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瓶梅》这部书,围绕人性、金钱、欲望,讲了许多朴素至极的道理。 其中,对金钱财富的论述尤为精当: 钱帛金珠笼内收,若非公道少贪求。 亲朋道义因财失,父子怀情为利休。 急缩手,且抽头,免使身心昼夜愁。 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与儿孙作远忧。 相信,最后一句话很多人都听说过,可是几乎所有人都做不到。 中国人挂在嘴边的话就是“为了儿女”。 吃苦受累为了儿女,起早贪黑为了儿女,省吃俭用为了儿女,直到生死弥留也是挂着儿女。 国外的家庭是有限责任公司,而咱们传统观念里家庭则是无限责任公司。 当官的想为儿女多捞点,经商的想为儿女多赚点,种田作工的则想把儿女推出自己的阶层。 把一切都付诸于儿女,内卷就不可停息,只不过不同时代有不同表现而已。 我认识的一位朋友就是这样,自己有两个孩子,现在还上小学,他就贷款买了两套房子,说是将来每人一套。 这叫超前眼光投资,还是叫自戴枷锁呢? 孩子长大后干什么、在哪里都不知道,就先把两套房子墩在那,有必要吗? 再说了,二十年后房子值不值钱真不好说。 林则徐曾说,子孙若如我留钱作什么,有出息自然不需要钱,子孙如果不如我更不能留钱,那是害他。 都说是为了儿女,其实更多是一种自我安慰。 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从来没有什么千秋万代,更不要说一个家庭家族了。 民间说富不过三代,司马迁说,为将三代必败。 事不过三,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 所以,父母不需要为孩子过度焦虑,也没必要在金钱财力上做过多无用功。 让子女考多少分、给子女留多少遗产,都不如教会他们如何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真正的穷人,缺的并不是钱,而是向上的精神、健全的心理。 我们都想让下一代变得富有起来,切记金钱与财富不能划等号。 更重要的是,当人的财富达到一定程度时,幸福感反倒会降低。 追逐什么、得到什么非常重要,千万不能走向相反的方向。 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与儿孙作远忧。 修明德、积善行,胜过一切钻营。 钱多钱少,一辈子做个精神高贵的富家翁比什么都重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