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游中另一场抛绣球招亲是如何发生的?作者在向读者暗示什么?

 博士论西游 2022-02-02

(博士论西游第七八六讲,选自《西游谜中谜》(616)第十章――太宗年号之谜)

在上一讲,我们提到,在唐僧母亲殷温娇身上,发生了几件令人费解之事,比如,作为凡间女子,能够准确地将绣球抛给陈光蕊;在陈光蕊复活重生,全家人团圆之后,能够在防范完备的宰相府中“从容自尽”等等。

同时,我们认为,对于这些事件的分析和解答,其实就是殷温娇作为“附录”关键人物的原因。不过,又该怎样找到分析该问题的切入点呢?本人认为,西游中的另一场抛绣球招亲事件,就是分析这一问题的切入点。

那么,西游中的另一场抛绣球招亲事件是如何发生的呢?作者借此向读者提供了哪些暗示,从而使之成为了分析问题的切入点呢?这还要从唐僧师徒离开布金禅寺,来到天竺国都城说起!

唐僧师徒来到天竺国舍卫城布金禅寺时,他们听到寺内花园内有女子啼哭,该寺长老对此进行了解释,说是三年前该女子被一阵狂风吹到此地,她自称是天竺国公主,长老也多次到都城打探,却无法辨别真伪,只能将其关在花园之内,女子因想念父母,才落泪啼哭。

之后,长老央求唐僧,“今幸老师来国,万望到了国中,广施法力,辨明辨明,一则救拔良善,二则昭显神通也。”唐僧和悟空对此记在心上,这才引出了西游中的另一场抛绣球招亲的事件!

第二天鸡鸣之时,师徒四人就离开布金禅寺,行走半日,未及中午,就到达了天竺国都城。他们走入位于东市街的会同馆驿,与前来迎接的驿丞寒暄答问之后,唐僧询问驿丞,“今日贫僧要去见驾倒换关文,不知可得遇朝?”

驿丞告诉唐僧,“近因国王的公主娘娘,年登二十青春,正在十字街头,高结彩楼,抛打绣球,撞天婚招驸马。今日正当热闹之际,想我国王爷爷还未退期,若欲倒换关文,趁此时好去。”唐僧闻听此言,他在吃过斋饭之后,就带着悟空前去倒换关文。

他们二人行走在大街之上,看到各色人等、熙熙攘攘,如潮水般直往前涌,齐声嚷道,“看抛绣球去也!”唐僧向悟空感慨道,“他这里人物衣冠,宫室器用,言语谈吐,也与我大唐一般。我想着我俗家先母也是抛打绣球遇旧姻缘,结了夫妇。此处亦有此等风俗。”

考虑到“服色不便,恐有嫌疑”,因而不愿去凑热闹的唐僧,在悟空“一则去看彩楼,二则去辨真假”的劝说下,他与悟空一起随众人来到了彩楼之下。

接下来,神奇的事情发生了,“那楼八窗玲珑,公主转睛观看,见唐僧来得至近,将绣球取过来,亲手抛在唐僧头上。唐僧着了一惊,把个毗卢帽子打歪,双手忙扶着那球,那球毂辘的滚在他衣袖之内。”

那么,一个“肉身凡胎”的公主,在这场招亲的活动中,竟然如此精准地把绣球抛到唐僧的头上,作者是在向读者暗示什么呢?

答案十分简单!这是因为,这个公主还真不是“肉身凡胎”,而是“广寒宫捣玄霜仙药之玉兔”。只因投胎转世为天竺国公主的蟾宫素娥曾打她一掌,玉兔为报一掌之仇,“私自偷开玉关金锁走出宫来”,“抛素娥于荒野”,自己变成公主模样,“欲配唐僧了却宿缘”。

也就是说,天竺国假公主之所以能够精准地将绣球砸中唐僧的帽子,那是因为她是一个拥有法力的妖怪!作者借此给了我们一个强烈的暗示:能够将绣球准确抛在陈光蕊头上的殷温娇,难道也是一个法力强大的“神仙或妖怪”?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