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迎春的“累丝金凤”是扬州十日的代名词之四

 where5 2022-01-31

迎春被偷的“累丝金凤”原来是扬州十日的代名词

文:龍乡

2022-01-30 17:58

阉党阮大铖,权臣马士英,老阁部史可法,东林党魁钱谦益,军阀左良王,有争议的何腾蛟等南明弘光时期的重要人物,是否出现于《红楼梦》中,都不能否定“累丝金凤”是“扬州十日”的见证与代名词。即便是写的寅孙自传和曹寅家事也不能否认。其实,“累丝金凤”出现在《红楼梦》里也充分证明了书中没有只字半句与包衣曹家有关系。重要的是,上面那些人物都以不同的形象的的确确地被隐写在了《红楼梦》里。

迎春被偷的“累丝金凤”原来是“扬州十日”的见证与代名词拼图之四:司棋和潘又安

“品貌风流”、“高大丰壮”,脾气刚烈、做事雷厉风行,是迎春房里大丫鬟司棋的标签。

就是这样一个大丫鬟,在迎春住的“紫菱洲”所拥有的权势和地位俨然成为了“副小姐”。

再来品品“司棋”这个名字,不正是对她能够获得“副小姐”这个称呼一种暗示和体现吗?

“司”,主持、掌握、操控之意。偏偏这二小姐贾迎春的最大爱好就是下棋,而“司棋”则意为主导、掌控棋局走势。这也正是在表面故事上,迎春虽贵为千金小姐,却是个性格懦弱的“二木头”,从而使司棋这个副小姐成了紫菱洲实际当家人的具体定位。

书中为什么如此设置呢?当然是“真事隐去”的需要。

我们在上一篇关于“累丝金凤原来是扬州十日的代名字”拼图之三中作了分析解读,迎春影射南明弘光帝朱由崧,而在弘光时期的政局一真操控在权臣马士英手中,对比一下表面故事的设计,司棋这个形象是不是很符合马士英呢?

其实司姓与马姓同源,共同的祖先是秦朝的得姓始祖伯益,这也是司棋被设计姓秦的根本原因,同时,给秦司棋影射马士英更增加了一份可信性。

很多学者认为,马士英操控弘光时局背后主使者为阮大铖,即马为阮所操控,多少存在一些争议,不过,两人狼狈为奸却是不争的事实。

阮大铖无疑是弘光时期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红楼梦》中又会怎么隐写他呢?

“阮”,是一种汉族传统乐器,阮咸的简称。相传西晋人阮咸善弹此乐器,因而得名。而因“奸情”被鸳鸯到的司棋和她表弟潘又安,后者的名字恰好来自西晋人潘岳。

“阮”不但为“潘”的谐音,在文学方面阮大铖也如潘岳一样被认为是天才,同时在做人方面两人又一样被世人所诟病。因此上,用来自潘岳之名潘安,制造出一个潘又安来影射阉党余孽阮大铖是很恰如其分的。

当年潘岳写给石崇的诗中,有“投份寄石友,白首同所归”的句子,那料因被孙秀陷害,两人最后一同走上了破头台,使这句诗成为了被应验的谶语。

历史中的阮大铖与马士英狼狈为奸,《红楼梦》中的潘又安与司棋双双殉情,也是潘岳“投份寄石友,白首同所归”的真实写照。

迎春被偷的“累丝金凤”原来是“扬州十日”的见证与代名词拼图之五:柳家的、柳五儿、钱槐和邢岫烟

司棋在《红楼梦》里正式出场,是在第二十七回“四月二十六日未时交芒种节”,写她“从山洞里里出来,站着系裙子,林红玉问她“姐姐,不知道二奶奶往那里去了?”司棋道:“没理论。”

红学家们认为,《红楼梦》里一字不可更改,字字句句都是有一定用意的。关于司棋正式出场的这个不起眼的小情节,自然更是不能被忽视。

那么,描写这个小插曲的用意会是什么呢?重点在“四月二十六日未时交芒种节”上。

原来大明灭亡后,在南京究竟该立谁为帝这个问题上,凤阳督师马士英与掌有实权的南直隶内阁首辅兼兵部尚书史可法,刚刚达成拥桂王朱常瀛为帝的协议,回过头来,却瞒着史可法,于1644年四月二十六日,联合江北四镇的高杰、刘良佐、刘泽清、黄得功把福王朱由崧从淮安接到了南京,使得拥立朱由崧为帝变得无法逆转,从而,这一天也变成了马士英操控弘光政权的开端。

脂批曾言《红楼梦》中的文字“表里皆有喻也”,那么写司棋“从山洞里出来,站着系裙子”,可有什么意象和隐喻吗?

在表面故事中,可以让人理解为司棋在山洞里方便,或与潘又安约会;在背后隐藏的故事里呢?

在确定潘又安影射阮大铖后,我们可以这样放飞一下想象:

阮大铖,字集之,号圆海、石巢、百子山樵。巢者,穴洞也,这“石巢、山樵”,不正可引伸出“山洞”之意吗?而这天偏偏是1644年四月二十六日,如此写来,是否在隐喻接福王到南京这一行动,原来是马士英与阮大铖合谋的结果呢?

再来看金鸳鸯撞上司棋和潘又安幽会的描写:

“(鸳鸯)偏生又要小解,因下了甬路,寻微草处,行至一湖山石后大桂树阴下来。刚转过石后,只听一阵衣衫响,吓了一惊不小。定睛一看,只见是两个人在那里,见他来了,便想往石后树丛藏躲。鸳鸯眼尖,趁月色见准一个穿红裙子梳鬅头,高大丰状身材的,是迎春房里的司棋。”

从这段描写中,“微草”呀“山”呀“石”呀,似乎可以看到马士英字瑶草,阮大铖号石巢、百子山樵的信息。

1644年五月十五日,朱由崧称帝后,弘光朝正逐渐被马士英、阮大铖掌握操控,俩人开始对东林党人和复社成员进行大肆地残酷迫害与屠杀。这一切彻底激怒了出身于东林党,在武昌拥兵自重的左良玉。1645年三月底,左良玉打着“清君侧”的旗帜,率领号称八十万的大军,浩浩荡荡杀土奔南京。岂料与四月初行至九江,左良玉大口吐血而暴亡。

左良玉死后,其子左梦庚在狄港被黄得功战败后投降了满清,几乎同时,江北四镇也被满清上占领,出现了惨绝人寰的“扬州十日”事件。左良玉的“清君侧”是加速弘光政权灭亡的重要事件,《红楼梦》里会怎么对其进行隐写呢?

“清君侧”之起因,是马士英阮大铖与东林党之间的矛盾冲突。而《红楼梦》里,司棋与人发生最大的冲突是因为一碗鸡蛋羹,怒砸柳家的承包的小厨房。

“柳家的”之女儿是那个一心想进入怡红院伺候贾宝玉的柳五儿。

贾宝玉是传国玉玺与皇权的象征,一心想进入怡红院伺候贾宝玉,就等于是想接近皇权,这与“清君侧”是多么地相似。

九江口,本是“五柳先生”陶渊明的故里,“柳五儿”这个名字不正是在暗隐左良玉在诗人故里九江口暴病而亡吗?

虽然这边是柳五儿想去怡红院“出人头地”,那边赵姨娘的娘家兄弟钱槐却看上她,一心想娶其为妻。这钱槐究竟是何许人也?

槐,不但指植物,在古代传统文化中,又有三公宰辅之位的象征,因此槐与官是相连的。如:槐鼎、槐位、槐卿、槐兖、槐望、槐绶、槐岳、槐蝉、槐府、槐第等。且“槐”“魁”相近,也就有了企盼子孙后代得魁星神君之佑而登科入仕之吉兆。

左良玉出身于东林党,那想娶柳五儿的钱槐,不是影射东林党魁钱谦益还会影射何人?

迎春、司棋、潘又安、柳家的柳五儿、钱槐分别影射南明弘光时期的朱由崧、马士英、阮大铖、左良玉、钱谦益,那么,前来贾府投亲,被安排住在迎春那里的邢岫烟又影射谁呢?

以前的拙文中对她已经作过多次解读,“云无心而出岫”,邢岫烟影射字云从的南明重臣何腾蛟,安排她住在迎春的紫菱洲,暗隐弘光时期,何腾蛟寄身于在武昌拥兵自重的左良玉。因左良玉曾劝他与自己一起举兵“清君侧”,何腾蛟偷偷离开了武昌,后来被他的半个“南阳老乡”隆武帝朱聿键(妙玉影射者)信任并委以重任。

​(《透视红楼梦》,揭秘隐藏在背后的真实历史。欢迎各位老师和朋友们关注、转发、支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