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明之痛——萨尔浒之战

 炫叶楓雪 2022-02-01

“萨尔浒”之战是明万历四十七年的一场大战,此后后大明在东北转为战略守势,后金则转为战略进攻。从此之后,大明在东北丧失了战略主动权,而后金则是想打就打,彻底掌握主动。

万历皇帝

一、大战起因

明万历四十六年努尔哈赤在农历四月十三日以“七大恨”誓师正式反明。此时的后金已经立国三年,已完成对海西女真和东海女真的统一,此时的努尔哈赤真是野心勃勃之时。他历数明朝七大罪状后,率步骑两万向大明进攻。

此时的明朝朝廷内正因为扩日持久的“国本之争”引起的党争而互相倾轧,政治日益腐败。又因三大征而耗费了大量的财力,现在又要剿灭后金,实在有些力不从心。

二、大战爆发

努尔哈赤在夺取抚顺、清河等地后,洗劫一空并毁掉各处堡垒后回师。明廷大震,万历皇帝这才觉得后金对大明的威胁严重,遂以杨镐为兵部左侍郎兼右佥都御史、经略辽东。

杨镐两度在辽地为官,神宗实录上对其评价有”巡抚其地,熟谙虏情“八个字,在当时的文官中算得上是知兵之人。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和辽东李氏将门关系良好,而李成梁在辽地经营多年,虽然此时已经逝去,但其诸子皆是统兵大将,在辽地威望较高。

为在兵力上占据优势,也为一劳永逸解决努尔哈赤这个大患,大明从全国各地调集精兵约9万,加上女真叶赫部和朝鲜助阵的兵力共约11万。

本来依照之前大明围剿女真的政策,不求险胜,稳扎稳打便可万无一失。但由于朝廷财力紧张,内阁多次催促杨镐加紧出兵。

不得已杨镐于1619年2月组织大军誓师后兵分四路进攻后金大本营赫图阿拉城。

杨镐坐镇沈阳,采取分进合击,四路会攻后金。这四路明军,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发起进攻。其中东路军由总兵刘綎率领,这一路除了明军之外,还拥有绝大部分来援的朝鲜军,从宽甸北进;南路军由总兵李如柏率领,从鸦鹘关东进;西路军由总兵杜松率领,从抚顺东进;北路军由总兵马林率领,从三岔儿堡南进,并准备在途中与叶赫援军会合。

杨镐的战略上是没有问题的,当地的地形只能是将大军分为四路,也只有这样才能彻底剿灭后金。

问题在于杨镐高估了众将的执行力和明军的战斗力。如果众将能按照之前的部署,稳扎稳打,不贪功冒进,剿灭后金不成问题。

西路军覆没

努尔哈赤探知明军行动后,认为明军南北二路道路险阻,路途遥远,大概率不能按时到达,于是决定采取“凭你几路来,我只一路去”的集中兵力、逐路击破的作战方针,将6万兵力集结于都城附近,准备迎首先迎战杜松部。

1619年(明万历四十七年)三月初一杜松率军提前出征,又在攻下萨尔浒后再次分兵,自己一部在只有两三万人的情况下分兵是不明智的。而且其余三路大军仍在路上,这时的杜松已经处于劣势。最后在努尔哈赤的围攻下全军覆没,杜松也战死。

其余三路皆被

北路军总兵马林在得知杜松战败后,立刻停下结下营寨,三月初二早上便想率军后撤,努尔哈赤率军赶到,分兵准备进攻,马林误以为后金军兵力少,便出营决战,被努尔哈赤击败。马林仅自己率数人逃走。

东路军刘綎因山路崎岖,行动困难,未能按期进至赫图阿拉。却因为情报不明,根本不知道北路和西路两军都已经兵败,仍向北进军。

其他三路总算还跟后金军打了一仗,南路军李如柏之败可以说是耻辱,仅仅被后金哨探在山上发出冲击信号便惊恐溃败,死伤无数。李如柏之后也因为此事自杀。

三、大战后果

此战大明损失惨重,三大征剩余的精锐兵将在此战损失殆尽,再也不能在辽地发起大规模进攻。随后几年辽阳、沈阳、广宁等重镇相继失守,大明彻底失去了辽东,只能退守辽西死守。

更重要的是萨尔浒之败给大明造成了极大的恐慌。明朝无论是从中央还是到地方,全都士气低迷。

之后后金成为心腹大患,大明的军力财力精力全部被牵扯在东北,这也是造成了后面的起义四起,最终导致大明灭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