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年的春节是我们中国人的传统节日,也是一年中最大最隆重的节日,民间民俗中,各种各样的庆祝活动不胜枚举:杀猪宰羊、扫尘送灶、写春联贴年画、包粽子做汤圆,用烧煮好的鸡鸭鱼肉、猪头、粽子摆上供桌,烧香祭祖,祈祷平安、求福,希望来年一家老少健康平安,工作顺利,心想事成,万事如意。我想,这便是我记忆中的春节味道,令人难忘,记忆犹新。就拿杀年猪来说吧,据老人说,年猪不是随便哪一天都能杀的,得看月历,选个吉日,要避开农历“猪日”,属“猪日”那天不能杀,那样来年养猪不顺或养不大,至于真假也没必要去考究了;还有,要排除家中老人的属相,譬如爷爷属羊,奶奶属马,那就要排除农历“羊”和“马”这两个日子了,否则是大不敬。杀年猪就属小孩子最高兴了,当从父母嘴里得知要杀猪的消息,逢人就骄傲地拍着胸脯:“我家要杀猪了!我家要杀猪了!”村里的小伙伴们很快就全知道了。于是,还没杀猪的人家小孩子就闹开了,谁家先杀猪就跑到那里去凑热闹,看着大人们七手八脚地抓猪到绑、抬猪上杀猪桌,然后看着持刀者那麻利的杀猪动作,在场的人们几乎都摒住呼吸聚精会神地看着,专心致志地听着猪叫的声音,看到鲜红的猪血汩汩地流入大盆里。此时,真有股说不出的激动心情。回家后,都会质问自己的父母:“某某家都杀猪了,我们家为什么还不杀呀?”再伴上几滴眼泪和哭声,于是,村子里就会接二连三听地到猪的“哭叫”声了。这时候,作为孩子,却又跳又笑的,激动得心里乐开了花。每年的二十九、三十晚,我们家家户户都要选择一起吃年夜饭,目的就是希望在年底里塑造一个团聚、欢乐、祥和与平安的生活氛围,并祈祷来年老少平安,有丰硕的收成。这一晚,自家兄弟不管在多远的地方工作(除特殊情况确实需要加班之外),都会携妻带子返回到年老的父母身边,一起共进这顿意义非凡的晚餐。现在,生活好了,大家不缺鸡鸭鱼肉,但是这顿晚餐,我们不是单纯为吃饭而吃饭,而是为了享受那种其乐融融的、久违了的大家庭亲情,享受一种天伦之乐,更重要的是为了让老人和小孩开心,同时,拉近晚辈间的距离。每当此时,孩提时代准备年夜饭的那一幕幕又浮现眼前:三十那天,一家大小都早早起床,一起做卫生,把屋子打扫得干干净净。然后一家人齐上阵,包粽子的、做扣肉的、做汤圆的、包饺子的、炸丸子的等等。下午四、五点钟准备就绪后孩子们燃放鞭炮、花炮,老少共赏一番。然后大家围在一起共进晚餐,一家人举杯共饮,互道祝福,老人祝儿孙健康成长,学习进步;儿孙祝爷爷奶奶健康长寿,长命百岁,一家人可谓热闹非凡。现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年夜饭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活的富足,特别是城里人,为追求时尚,已提前几天在上档次的餐馆里预订了,一餐年夜饭少则千把多则几千块也不皱眉头,觉得这样既省事又方便,何乐而不为?但至今为止,我家的年夜饭都是自己动手操作的,亲自下厨,大人们领着孩子一起准备,让孩子们体验生活,学到一些生活知识。同时,理解分工又合作能提高工作效率,感受到让家人分享自己劳动果实的快乐,感受那大家庭的温暖。这样的年夜饭,既健康又实惠,那感觉是多么的温馨而舒适。总觉得,这样的年夜饭是多么的令人舒心而有意义。这样过年令人难以忘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