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薛元明:虎虎生威

 夕妙斋 2022-02-01

图片

壬寅将至,照例要来说一说“虎”。虎是十二生肖里现实存在的最为霸气的一个属相,勇猛矫健、威武雄壮,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勇敢、威严、正大、活力的象征,也是古今艺术创作中常见的题材。在这里,我们邀请薛元明老师为大家组织奉上一组与虎有关的书、印佳作,恭祝大家虎虎生威、幸福安康!
——编者

虎虎生威

相对于牛在日常生活中的多见,平常人对于老虎的好奇更多。也许是因为“物以稀为贵”,谈到老虎,似乎更多地想到的是威武。一般人对于老虎的印象主要来自影视作品、小说剧本、动物园以及马戏团,直面野生动物的机会微乎其微。
老虎是大型猫科动物,有一句俗话就说:“老虎不发威,当我是病猫。”前两年南北两地动物园均出现过老虎伤害游客的事件,由此可以看出,野性始终存在它们体内,老虎永远不会像鸡、羊、狗一样被驯服。“百兽之王”,非浪得虚名。

图片

(传)西汉郑子真书
释文:石虎。郑子真书。
此“石虎”字径30厘米,位于陕西省褒谷南口石虎峰摩崖,原刻石在修宝汉公路时被毁,今为重刻拓片。虽字形未变,但往日摩崖的石花已不存在。郑子真为西汉成帝(前32—前7年在位)时的隐士。左下方虽有署名,细看“郑子真书”四个小字较之“石虎”大字,笔法和书意不尽一致,因此疑为后人因对郑子真的仰慕而加刻。

多年前的“华南虎”照片事件,让人们知道了老虎虽广泛存在,但实质多半是“虚拟的”,其早已成了珍稀保护动物。一个庞然大物走到今天这个地步,可见人类对于自然的改变是多么剧烈,要是不认真反思,也许再过多少年,老虎真的只能存在于各类文字、图像和影视素材中了。
言及至此,不禁想起从古至今,曾经介入和深刻影响人们现实生活关于虎的各类文化素材。
回想起来,也许每个人童年都听过这样一首儿歌,就是《两只老虎》:“两只老虎,两只老虎,跑得快,跑得快。一只没有耳朵,一只没有尾巴,真奇怪!真奇怪!”长大后才知道,《两只老虎》是以一首法国儿歌《雅克兄弟》重新填词改编的歌曲,在德国叫“马克兄弟”,英国称作“约翰兄弟”。之后进入中国,后来也成为童谣,而前两句改成了“两只老虎”,这样就有了新的含义。很多时候,译本较之原本传唱更广。
要说看得最多的关于老虎的电影,非《武松打虎》莫属。有论者认为,四大名著中,《水浒传》的结构最为松散,前后虽有呼应,但并不强烈,几乎每章都可以独立成篇。“武松打虎”这一节常常被改编成影视作品。其实《水浒传》中不独有武松打虎,李逵曾经以一人之力杀死四虎,功力显然比武松大多了,但李逵打虎无名而武松名扬天下,为何有如此大的差异?原因在于,一为公,一为私。李逵是为母报仇,武松是为民除害,目的不同,最终的影响不同。

图片

苏轼《游虎跑泉诗帖》

释文:游虎跑泉,轼。紫李黄瓜村路香,乌纱白葛道衣凉。闭门野寺松阴转,欹枕风轩客梦长。因病得闲殊不恶,心安是药更无方,道人不惜阶前水,借与匏樽自在尝。五月初三日。

据传《游虎跑泉诗帖》世存两本,此本为王己千旧藏,台北故宫存另一本,两帖均为苏轼书法精品。苏东坡的墨迹流传到明清以后,存世极罕,十有八九皆在各大博物馆,此本逸出,乃藏家旷世机缘。且此本历经数位古今收藏大家之手,可谓流传有绪。此帖历经贾似道、姚安道、陈继儒、钱天树、张宝善、周湘云、邵瑸、普欣、王己千等宋元以来收藏巨擘递藏,这些大家对苏轼了解远甚今人。

与虎相关的成语很多,比如“狐假虎威”或“三人成虎”。“狐假虎威”被编入了教材,几十年如一日地成为“教育典型”,以期提高学生的辨别能力。但很多时候往往事与愿违,比如电视剧中假传圣旨的宫廷政变,比比皆是;现实中把鸡毛当令箭,也天天上演,以此发号施令谋一己私利。“三人成虎”的意思是,一件事情说的人多了,即便是谣言也能让人当作事实。不禁想到一句名言:“谎言重复一千次就是真理。”然而,还有另一句名言:“流言止于智者。”每天微信朋友圈等各类网络沟通平台,“流传”着种种有意无意散布出的“谣言”,真假莫辨,可见“三人成虎”的现实版一直都在上演。中国成语、俗话中蕴含了深刻的道理,说起来都懂,甚至头头是道,但真正做到有效规避非常难。对照现实来看,很多骗子的手段实际上都差不多。但为什么会上当呢?因为动了贪念。一旦有了贪念,本心扭曲,人的智商就会下降。

图片

米芾安徽省无为县“米公祠”拓片

释文:古来有一唤谁似痴虎头?

此为米芾罕见的大字拓片,字径近10厘米。虽为拓片,但极其传神。笔画饱满鼓荡,酣畅淋漓,气势摄人,结字不拘一格,跌宕起伏,随意成法,充分体现了“刷”的特点。


忽然想起《林海雪原》中座山雕的太师椅上铺着一张虎皮,展现了山大王的气派。很多帮派老大的座椅上也有类似装饰,以百兽之王的气势来力压手下,震慑对方。“老虎”虽然强大,但有时也威风不起来。有一则民间传说叫“王老虎抢亲”,其中的男主角非常愚蠢,言行举止十分笨拙,全无老虎气象。所谓“一山不容二虎”,老虎相互之间不能相容,但有人戏言:如果一只是公老虎,一只是母老虎,应该不难相处。形容女性的负面词语,如“狐狸精”“美女蛇”“母夜叉”等,都是相当负面的,唯独“母老虎”的称呼,除了霸气之外,还有些傻乎乎几近可爱的一面。虽是盛气凌人,却也口直心快,《水浒传》中的顾大嫂可不是一般人所能驯服的。
有人曾开玩笑说,如今卖字画的,很多时候对题材极为讲究,让人忌讳的不吉利的字眼,像“死”“亡”“绝”等一律不出现,有人总结出绘画最好卖的是“观音”,书法最好卖的是《心经》。以老虎为题材的,也大有讲究,分为“上山虎”和“下山虎”,就是考虑客户的喜好和需求。有道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很多人认定的事八头牛也拉不回,哪怕老虎在身后追。比如,流传甚广的“最爱是老虎”的民间故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老和尚为了给小和尚在心理上筑起一道禁区的围墙,费尽心机,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回寺之后问小和尚“哪个最可爱?”答案是:“师父啊,看来看去,还是那个老虎最可爱啦!”说白了,这就是人的本性。

图片

王铎行书五律诗扇《别抱幽忧疾》

释文:别抱幽忧疾,非关自取闲。筭年愁白首,报禄愧青山。彖系栏中药,虎韬塞上轘,殷勤君辈祝,勿遽讲烟鬟。绿雪园之六,似孔宜先生。

此扇面为王铎中年时期作品,取法颜、米、王,在三家之间盘旋,尤以米为主。善学善用,已经具备大家气象。


“虎”字常成为“少字派”书法的重要素材。清代翁同龢就特别喜欢写“虎”字书法,作为中堂悬挂,非常有气势。庄蕴宽的“虎”字比翁同龢的变化大,受书者通常属相为虎,是一份非常特别的礼物。不能不说,“虎”字作为中堂,也常常成为“江湖书法”的素材,水平如何,要擦亮眼睛把好关,毕竟“江湖书法”如今是无孔不入。米芾所书的“一唤谁似痴虎头”中的“虎头”,乃是晋代大画家顾恺之的乳名。王铎降清之后,苟且偷生活了八年,感觉是“虎落平阳被犬欺”。书画史中还有一位姓名中有虎字的人——明代唐伯虎,其真实的人生并没有影视剧中那般幸福、风光,妻妾成群,而是一生穷困潦倒。所以,想靠书画发财,几乎就是白日梦,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图片

图一

图片

图二

图片

图三

翁同龢“虎”字系列

释文:种花一亩,摇水之力如此。壬寅五日,瓶居士。(图一)

此章草也,殊得圆匀之致。壬寅五月五日,瓶生戏作。图二)

庚寅正月。同龢。(图三)

翁同龢的颜字书法功底很深,所以书就此等擘窠大字,亦是烂熟于胸,驾轻就熟,不在话下。运笔一气呵成,行笔中有提按变化,小细节和大格局都兼顾到了。


前几年有朋友送我几只虎须笔,我坚决不用。因为不能再沿袭老套的“老虎全身都是宝”的陈腐观念了,迷恋虎骨、虎鞭等,保护老虎等野生动物一定要付诸行动,别让后人只能在纸上、电视上见到老虎,读到“看来看去,还是那个老虎最可爱啦!”的句子无法理解。

图片

庄蕴宽“虎”字中堂

庄蕴宽为民国书坛翘楚,宗法晋唐,出入魏碑,冶碑帖于一炉。此虎字略有不同之处,有别于翁同龢,笔画缠绕连绵不绝,形成疏密变化,独具一格。

图片

图片

虎肖形印(汉)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来楚生虎肖形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