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豫东战役先斩后奏,两变战术歼敌9万,刘伯承:只有粟裕敢这么打

 嶅山村夫 2022-02-02

​作者:回顾历史增长知识

2022-02-02 13:24

1947年6月30号时,奉中共中央军委电报令,刘邓大军率晋冀鲁豫野战军,一举突破国民党军黄河防线,千里跃进大别山,随后,陈毅粟裕也率领华野战军挺进豫皖苏,陈康、谢富则治兵团挺进豫西,人民解放军三大军挺进中原,与国民党反动派展开了“逐鹿中原”之战,然而就在我军准备打破僵局拟定计划进行反击的时候,一封电报打乱了指挥部原本的打游击战布署,那么究竟是怎样的电报会让我军指挥部改变原有布署?又是怎么样的内容,使粟裕最后两次改变原定的作战计划,甚至在战时先斩后奏,最后还是歼敌九万余人,取得了巨大胜利?


刘伯承曾这样评价道:“这种仗只有粟裕敢打,也只有粟裕能打赢!”在1961年,毛主席在武汉会见英国蒙哥马利元帅时说:“我的这些战友中,就属这个粟裕最会打仗。”这是毛主席给予粟裕同志戎马一生的高度评价!毫无疑问,粟裕“神仙”般的战术、和卓越的军事才能,在这场战役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那么粟裕究竟有多厉害?今天我们就来看一下豫东战役粟裕的故事。


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

1948年元旦钟声敲响的前几天,中共中央于1947年在陕北米脂县杨家沟村召开十二月会议。毛主席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他对军事战略问题的思考,首先在于政治,他说:“中国人民解放军必须要打退蒋介石的进攻,否则战争一旦失败,则则蒋介石的反革命战略一定时施加在解放区身上,达到彻底瓦解解放区的反革命计划。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破坏蒋介石的战略方针,把战争引到将蒋管区,以达到解放战争的胜利!”


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考,从解放战争第二年开始,毛泽东就下令指挥,刘邓大军、陈毅粟裕、陈康谢富三大军队向中原进攻。1948年1月27日,中共中央军委电示粟裕,粟裕接到中央军委电报,充分意识到这一重大战略决策的深远意义,它对中原战场和华东战场乃至解放战争的全局必将产生重大影响。为了更好地执行中央军委赋予的这一新的战略任务。粟裕率一、四、六纵队北渡黄河,以跃进的方式分几个阶段到达到达闽浙赣边区。与此同时,按照中央军委的指示,一方面抓紧整训部队,一方面通过各种方式侦察敌情,派遣先遣队到长江沿岸地区,为渡江做好准备。

整顿期间,粟裕深入研究了中原战场的敌我情况,尤其是1948年中原战局的发展情况,谨慎的权衡我军挺进江西这一战略行动会不会有任何威胁后,决定大胆向中央提出自己的建议。


大但直言,提出作战方案

1948年4月18号,粟裕经过长达两个多月的思考,深入分析了中原地区敌我双方的战略,3个纵队渡江到江西的得失,于是变向中央军委发电:“建议华东野战军第一、四、六三个纵队暂不过江,集中中原我军主力背靠晋翼鲁豫和山东解放区,在中原的黄淮地区打几个大规模的歼灭战,并对敌近后方及深远后方分别派队进击。”这份电报就是著名的“子养”电;“子”指的是一月,“养”指的是22号;而电报的标题就是“对今后作战建军之意见”;基本内容就是分析了中原以至全国的战局,除了政治、战略、兵员数量等因素外,还把技术装备放在重要地位,据此提出了发展战略进攻、改变中原战局的战略构想。他提出:如果我军在已有政治优势、战略优势的基础上,取得数量上、技术上的优势,战争形势的发展即可急转直下,迅速解放全中国。电报末尾说:“管见所及,斗胆直陈。是否有当,尚盼裁示。”


中央军委非常重视粟裕的这个建议,毛泽东亲拟电文要粟裕与陈毅共同北上,去中央“商量行动问题”。4月28日,陈毅、粟裕一起赶到河北省阜平县城南庄中央机关驻地商讨相关问题,中央书记处的成员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任弼时都出席会议,当面听取粟裕的意见。


陈毅也把中央军委关于渡江南分兵入川的战略决策带回华野,听取了粟裕关于歼敌主力的战略构想。可见,陈毅面临的两种战略构想是截然不同的。这使他大感意外,粟裕用了一个多小时,详细地讲述了自己的思考结果和根据,并补充了许多电报上没有的情况。粟裕讲完后,毛泽东等人又就有关事宜提出了一些问题,粟裕——作了圆满的回答。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当即进行研究,完全同意了粟裕的方案。陈毅也并不是一个死脑筋的人,他善于坚持自己但也善于放弃。而且愿意服从真理的人,于是中央决定:华野3个纵队暂缓渡江,准备歼击敌第五军的重大决定,这也是为日后豫东战役的胜利实施奠定了基础。

5月7日,中共中央、中央军委为进一步统一和加强中原地区党政军的领导,调陈毅、邓子恢到中原局工作,担任中原局第二书记、中原局第三书记,中原军区第一书记和副政委,而臣陈毅所在的华野工作就由粟裕主持。

深思熟路,豫东战役拉开序幕

建议被中央采纳后,粟裕把目光投向中原北部的三角地区——鲁西南。此时,国民党整编第五军,就停留在定陶、城武一带。同时,毛泽东亲自指示:华野第二兵团向津浦路一线行动,相继歼灭整编师第十二师和第七十二师,第四兵团则在苏北发起进攻战役,以策应我军在中原战长的作战。


国民党整编第五师到底是什么来头?以至于能引起毛主席的重视,要求华野予以全部歼灭呢?

第五军是国民党“五大主力”之一,在抗日战争中曾打过多次硬仗,比如著名的昆仑关之战,军长邱清泉也非等闲之辈,曾手书条幅"头经刀砍始为贵,尸不泥封方为香”,是一员难对付的骁将,打起仗不要命,人称“邱疯子”,曾多次率领第五军与华野多次交手,虽未捞到便宜,但也没受过重创,气焰十分嚣张,他在中原战场上气势汹汹,口出狂言,要活捉粟裕。


改变主意,攻打开封

由于敌人在鲁西南地区有较大的兵力,我军会合的条件还不成熟,如果打成胶着状态,对我解放军来说是非常不利的,,而陈唐兵团正由临颖地区向通许、杞县开进,第八纵队距开封只一日行程。粟裕是当机立断,暂时改变了鲁西南的作战计划,制定了“攻取开封,调敌西援”和“先打开封,后歼援敌”的战略部署。

6月16日,粟裕、张震联名向中央军委华东局发电,说明攻打开封的考虑17日9时,毛主席回电,电报完全同意粟裕的应变部署,并指出:“情况紧急时,独立处置,不要请示。”并嘱粟裕大胆地集中力量攻取开封,南面援敌有中野阻击,不必顾虑。于是华野军区立刻攻击开封,当夜,攻城部队分成东、南两面攻城。19日凌晨,攻城部队突入城内,投入巷战,解放军持续了5个昼夜攻克开封,歼敌3万余人。至22日晨,开封守敌全部肃清。

主动放弃开封 发起睢杞战役

开封的解放,使国民党统治集团大为震惊;开封被解放军攻占时,国民党“国大”正开会,“国大”代表在南京又吵又闹要求蒋介石限期收复开封。蒋介石为了挽回败局,便令邱清泉第五军以及刘汝明第四绥靖区继续向开封攻进;同时以第六绥靖区副司令官区寿年率新组成的第七兵团,由民权地区迂回开封,与华东野战军西线兵团主力决战。


遇到敌人两个重兵,粟裕沉着思索,认为:区寿年兵团编成仓促,战斗力较弱,缺乏对我作战经验,比较好打。如果能够引诱邱、区部拉开距离,那就是我军消灭之良机。

但由于开封守军已被我军消灭,国民党援军正多路逼近,不适合于他们硬碰硬,于是粟裕便决定改变战术:由攻城阻援改为弃城阻援。6月26日晨,粟裕命令我们的部队主动撤出开封。

果然,这一行动给邱清泉带来了错觉。邱清泉以一个旅配合刘汝明重占开封,而主力则紧跟着我第三、八纵队的方向前进。兵团在26日抵达睢县西北铁佛寺地区后便停了下来。因此,邱区部之间,便形成了40公里的间隔,这正是粟裕想要的。


按照战前制定的方案,27日晚,粟裕下令把睢县作为目标,实行南北夹击,歼灭区寿年兵团。三、八纵队就去阻击邱清泉部的援兵!与此同时,中野九纵也向郑州东南地区进发,阻击孙元良的东援,并从侧后牵制邱清泉部。冀鲁豫军区和豫皖苏军区部队的一支部队突破了陇海路徐州至民权段,直接配合野战军主力作战。部队继续围攻兖州,吸引第二十五师国民党军北援。苏北兵团主力向淮海地区发起进攻,威逼徐州。

在粟裕的精心安排下,区寿年兵团被歼灭,邱清泉部也被华野西线兵团节节阻击。蒋介石不得不将进至滕县北援兖州的整编第二十五师调回商丘,与第三快速纵队和交警第二纵队组成西援部队以整编第二十五师师长黄百韬为司令,昼夜兼程西援。


调整部署,先打黄百韬军团

面对战场形势的发展变化,粟裕认为:”现在是战役的关键时刻,全军要咬紧牙关坚持下去。”从战场情况看,一是龙王店的敌区寿年兵团及整编第七十五师主力已被歼,残部不足一个旅。但敌整编七十二师固守,一时难攻下,且黄百韬兵团增援已近,我军难以迅速达到原定的阻援与攻坚目标。而黄百韬兵团虽为新锐之师,但临时组成军心不稳,在加上又处于运动之中。可以围歼;于是,粟裕决心调整部署,改变原来的突击重心,并从阻援部队中抽调兵力加强突击力量,集中力量先歼黄百韬部于帝丘店地区,然后再歼整编第七十二师。


粟裕决定以第一、第四、第六纵以及两广纵队东移合围歼击黄百韬部,从7月3日至7月4日,黄百韬部被我军压缩在帝丘店及其外围的10余个村庄内,7月5日晚,我军向黄百韬部发动总攻,又歼其一个多团,使黄百韬余部只好固守待援。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东援的邱清泉部已经到达了龙王店的北面,整编第七十四师也从商丘进到宁陵及其以西地区,胡琏部先遣队从平汉线向太康以北急进。形势越来越严峻,粟裕做出决定:“一定要在敌重兵靠拢之前,结束豫东战役!”


7月7日,粟裕向中央军委报告了战场形势,并提出“北撤民权等地区,争取休整”的建议。于是在7月8号,毛泽东迅速复电∶“在来电所述各种情况下,你们的撤退是正确的。”

至此 ,包括开封战役、睢杞战役两个阶段的豫东战役,历经了20个昼夜的连续作战,胜利结束。此役,粟裕指挥华东野战军、中原野战军和冀鲁豫地方部队20万人,围攻国民党军25万人,攻克开封,全歼区寿年兵团、打击了黄百韬兵团、削弱了邱清泉兵团,以伤亡3.3万人的代价,取得歼敌9.4万人的大胜利。战后,毛泽东说:“豫东战役打胜了,解放战争就翻过坳子了。


在华东和中原地区我军作战的历史上,豫东战役规模之大、斗争之激烈、战争结果之辉煌、影响之深远,是历史上最紧张激烈的“中原会战”!所以刘伯承才这样评价道:“这种仗只有粟裕敢打,也只有粟裕能打赢!”在1961年,毛主席在武汉会见英国蒙哥马利元帅时说:“我的这些战友中,就属这个粟裕最会打仗。”这是毛主席给予粟裕同志戎马一生的高度评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