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节荐展:这9个精品好展你去打卡了吗?

 历史探奇 2022-02-03

春节到,乐淘淘

忙碌了一年的家人们

是怎样欢度佳节的呢?

是投身食海“每逢佳节胖三斤”

还是围坐牌桌“鏖战至天明”?

图片

当然,闲暇之时也不妨走进博物馆

看个展览,充实自我

图片

#01

瑞虎佑安——二〇二二新春展

中国国家博物馆

图片

时间:2022年1月19日起

地点:中国国家博物馆北1展厅

阳和布气,春润北窗。

自远古时代,先民们就已经认识了虎这一体型庞大、皮毛华丽、雄健威猛的自然界王者,对其产生敬畏和崇拜。

图片

西周 青铜虎鎣

虎的形象出现在玉佩、枕头这类贴身使用的生活器物上,也出现在孩童服饰、门头墙上,表达人们希望借助虎威驱除邪祟、保佑平安的心愿,以及对未来顺祥生活的祈福。

图片

金 黄釉黑彩题诗虎枕

本次展览从信仰礼制、历史文化、艺术生活等方面,系统展示与虎有关的历史、文化和节俗信仰,营造欢庆虎年新春的祥和氛围,呈现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丰富的精神底蕴

展出的展品上起商代,下迄21世纪初,品类丰富,涵盖了铜器、玉器、陶瓷、丝织、书法、绘画等多种形态的物质文化遗存,反映出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延绵不绝的虎文化。

图片

展厅现场

除了新春特辑,春节期间,国博还有10余场特展在展。而作为见面必问候“吃了吗”的中国人,“中国古代饮食文化展”显然是不能错过的选择。

图片

时间:2021年12月28日起

地点:中国国家博物馆北11展厅

#02

江山如画——辽宁省博物馆藏

中国古代立轴山水画展

辽宁省博物馆

图片

时间:2022年1月7日—2022年4月10日

地点:辽宁省博物馆20号厅

《论语》有云:“知者乐水,仁者乐山。”中国人寄情山水的情趣,早在先秦时期就有所表露。

中国山水画自五代宋初成熟完善以来,逐步成为中国画的最主要宗脉。

图片

南宋 马远《松寿图》

虽然同是表现山水俊秀,立轴山水画给人的视觉冲击却与手卷山水画截然不同。

观者面对立轴画面会豁然开阔,在纵观全景之下,随着视线“穿游”于各色景致之间,“不下堂筵,坐穷泉壑,猿声鸟啼,依约在耳,山光水色,滉漾夺目”,身临其境般地在山水画的世界中感受生命的和谐畅达。

图片

明 戴进《溪堂诗意图》

本次展览的文物精选自辽宁省博物馆馆藏,有《松寿图》《溪堂诗意图》《魏园雅集图》等诸多精品。

我们可以通过展览,感知到山水是生命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进一步体会到中华民族“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宇宙观。

图片

明 项圣谟《林下清谈图》

春节期间,辽博亦有特展“墨影镌英——辽宁省博物馆藏金石拓本展”展出,展览了包括“青铜器海内三宝”西周大盂鼎、大克鼎、毛公鼎全形及铭文拓本等在内的70件组馆藏金石拓本。

图片

时间:2021年12月28日—2022年4月26日

地点:辽宁省博物馆21号展厅

#03

王者归来——中国古代青铜器巡礼

中国国家博物馆

图片

时间:2021年12月30日—2022年5月18日

地点:湖南省博物馆特展一厅

中国青铜时代是一个辉煌而独特的时代。

这一时代的青铜器不仅器体庄重古雅,器形千姿百态,纹饰奇谲瑰丽,拥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更重要的是,青铜器铭文笔法雄奇,结体严正,记载了天子祭祀、赐土封王、诸侯交往、开疆扩土等国家大事,与文献典籍相互印证,拥有极高的历史价值。

图片

商 人面纹青铜方鼎

青铜时代之后,青铜器及其代表的宗法、礼乐文化依然在中国社会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自汉至唐,青铜器的日用功能也得到了延展,并紧随民族大融合的时代思潮,发展出新特征。

宋元明清都曾再现“三代”的礼乐制度——朝廷大量铸造仿古铜器,完备祭祀制度,又结合“胆铜法”炼铜、珐琅等新工艺,铸造轻巧美观的新型青铜器,将造型艺术、生活实用、时代理念融入到青铜精品之中,推动青铜器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

图片

西汉 彩绘雁鱼青铜釭[gāng]灯

本次展览荟萃了280余件(套)青铜器珍品,既有中国国家博物馆众多宝藏,也有湖南省博物馆、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等典藏青铜瑰宝。

不仅是想诠释青铜在王政、国事、贵族生活及文化传承中不可或缺的地位,凸显青铜器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亦希望借此回望中国文化的起源,唤醒你我骨子里的礼乐文化记忆,与华夏儿女的“初心”再度相逢

图片

战国 鹰首形盖青铜提梁壶

#04

千载一瞬——王安石诞辰1000周年特展

江西省博物馆

图片

时间:2021年12月19日—2022年3月19日

地点:江西省博物馆1号临展厅

2021年是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王安石诞辰1000周年,江西省博物馆以此为契机,推出特展“千载一瞬——纪念王安石诞辰1000周年特展”

本次展览凝聚多方力量,展出与王安石个人相关的文物和同时代名人大家的作品共150余件,品类包括绘画、书法、古籍、文献、拓片等

图片

北宋 曾公夫人吴氏墓志 拓本

展览以王安石的社会影响、历史地位为主线,融入最新学术成果,众多国宝级文物首次集结巨献,集中展现王安石波澜壮阔的人生画卷。

图片

明 《王安石像轴》

千载以来,围绕王安石的评价一直没有结束。无论如何,王安石和他的时代,总是令人景慕缅怀;他们的謦欬谈笑,如在耳畔,久久回响在历史的长廊之中。

图片

北宋 王益墓志 拓本

#05

宋韵——士大夫的精神世界

南京博物院

图片

时间:2021年12月18日—2022年3月20日

地点:南京博物院特展馆11展厅

宋代崇尚文治,是中国思想文化极盛之时代。

在这样的社会之下,宋代的士大夫身兼文化主体和政治主体双重身份。他们一方面以天下为己任,一方面也有着文人的浪漫情怀

图片

南宋 石雕犀牛镇纸

本次展览展示了来自38家考古文博机构收藏的约300件宋代文物精品,突出浙江宋代考古新发现,包括大量浙江宋代文人士大夫墓葬出土文物,讲述宋代士大夫的治世行道和文艺生活,展现士大夫的精神世界。

图片

北宋 鹦鹉纹鎏金银带具

本次参展的不少展品,是经过文物修复工作者妙手回春后首次公开展示。机会难得,实在不能错过。

图片

南宋 万字形出烟铜熏炉

#06

世间神祇——中古以降

山西寺观与墓葬中的图像

吴文化博物馆

图片

时间:2022年1月19日—2022年4月18日

地点:吴文化博物馆第一特展厅

中古以降,随着商品经济的活跃,市井文化兴起,民间信仰观念随之发生变化。

作为寄托逝者和生者多重祈愿的场所,墓葬和寺观,地下与地上,逐渐形成了一套全新的图像艺术系统,堪称民间艺术瑰宝。

图片

金 仕途青云壁画

本次展览由吴文化博物馆与山西博物院、运城博物馆、山西省永乐宫壁画保护研究院携手举办,横跨唐宋金元明五朝,囊括百余件文物展品,以墓葬壁画与砖雕、寺观壁画与水陆画为着眼点,探究中国基层民众信仰体系结构、发展与嬗变。

图片

元 王仙圣母众图

星移斗转,在近千年的漫长岁月里,这些流露在寺观和墓葬中的神祇崇拜、佛道信仰不断走向吸收融合。这是中华文明独有的表象。

而生在今时今日的我们,也能通过展览感受宗教与个体的互动,认识信仰与社会的联结,回溯过往的精神家园

图片

金 酒楼市井图

#07

富贵长春——中国传统财富文化展

成都博物馆

图片

时间:2021年12月28日—2022年3月20日

地点:成都博物馆临展厅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

早在先秦时期,人们对财富的企盼便促成了祈财信仰的产生。宋元以降,伴随着商品经济的繁荣,财神信仰逐渐兴起。

时至明清,财神信仰发展壮大,佛道神祇、民间俗神,乃至著名的文臣武将、富商巨贾等,俱被纳入财神“家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谱系。

图片

清 关公铜立像

由于财神“家族”成员众多,各自祭祀方式、禀赋特征、职能范围也不尽相同,民间一般把财神分为正财神、偏财神以及准财神,其中正财神按其管治又分为文财神和武财神。

这种多层次的划分是民众基于现实世界的投射,充满了民众丰富的想象,极具烟火气。

图片

民国 德化窑白釉和合二仙瓷像

本次展览联合9家文博单位,展出103件/套文物,解锁中国祈财文化的发展脉络,完整呈现传统民间财神谱系,为你讲述财神的起源、发展,献上财神文化和祈财习俗的文化大观。

新的一年,我们一起迎财纳吉!

图片

明 铜铸鎏金赵公明站像

#08

雄踞东方——山东地区汉代文物特展

长沙博物馆

图片

时间:2022年1月28日—2022年5月4日

地点:长沙博物馆特展一厅

两汉是中国历史上富有传奇色彩的辉煌时代,它的政治、军事、科技、文化至今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而汉帝国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无疑是拥有着深厚文化底蕴、被司马迁赞为“洋洋哉,固大国之风也”的齐鲁大地。

这一时期的山东地区到底有多发达呢?或许看完这个展,你就能得到答案。

图片

西汉 冶铁汉画像石拓片

《史记》有载,齐国都城临淄“十万户,市租千金,人众殷富,钜于长安”,是一个比首都长安规模更大的城市。

依靠周边丰富的矿产资源,山东地区发展出先进的冶金技术,尤其青铜制造业在两汉年间可是“工盖天下”,首屈一指。

图片

西汉 “齐钟官长”封泥

除了反映经济、科技发展水平的官印封泥和精美铜器,本次展览亦将展出中国最早的标准教科书——熹平石经

熹平石经是汉隶成熟期的顶峰之作,在中国学术史和书法史上都堪称鸿篇巨制。虽然我们见到的是饱经沧桑的残石,但是端庄大气的字体、中正平和的态势依然清晰可见!

图片

东汉 熹平石经残碑

#09

岁朝三余——北京画院藏

齐白石作品新春特展

北京画院美术馆

图片

时间:2022年1月21日—2022年4月5日

地点:北京画院美术馆三、四层展厅

齐白石笔下的很多作品都诞生于动荡不安的年代,所以饱经沧桑的老人常常在笔端流露出对太平、安宁生活的向往和祈愿,画作中的安宁祥和及吉祥寓意也深深打动着百年来的广大观众。

图片

《岁朝图》

作为专门为新春佳节策划的特展,本次展览重点选取了齐白石为新春佳节及美好生活祈愿而绘制的作品,题材更是涵盖了水族、花鸟、蔬果、人物、杂画、书法等多种类型

图片

《清平福来》

希望齐白石笔下这些充满祥瑞之气的艺术佳作,能为我们烘托出中国年欢乐、祥和、喜庆的节日氛围,迎来一个虎虎有生气的壬寅年

图片

《十二属图之三 虎图》

在你周边的博物馆中

又有哪些精彩的展览呢?

快在评论区一起讨论吧~

温馨提示

疫情当前,防疫意识不能松懈

虽然大展遍布全国各地

但还是建议大家就近选择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