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秋战国时期真正的圣人应该是韩非子而不是孔子

 渐华 2022-02-02

春秋战国时期真正的圣人应该是韩非子而不是孔子

前言:战国时期的韩国,就是因为采取了儒家学说而变成了七国当中最弱的国家。

春秋战国时期,一方面,在政治上王室衰微,诸侯纷争,百姓流离失所,困苦不堪;另一方面,在文化上,却是百家争鸣,人才辈出。

在当时的局势下,各个学术流派,纷纷拿出了自己的治国救世的主张,比如,儒家出的药方是:仁爱;墨家出的药方是:兼爱;道家出的药方是:无为;

无论是儒家,墨家,还是道家,都是崇尚复古,回到过去,儒家的仁爱,其实就是回到夏周;墨家的兼爱,其实就是回到尧舜;道家的无为,干脆直接回到氏族时代,都不符合当时的社会趋势,无法解决当时的问题。

诸侯们都在争霸,想当霸主,想建立自己的大一统的专制统治,儒家的仁义礼乐,墨家的相亲相爱,道家的隐世无为,怎么可能建立一个大一统的王朝,那是痴心妄想!

唯独法家出的药方是:两面三刀的法术治国,才真正符合当时的历史趋势。并且秦朝正是在采取了两面三刀的治治政策之后,才一统国家,建立中央集权的专制统治的,结束了长达300多年的混战局面,使人民安养生息的。

何谓两面三刀的法术?其实就是帝王之术,奖励与惩罚为两面,以奖励代替世袭,以惩罚消除权贵;以势立威,以术驭臣,以法治民。等于是比较彻底地将世袭的贵族阶级的利益完全打破,让底层百姓有了上升的通道,使得整个秦国爆发出极强的生命力、战斗力,最终六合诸侯,匡合天下。

如果你还意识不到这种力量,可以想象一下,“打土豪分田地”的威力,不仅打倒了蒋介石集团,还打倒了所有在中国的帝国主义势力,最后,在与世界最强悍的美帝PK时,也直接将它打趴下了,这就是民众为了保护自己刚获得的土地爆发出来的威力。

知道韩国是怎么灭亡的吗?韩非子时期的韩王不仅不采取韩非子的变法,相反,他听信虚言浮说,尊重儒侠,放任工商牟利买官,西面事秦三十余年,搞得韩国就像是秦国的郡县。为什么?就是因为世袭的贵族极力反对变法,因为只要变法,秦国的例子就在面前,世袭的贵族没有一个有好下场,所以,韩国的权贵宁愿事秦最后亡于秦,也不愿意变法。

相反,当秦王政看到韩非子写的《孤愤》与《五蠹》时,马上就识货,知道它的威力,于是发出了一声感叹:“嗟乎,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翻译过来就是:woc,我要是能够看到韩非子,哪怕是他带着我一起耍泥巴,即使是死了,也不后悔。完全被韩非子的魅力所征服,变成了韩粉。

没想到啊,韩非子有个同学叫李斯的,听到秦王这句话后,惶惶不可终日,于是利用韩非子的阴谋家的学术,借秦王政的手把韩非子杀掉了。看来李斯跟后来的周瑜是一样的人物,爱才的方式就是:杀掉。同时也证明一点:能够害死你的人,往往是你身边的人。

秦王政虽然杀了韩非子,但是却大力在秦国深入推动了韩非子的学说,充分调动起了民众的积极性,直接促成了秦王的反儒意识与君主专制主义的策略,为秦统一中国、建立大一统的封建专制主义的君主集权国家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根据。

并且秦朝的这一套制度,也一直被后代帝国所沿用,达2000多年,也就是说,封建社会的政治体制是建立在韩非子的学术基础之上,而不是儒家的基础之上的,孔子有什么资格被称之为圣人?真正的圣人是韩非子。

并且,即使在当时,就连李斯都称韩非子的学说是:“圣人之论、圣人之术”,并把它作为治秦的方略。而后代的史家也称韩非子为“当世之圣人”,说他远见而明察,强毅而劲直,光耀千古。

那么,孔子是怎么当上圣人的?其实是儒家后世的弟子耍了许多阴谋手段,才得逞的,一是汉武帝时期,儒家董促舒利用当时才15岁的汉武帝年少无知,通过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然而由于受到窦太后的反对无法彻底执行,但是,从此儒家的政治地位大大提升;到了汉元帝时,儒家分子再次蛊惑皇帝,推行了“读经才能做官”的政策,导致两汉经学兴起,由于只有读儒家的书,才可以做官,儒家成为帝国主流意识形态,变成了愚弄人民的工具,孔子于是被抬进了孔庙,变成了所谓的圣人。

封建帝王为什么要选择儒家来愚弄臣民?这是由儒家的本质决定的,因为儒家就是一整套的等级制度,上下尊卑,男尊女卑,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这一套,是非常适合统治人民的。

这就是历史真相,而事实上,封建帝国其实是架构在韩非子的学说基础之上,儒学只是一张欺骗的皮而已。

文章图片1
文章图片2
文章图片3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