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孙子兵法》中提到的“故知胜有五”。是指什么?

 刘开曙图书馆 2022-02-01

【故知胜有五】的意思是——所以,能预见胜利的情况有五种。后面还有一段【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此五者,知胜之道也。故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意思是——懂得在什么情况下可以打和在什么情况下不能打的会胜利;懂得兵多兵少的不同战法的会胜利;官兵同心同德的会胜利;用自己的有准备来对待敌人的无准备的会胜利;将帅有指挥才能而君主不加干涉的会胜利。 所以说:知己知彼的人,百战百胜, 了解自己而不了解敌人的, 胜负几率各半; 对自己和敌人都不了解的, 每战必输。应该就是这些了。


语出《孙子·谋攻》:“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此五者,知胜之道也。”《孙子》提出“知胜有五”只能理解为示例,其列举的五条并不能涵盖知胜的全部内容。“知胜”具有丰富而深刻的内涵。首先,从知行统一的角度揭示了战争认识活动的本质要求,胜是知的目的,知是胜的前提,“胜可为”的关键在于知。其次,指出战争是有规律性的,认识战争也是有“道”可循的,强调“胜可知”“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再次,提供一系列富于哲理性的知胜原则和方法:“道、天、地、将、法”全方位把握,开放思维空间,同时又有准确的定向和焦点;从敌我对立双方考察问题,也就是坚持“知彼知己”的认识原则;抓住战争中的各种矛盾范畴和现象,如利害、奇正、虚实、动静、攻守、形势、治乱、分合、强弱、险易、远近等,都要充分了解其对立的两个方面,“不尽知用兵之害”就不能“尽知用兵之利”。这一系列原则方法,在《孙子》一书中虽不是用定义性语言表述,但是都有充分的体现。《孙膑兵法》对“知胜”有更明确的阐述:“先知胜不胜之谓知道”(《陈忌问垒》),“知道,胜;不知道,不胜”(《篡卒》),把“知胜之道”作为战争指导规律提出来。该篇还进一步论述“道”的作用:“知其道者,兵有功,主有名”(《势备》),“安万乘国,广万乘王,全万乘之民命者,唯知道”(《八阵》)。这就是说,指导战争必合于“道”,即符合战争规律,知胜是关系战争胜负、国家存亡兴衰、人民生死安危的重大问题。《六韬·武韬·发启》则对“知胜之道”有更深层次的论述:“行其道,道可致也;从其门,门可入也。”意谓按规律指导战争,不仅能克敌制胜,而且能进一步深化对战争规律的认识,就像找到门就可以登堂入室一样。这个认识就进入了一个更高层次。

原文

故知①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②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③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④者胜。此五者,知胜之道也。故⑥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⑤;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译文

所以,能预见胜利的情况有五种:懂得(在什么情况下)可以打和(在什么情况下)不能打的会胜利:懂得兵多兵少的不同战法的会胜利:官兵同心同德的会胜利:用自己的有准备来对待敌人无准备的会胜利:将帅有指挥才能而君主不加干涉的会胜利。这五条,是预见胜利的办法。所以说:了解对方,了解自己,作战百次也不会有危险:不了解对方,而只了解自己,胜败的概率可能各占一半:不了解对方,也不了解自己,每次作战一定有危险。

注释

1、知:预见。

2、众寡之用:兵多兵少的运用(方法)。

3、虞:准备。

4、御:驾御,这里指牵制。

5、殆:危险。

6、故:缘故;原因

7、百:虚指,多次的意思

8、彼:他人,对方

阅读启示

既了解对方各方面的情况,也了解自己的长处和不足。不打无准备之仗、只有这样才不会置身于危险中,这就是孙子提出的一个著名作战原则:“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出处

《孙子·谋政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