洪民  高  涛
副主编:长青山人  陈杰
编 委:

水云天    唐桂英    米兰花    刘马陵

张巧莉    凤尾竹    吴远红    张小鱼

刘旭平    冯   彪    谭文群    刘军英

王宝群    润   隆    梦而诗    张晓强

孙传志    吴风平    莲  生     喝    茶

查   爱       秋日私语    秦岭人家

原创作品授权发布

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本公众号联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