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节档 | 《奇迹·笨小孩》:一段无关高楼大厦的创业故事

 笑翁 2022-02-03
《奇迹》的好,在于讲述了一段无关高楼大厦的创业故事。
 
2018年,一部《我不是药神》炸翻了国产电影市场。
不管是口碑还是票房,都创造了奇迹。
2022年,一部真的叫《奇迹》的电影上映,导演文牧野用这部电影告诉你:
两年的暌违,那个熟悉的文牧野又回来了。


当然,用《药神》对比《奇迹》是不公平的。
《药神》像是灵光一现的野孩子,颇有挑衅味道。
《奇迹》更像是一部上交的作业,卷面高分整洁。
《药神》有多野,《奇迹》就有多乖。
不过,在我看来,这部电影仍是上乘之作。


01
从《药神》到《奇迹》

从《药神》到如今的《奇迹》,文牧野的电影,总是有种韩国电影的味道。
这不是指摘他,而是夸奖他。
如果,中国电影市场多点儿“韩范儿”导演,起码在叙事和节奏上,会提升一大截。


年仅二十岁的景浩(易烊千玺饰)与妹妹相依为命,靠维修手机维生。
妹妹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眼瞅着要过做手术的最佳时期,可手术费还遥不可及。
一次意外,景浩发现,砸在手里的一批手机拆开零件让原厂回购,会挣一大笔钱。
有了这笔钱,他就可以为妹妹凑足医药费。
可是,自己一无资金,二无人员,面对“无定金合同”,景浩只能一边打工,一边筹集工人和自己拆手机零件创业。
经历了千难万险,最终,景浩和他的团队创造了“奇迹”。
妹妹得以恢复健康,而景浩,也用“奇迹”逆袭了自己的人生。


这是一部文牧野风格十足的电影,虽然目前他只拍了两部电影。
关注底层生活的艰辛、精彩人物群像刻画、轻喜剧的调性,让电影很好看,很吸引。
开场便交代矛盾,推动剧情,全片几乎无废笔。
一部电影节奏好了,起码能保证电影“好看”。
很多商业片导演忘记了,电影首先应该“好看”。
 

02
无关高楼大厦的创业

我最喜欢的,最喜欢的,是这部电影无关高楼大厦。
甚至,高楼大厦是一种反衬的存在。


故事发生在2014年,可镜头中总有种时代的错位感,好像发生在九十年代。
这是因为,故事聚焦的,是一批被时代抛弃的人。
工厂女工、打零工的“拳王”、“网吧三和大神”,深圳的发展与速度,其实与这些人的人生无关。
他们生活在自己的时代里,跳着属于自己的“霹雳舞”。


景浩在高楼大厦上“卖命”,晚上蜗居一室创业,这样的创业故事,才动人。
我们看腻了一帮木偶人演的“职场剧”,就是因为他们一直热衷的,是在高楼大厦里谈恋爱和摆POSS

这也是我为什么很讨厌《奇迹》的结尾。
景浩公司新品上市的发布会,一下子让整部电影泄了气。
他的那些“废柴”工人各个事业有成,还热心公益,仿佛是小学作文最后的那句:“未来,我也要成为那样的人”。
 
奋斗的过程那么精彩,为何成功要如此千篇一律?
如果故事停止在电梯里的狂欢,这一切就刚刚好,可惜。


03
小瑕疵

除了结局的画蛇添足,《奇迹》还有一些瑕疵。
首先是主角和故事的太过传奇化。
不错,导演已经尽量让这个“奇迹故事”接地气了,甚至不惜反复虐主角。
但主角景浩的“天纵英才”,与暴风雨后危机简单的消解,让整个故事显得虎头蛇尾。


尤其那个代表资本的大老板过于“伟光正”,消解了这批“社会主义打工人”奋斗的意义。
景浩奋斗被肯定属于市场互利行为,电影中总感觉变成了“资本的恩赐”。


王传君饰演的那个高级打工仔角色,也很单薄。
为了反衬而反衬,在一众角色中显得特别多余。
哪怕暴风雨那个夜晚,他个人粗暴地甩出五万块钱救济景浩,也比单纯的当个背景板要好。
 

04
你还相信“奇迹”与“笨小孩”吗?

片方上映前夕,把片名改成了《奇迹·笨小孩》,还找来了刘德华,与易烊千玺同唱新版《笨小孩》。
片方喜欢“笨小孩”这个概念,我想因为“笨”。
“笨”是执着、是韧劲儿、是勤奋、是“阿甘精神”,用来比喻小人物创业非常合适。


可我,更喜欢“小孩”这个概念。
因为谁在生活面前,敢说自己是一个成熟的大人呢?
 
看电影的过程中,我就在想:
那个小女孩长大后会怎样?
她还会记得哥哥为自己拼死拼活吗?她会不会成长为一个“小太妹”?有朝一日,会不会嫌弃哥哥管东管西,而离开哥哥独自生活?
 
可这就是生活本应的样子,有变数,也有期待。
每一代人,有一代人眼中的“深圳故事”。
马化腾那一代人的深圳故事,是一个样子;景浩这代人的深圳故事,是另一番面貌;而妹妹那代人的深圳故事,不知将如何书写。
 
你还相信“奇迹”与“笨小孩”吗?
每一代人的答案,都不会相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