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医学传灯,暑热

 道佛儒医旧葫芦 2022-02-02

天之六气.春主厥阴风木.秋主阳明燥金.冬主太阳寒水.各行其政.

惟夏至以后.秋分以前.少阳相火.少阴君火.三气合行其事.

是以天本热也.而益以日之暑.日本烈也.而载以地之湿.

三气交运.时分时合.

其分也.以风动于中.胜湿解蒸.不觉其苦.

其合也.天之热气下.地之湿气上.人在气交之中.受其炎蒸.无隙可避.

多有体倦神昏.肌肤起.胸膺痤出.头面生者矣.

当此之时.元气浮于肌表.内存者少.

所以多有饮食不消.而成霍乱.吐泻胸膈不宽诸症.

善养生者.宜节饮食.薄滋味.为却病之良方.

至于生冷瓜果.尤宜节制.

西瓜虽能解热.食之亦必有时.即如巳时申时.离饮食已远.新谷未进.食之毫不为殃.

若饮食甫离.继以瓜果.势必冷热相抟.酿成诸病也.


内经曰.脉虚身热.得之伤暑.

甲乙经曰.热伤气而不伤形.所以脉虚者是也.

仲景分之为四.弦细芤迟.皆为暑脉.总是元气虚衰之象.

难经所谓.洪大而散者.乃心之本脉.不可以言暑也.

洁古云.静而得之为中暑.动而得之为中热.此句最当领会.

中暑者阴症也.凡乘凉于高堂大厦.水阁冷亭.表受寒邪.周身阳气不得发越.以致头痛恶寒.身体拘急.

脉来浮数滑大.即为夏月伤寒.宜以寒法治之

若脉来细缓无力.方为中暑.宜用香茹散暑汤.


至于口食生冷.停滞饮食者.治分阴阳二候.

内热脉数.宜用柴胡化滞汤

脉沉细缓.宜用浓朴温中汤

香茹藿香以之为君.一则发散阴暑.一则发越脾气.

脾气宣行.积滞方得下降.不独治暑然也.

脉缓者可用.脉数者不宜.


若夫中热之症.行人农夫.日中劳役.或隘巷小房.无处乘凉.口鼻吸入热气.以致身体大热.昏晕欲死.脉沉细数者.宜用辰砂六一散.或柴胡芍药汤之类.不可妄投热药.

大抵肥人多湿.最易召热.不能避身之湿.即不能避天之热.六一散.能驱湿热.从小便而出.古人用之解暑有自来矣.

若瘦弱无湿之人.津液为时令所耗.当用柴胡芍药汤.藜汁蔗浆之类.充其津液.若用辰砂六一散.妄利小水.竭其下泉.枯槁立至.

其有中热之人.脉洪盛而不虚弱者.此天禀之浓.暑热客于肌肉.未得深入经络.身虽燥热.毫无倦怠.宜用竹叶石膏汤黄连解毒汤之类.不可与脉虚者.同归一治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