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的雪
江 雁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朋友发来杭州雪天的视频,美得如诗如画。记忆的阀门瞬间被拉开:我是亲历过西湖的雪的呀!
那是我第一次去杭州。快下火车时,原本单调暗沉的天空,因为一片一片飞舞着的雪花变得灵动起来。一个声音在我的耳畔蛊惑着我:到西湖去吧,看断桥残雪,看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
于是出站便换乘公交,直奔白堤——火车上和人闲聊,知道断桥就在白堤的一端,而断桥,又是欣赏西湖雪景最好的地方。
独在异乡的惆怅是没有的,只有对漫天飞雪无可抗拒的欢喜。我想我是得了多大的造化呀?不过是来了一趟杭州,却如同一头扎进临安,梦回大宋了。
许是天气太过寒冷,许是时近傍晚,那天西湖的游人不是很多。天地一片静寂,甚至能听得见雪簌簌落下的声音。尽管是第一次游西湖,我却固执地认定,那必是西湖最风雅的时刻。
雪花在天空中飘飘荡荡,精灵一般。我穿行在无数精灵中间,任它们在我的周围躲躲闪闪,染白了我的头发。白堤两边的间株杨柳间株桃,不知何时已换了玉树琼枝,少了妩媚,添了端庄。断桥,长堤,湖面,在雪的妆点下,如此清寒,又如此旷远。
站在宝石山上南望西湖,整个湖面都处在白雪的裹挟中。大约是因为人少,雪大,断桥也没有躲得过白雪覆盖,长长的桥面,于内外湖间若隐若现。
雪花堆积的码头,断桥看起来也不似断的了。偶有一两处桥栏杆裸露出来,在雪的映照下,愈发漆黑,如同大地深邃的眼。
我想,我的想看断桥残雪的愿望,怕是只能等到雪后初霁了。但据说,那时候的断桥上通常人头攒动,处处都是四面八方来看雪景的人。残雪,只怕早已碾碎在大小不一的脚底下。
既如此,就将那份美好留存在我的想象里吧。看过了断桥两侧的积雪连天,我仿佛也可以看见,丽日下如玉似霰的白雪,正在一点一点消融。那座苔痕斑斑的老石桥,那些残山剩水的荒涩,是我脑海里动态的山水画卷,古朴而不失壮观。
漫步于白堤之上,远望是雪色苍茫,银装素裹,近处湖面尚有雾气蒸腾,轻纱飘荡。偶然听得见一声鸟雀啁啾,待要寻声而去,却又在冰天雪地里不知所踪了。
不过也并非没有收获。时不时看见三两朵山茶,在雪中静默着。娇美自是不可或缺的,偏又多了几分傲骨与冷艳,真是别具一番风韵。
雪中花卉,人们多偏爱梅花。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与不似都奇绝。简直没有比这更好的赞美了。山茶确乎没有梅花那般冷峻,然而此刻,她那绿的叶与红的花,在冰晶的世界里所呈现出来的勃勃生机,一样美得令人动容。
行走途中,也曾遇到有船只在眼前缓慢驶过。望着那如梦似幻的景象,心中突发奇想:那船上载的,究竟是修炼千年却留恋人间的白娘子,还是痴迷湖心亭看雪的张相公?无论是谁,倘有人停船相邀,我必相与泛舟,与他(或她)小酌几杯才是。
然而我到底也只能眼望着船儿隐没湖面,不知去了何处仙山琼阁。如此也是极好的。他们走他们的神仙路,我登我的蓬莱阁。
一路迤逦,一路遐想,不知不觉,便到了白堤另一个尽头——平湖秋月景点。是夜自没有月白风清,赏月胜地,于我则变成赏雪佳处。
尽管天色已晚,但在雪光掩映下,西湖周围又多了几分风姿绰约。亭台花树,孤山重影,都好似某个笔力雄奇的画家在宣纸上洇染出来的一般,飞白留白皆成章法,淡墨浓墨都生气韵。
这样的平湖秋月,即便少了月色又如何呢?眼前风光,入诗当是一阕清词,入画必为传世丹青。
翌日雪停,我又走了西湖周边几个景点。山青水秀,碧空如洗,自有一番妖娆。然而美则美矣,我总觉得多了些许喧闹。
不过,这丝毫不影响头一天晚上西湖留给我的感觉。倘若西湖从不曾热闹过,我又如何能领略到她的静雅呢?
怀念西湖的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