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梅兰||迎春贺岁—谨以此文感恩相遇

 中诗报 2022-02-02

关注天安门文学,时代潮流让文学温暖人生!




迎春贺岁

——谨以此文感恩相遇

文/梅兰

刚一走进腊月,眼睛就亮了几分,心跳也随之加速,每时每刻都在为迎春贺岁作准备。

有空就把闲置物品规整,放得整齐有序,一遍又一遍地摆弄,不厌其烦。赶集就想着买过年的日用品,总是不嫌多,一样一样又一样。还有过年的零食,主食,事无巨细,就怕买不全。

眨眼间,小年到,这一天开始大扫除,里里外外,角角落落皆不放过,准备晚饭后辞灶。听老年人说这是送灶神菩萨去天庭汇报,汇报他一年的工作与人间一年的衰、盛、繁、简。到新春第一天,再把灶神迎回来。这是传统,没人追问真假,也没人能回答。

从过小年起,就有了年味,说话做事总离不开一个年字,说话不能太随意,不吉祥。特别是上了年纪的长辈,他们特别计较这些细节,反而是年轻人大大咧咧,率性而为。老人们在吃鱼时,一面没有了,要吃另一面,要说翻一翻,不能说翻过来。菜吃完了,要说恰到好处,顺心逐意,不能说没有了或完了的字样……。

也许前辈们的这些小细节是一种期盼,因为他们吃过太多的苦,食不果腹,居无定所等,所以这些吉言都是新一年的期盼,这些美好的构筑他们怎么会放过,就图一吉祥如意,平安喜乐。而年轻人只相信科学与实力,口无遮拦,在迎春贺岁时,时不时总挨磕撰(就是前辈用两手指并拢弯曲,敲打一下晚辈的头。)与其说是敲打,不如说是宠溺,是爱的表达。

忙忙碌碌准备之时,大年热热闹闹地来了,贴对联,包饺子,杀鸡炖鱼,举家欢迎,欢迎大年的到来。

入眼处,到处 张灯结彩,大有“火树银花不夜天,今宵尽兴不归眠”的味道。只是现如今也从热闹转为环保,少了鞭炮的欢呼 ,大街小巷也少了孩子们的身影,他们都在有暖气的家里看电视,玩智力游戏 ,放松一下自己,缓解缓解繁重的学习压力。而不像六七十年代的我们,总是走出家门追逐嘻戏,在玩乐中取暖,寻求年味。而如今家家有暖气,户户有电视。大人们都很少去街道溜达,都蹲在家里,看春晚,又或下棋斗趣,猜拳行令,不亦乐夫,哪有时间顾及胡同街道。

嘀嗒,嘀嗒,迎春贺岁的钟声敲响,新的一年开始,拥着喜悦的心情,闯向新的一年,开门纳福,如意安康。

随笔附录:承蒙海底月总编与杨优副总编的信任与抬爱,让我入驻《天安门文学》,担任执行主编,半年来成绩甚微,抱歉。期盼在新的一年有所突破与提升。遥祝海底月总编与杨优副总编,以及《天安门文学》的所有老师们,新春快乐,万事顺利,阖家幸福。

—本期编辑杨优—

作者简介

梅朝铭,网名:梅兰。七零后。车间女工,闲暇爱好写作,网络纸刊皆有作品发表,获过一些小奖。《中国乡村》认证作家,《天安门文学》执行主编,《中诗报》会员室副主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