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武威凭什么是河西四郡之首

 炫叶楓雪 2022-01-31

武威,是汉武帝御封之名,意喻彰大汉之“武功军威”之意。

丝绸之路的重镇,河西走廊的咽喉要地,河西四郡之首。

武威长期作为凉州的治所。

匈奴称为姑臧城,是体屠王的王帐所在地。

前凉王张轨时期规划的姑臧城是隋唐时期建设长安城和洛阳城的范本。

武威是中国历史上前后五个凉州政权的都城所在地。

武威是隋唐时期的除长安、洛阳外的北方第三城,堪比当今北上广。

在历史上,这么多荣耀集一城为一身,武威凭什么?

我们今天从三个方面来展开说说这个问题。

靠近中原以图西域、依水建城、河西和中原与河套互通的关键点。

靠近中原以图西域:强者思维中的进取体现

首先,河西四郡的命名中只有武威,以军威为着眼点,彰显大汉军威之意。霍去病同一年两次河西大战,奠定了河西走廊的归属,何其酣畅淋漓,在命名武威之时,想必汉武帝心中仍然是激情澎湃、豪情万丈。汉武帝有骄傲的资本,两战而拓地千里,自古以来,第一次将河西走廊纳入中原政权的版图。

武威,这个名字本就有震慑之意,震慑谁呢?首先当然是匈奴,这时的大汉王朝和匈奴之间仍未决出最终的胜负,还需要防止匈奴卷土重来,最迫切的首先是在河西走廊建立稳固的统治;其次是震慑西域的城郭诸国,这是汉武帝的长远目的,河西走廊只是个跳板,长远的眼光始终都盯在西域上。自从张骞带回西域的具体情报以后,在雄才大略的汉武帝的心中,就已经开始勾勒出经营西域的庞大计划,而收复河西走廊正是这个计划实现的基础。

其次,从地理角度,河西四郡中武威城距离长安最近,距离近就便于掌控,汉武帝开拓河西走廊,是为中原政权服务的,而不是为了西域政权进取中原服务的。所以,距京城最近的地方设以治所,先稳固对整个河西走廊的统治,进而长远为经营西域奠定好基础,这是再合理不过的。

作为河西走廊最东端的城市,靠近军事作用极其显著的乌鞘岭,也有着加强控制乌鞘岭这个军事要地的作用。试想,在乌鞘岭东西两侧都有汉军的强力存在,还能以乌鞘岭为着眼点,轻易割据河西吗?不仅不能,反而能加强大汉王朝对河西走廊的军事控制。

马踏飞燕是武威出土的汉朝时期重量级文物,不仅是武威城市的标志,也已经成为中国旅游的标志,从铜奔马的雄浑造型上,可以一窥当年大汉军威之盛。

综上可以看出,在武威命名的角度,汉武帝置河西四郡时,一开始就是以武威为河西之首。

华夏自古的建城观:依水建城、聚众人口、开拓农耕

水是生命的源泉,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对于河西走廊,由于东部起点乌鞘岭的高大山势阻挡,太平洋暖湿气流已经不能覆盖这片区域,然而幸运的是,从祁连山脉雪山上融化而成的涓涓细流,百川细流汇聚成河,从而造就的石羊河水系,给了武威地区带来了勃勃生机,这正是武威能够在此地建城的基础。

在汉人之前,匈奴人盘踞于此时,就已经在此地建城,时称姑臧城,是匈奴休屠王的领地。休屠王作为西贤王部最强大的势力之一,部众五万多人,可见武威一带的水草丰茂程度。

汉朝置武威郡后,开垦农耕,迁徙人口,得到了进一步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河西收容了无数中原流民,武威城也发展到极至,公元439年北凉降于北魏时,魏收姑臧城内户口20多万,可见对于武威城在农耕背景下的发展之盛。

武威最盛时代,当属张轨的前凉时期:它由七座城连接起来,建有22道门,街衢相通,像卧龙一样的城市规模和格局,规模宏伟,气象万千;城内宫阁台榭,设计精巧,装饰华丽,成为古凉州建筑史上的一大创举。

战略支撑的关键点:河西和中原、河套互通的关键点

如果单看武威本身,只是所处的石羊河水域绿洲带核心位置,这个作为历史上西北最具战略级古城的理由似乎不是那么充分。

一个具备战略地位的古城,必然是在通道的关键点上,也是就河西走廊和某条重要古道的交叉点,那么这条重要的古道在哪里?这条古道又通向何方?

我们把眼光北移一点,民勤县域内的恰巧就有一座古城—连城,而且在秦、汉、隋、唐之际,古连城方向正是通向河套地区的关键位置。

河西走廊连接中原和西域,而连城这条古道是由河西走廊通向河套地区。我认为这才是武威能长期作为凉州治所的关键原因。

这是从河西地区到河套最近的一条路,可以说是一条捷径。

关于甘肃省民勤县,一开始我很不理解,为什么在深入两大沙漠之间的夹缝处,会有一个县城,为什么先人们会在这个地方建城,直到我理清这条河西通往河套的古道时,才豁然开朗。

然而,今天这条古道已然不存在了,如今腾格里和巴丹吉林两大沙漠已经连成一片,那条沧桑的古道也已经埋藏在茫茫沙丘之下,只在个别残存绿洲或沙漠间隙戈壁上还有些许痕迹,但已经无法具备通行条件了。

今天从民勤到阿拉善盟之间新修了一条穿沙公里,但这是另一条路。

秦、汉、隋、唐之际时,武威和民勤并没有今天这样干旱,有着大片的绿洲和成群的湖泊,历史上长期存在的青土湖和白亭海,在匈奴时代称之为休屠泽。休屠王在来到这里,发现这里水草丰茂后,就动了长期据为己有的心思,于是把民勤的这片水域改名为休屠泽,把姑臧城称之为休屠城。到了明清时期,由于过渡的农耕开发,周边地区沙漠化严重,水域面积缩水至原来的1/3,今天更是几乎消失了。

我们再来看看长城在武威这一段的走向:

长城在武威这一段向北延伸出去一个狭长的弧度,刚好把民勤包裹进来。长城在这个伸入沙漠腹地一段,汉长城和明长城莫不如此,这是什么原因?长城想要守住什么,想要防住什么?

想守住的一定是这片有着大片水域,可以养民无数的宝地,宁可花大代价多修这么长的长城也要守住。

要防的,一定是顺着休屠泽向东北方那条通向河套的捷径,因为在这片古道上经常活跃着穿行于漠北和河西之间的游牧部落,对于农耕政权来说,始终是很大的威胁,更不用说用来长途奔袭,其中的军事风险。

只有这个解释才合理,也只有理清了这条古道的线索,武威建城于此的密码才算是真正被打开。

(注: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感谢网友们,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