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唐往事(322):武则天一个不成功的操作

 金色年华554 2022-01-31

第二篇 盛世欢筵:权杖的游戏(114)

武则天和吉顼的对话,还隐藏着一点玄机。

她说事已至此,不合理也没办法。但她是老大,说了算,怎么可能没办法?所以事情的真相是:将来不合理,不代表现在不合理。

领导维持权威,最好的办法是让底下人互斗。吉顼认为她培养李家人又重用武家人,双方早晚要翻脸。而武则天的想法:本来也没指望他们好,翻脸就翻脸,我在的时候不翻就行了。

其实不仅仅李武两派,武则天晚年还扶持了张氏兄弟一派,等于搞三足鼎立。她另外还有些微操作,比如:'以皇嗣为相王,领太子右卫率。’李旦接班人没得做了,叫他当李显的卫队司令,名义上拱卫太子,实际是监视,万一李显有什么不轨行为,他还有机会不是。

人是靠不住的,要有监督才行。武则天立李显做太子在圣历元年(698年),此时她已年过七十,而且第二年就生一场大病,专门派人到少室山祈祷,距她去世,也不过七八年光景。身体走下坡路,意味着监督能力也在下降,弥补的办法,是多搞点制约机制。打倒已久的李显被捞回来做太子、重用年轻的张氏兄弟,都可以从这一点得到解释。

除了对各方势力进行'再平衡’,另一方面,武则天执政风格也有点变化。毕竟上了年纪,皇帝位置也做稳当了,暴力可以少一点,德政可以多一点。和李治晚年一样,搞了一些平反,对一些不同意见,宽容度所有提高。比如有个叫苏安恒的,两次上书要她退休,把位置还给儿子,她不但没责怪,还召见赏赐。这在从前是不可想象的。

另外,用人上也开了些口子。革唐立周时,一批人因为拥护唐朝被打倒、受排挤,此一时彼一时,随着李显的回归,这些人又被移出了黑名单。某次她下旨叫宰相举荐人才,有人推荐了一个叫岑羲的,说此人有才,'但恨其伯父长倩为累。’可惜他是前宰相岑长倩的侄子,不方便用。岑长倩在前面的'王庆之事件’中,因公开反对武承嗣而被杀。

听到这话武则天马上说:“苟或有才,此何所累!”真有才的话,这算什么事?因为她这句话,不但岑羲升了官,'由是诸缘坐者始得进用。’一大批干部被解除禁锢。

有句话叫作'人事即政治’。伴随武则天态度转变,朝廷中的'拥唐派’开始了他们的人事布局。典型的例子,是狄仁杰对张柬之的推荐。

当时武则天让推荐宰相人选,他推荐荆州(湖北江陵)长史(秘书长)张柬之,结果武则天只把张柬之调任洛州司马,相当于洛阳卫戍区参谋长,大概想先考察下吧。没几天,她又提宰相的事,狄仁杰说推荐了张柬之还没用呢,于是又提拔到中央任副部长(秋官侍郎),后来终于任命为宰相。

'仁杰又尝荐夏官侍郎姚元崇、监察御史桓彦范、太州刺史敬晖等数十人,率为名臣。’大家后面会看到,这里面以张柬之为首,好几个都是'神龙政变’里的重要人物。狄仁杰引进他们,他们又引进更多的自己人,朝廷里的'拥唐派’ 势力大增。狄仁杰为什么历史地位高?除了在立太子问题上出力,引用张柬之,是另一项主要功劳。

武则天搞'再平衡’,出发点是为了晚年安全。但政治不光是理论,主要是一门实践的艺术,道理有了,关键看操作。

总的看,操作并不成功。不成功的集中体现,是长安元年(701年)的'邵王重润事件’:

'太后春秋高,政事多委张易之兄弟。邵王重润与其妹永泰郡主、主婿魏王武延基窃议其事。易之诉于太后,九月,太后皆逼令自杀。

《资治通鉴》对这一事件记载很简略,属于典型的字少事大。事有多大?邵王李重润是太子李显唯一的嫡子,不出意外的话,将是下下任皇帝;他这个妹夫武延基也不简单,是武氏代表人物武承嗣的长子,武承嗣死后继承了他的魏王爵位。二王一公主,李家、武家两个第三代领军人物,就因为私下议论张氏兄弟被杀,这说明什么?

文章图片1

柏杨《白话资治通鉴》

第一说明张氏兄弟的崛起。他们不但搞到对方私密谈话的情报,还能说动武则天下此狠手,说明他们这个政治集团的能量相当大,已经能和李、武集团分庭抗礼。

第二,说明武则天对太子和武家班的猜疑在加深。

光为了张氏兄弟,武则天不可能杀孙子孙女,肯定自身安全受到威胁,才舍得下如此狠手。她本来觉得李家、武家、张家三股势力,可以互相制衡,现在李武两家几个头面人物,竟然合伙在背后说她坏话。这要发展下去,那还了得?

说到这里,我们不禁有个疑问:不是张氏兄弟说好话,才把李显召回来的吗,怎么双方倒反目成仇了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