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科生和理科生到底谁更聪明?(5)——兼议聪明和精明的区别  曹和平 (同学们懵...

 wwhhyy7277 2022-02-04
文科生和理科生到底谁更聪明?(5)
——兼议聪明和精明的区别
 
曹和平
 
(同学们懵了,您这是什么话呢,你带的文科班在全校数学竞赛中得了第一名,我们理科班剃了个光头?)
 
面对着我们的疑惑,“哦,我不是那个意思,”惠老师歉意地说,“我是说,我也沒想到我们班的同学能得数学竞赛的冠军,”,望着屋顶,他幽幽地继续到,“不过,你们班的兰芳簪同学作文写的好,整体语文水平也确实比我们二班高。”

我心里一紧,难道二班还有几个数学利害的人?“同学们,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惠老师认认真真地看着我们。
 
我第一次听到有文科生和理科生这么一说,那您教语文是咋回事?社会上那么多的作家,不都受人尊敬吗? 多年后上了大学,才知道大学里确实有文科和理科之分。再后来到美国念书的时候,我才知道,美国人把我们所说的核心文科六系,文史哲政经法,和核心理科六系,数理化天地生,合称为理博诺阿茨(liberal and arts)系科。这是一个综合性大学的看家学科。上述十二个系科是文艺复兴时期起来的,是和自然个人相关的学问,是和中世纪以前宗教文化占主导和主部地位的神学学科相对立的学问。那为什么没有艺术呢?
 
在哥伦布艺术和设计学院实习时,九十一岁的老院长博茨先生告诉我:在我们艺术家眼里,你刚才所说的那12个系科,都是艺术哲学的东西,比如说你们有数学哲学、物理哲学,经济哲学和历史哲学等,其中,都有个形而上的美学问题。在我们哥伦布艺术和设计学院里,艺术和设计系科只不过是艺术哲学下设的二级学科罢了,不要狭义地理解理博诺阿茨的字义。
 
原来在艺术家眼里,文科理科全是大艺术啊!那在文理学科家的艺术观里,他们所理解的艺术里有文史哲政经法数理化天地生的艺术成分吗?应该是没有的。

今天的论文,已经成了一种放大意义上的八股模块了。你会写这种文章,你就是博士;你能写这种大文章,你就是大博士了。前两年我在剑桥大学经济系访学的时候,罗兰教授告诉我,剑桥大学600多年的历史上,大家公认最牛一篇博士论文是一篇数学论文,只有四页纸。

说谁著作等身,那还真得注意他的形而上学修养和知识呈现方式了。还有,沈鹏和他的八弟子把书法搞成了丑书,但他们的探索有意义。在这个探索当中,王冬龄的探索最有创新性。沈鹏和他的弟子们走了弯路。不过,王冬龄的书法没有达到艺术形而上学的理论高度,懵懵懂懂的有第六感觉到,也了不起。
 
一种或者一类学科占据了科学知识的主流和主部以后,它就具备了某种意义上的多数绝对,认为自己所理解的东西就是理解的全部。人说大国文化霸权形成以后,一般都是创新惰性的。法国人不愿意学习英语,因为法国文学走向了霸权;美国今天还在公路里程中使用英制,尽管英国早已使用公里制了。
 
同理,当中国人在大清朝时期通过满汉回蒙藏融于一身,在乾隆时代消灭了千年北方威胁的时候,同治、咸丰、慈禧的改革精神也就降到了世界的最低点。
 
在高二的时候,“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观点受到了批评,叫“只拉车,不看路”。孙老师调离了我们的学校,数学竞赛也无从谈起,我非常失望,虽然我的总分依然是班上最好的。没有了孙老师风风火火闯天下的劲头,我这个班长当得非常的累和憋屈。高二一班在学校的各种比赛都不在前边了。新来的班主任叫何根年,他的课上的好,但在班级管理上,几乎是个佛系做派。
 
学校里开始了以学为主,兼学别样的“学工学农”活动。附近一些生产队生产大队送来的水泵和马达需要人修。原来高二班级会修理马达的同学毕业回农村了,物理老师李乾钧好像也不在了。谁会修马达呢?杨永平会。
 
杨永平是在留古镇里上的初中,那里的老师会修马达,他当过下手,自告奋勇承接了学校里修马达的任务。开始大家都不信,李乾钧老师在的时候,指导你们还行。他不在了,班主任又是何根年老师,它是教化学的,行吗。杨永平说,“行”。
 
马达拿到何老师的办公室里,打开后拢上一堆木柴火,放到上面一烧,漆包线的外皮脱落下来,整个线圈出现了松动,拿螺丝刀一撬,马达内部的线圈脱了出来。买回来一卷一卷合乎规格的漆包线,绕成一个个的线圈,然后再把线圈平行放进马达的转子空间,一根一根地塞回到硅钢片的凹槽里去。
 
但这是一个技巧活,只要有一两根线塞得不平整,打马虎眼过去,就会挤占后来导线的位置,从而导致在压最后几根线的时候,你就是把吃奶的力气使上,也放不进去。马达转子和定子之间的距离只有几张纸厚,一根导线,一毫米的地方裸露在凹槽之外,都会引起事故。如果绕线圈的家伙作弊,强行用榔头等打进去,非常可能破坏漆包线外皮造成短路,马达修好装上后一通电,整个外壳都在漏电。这是一个巨大的难题,很多给杨永平打下手的同学都打了退堂鼓。那是个集力气、智慧、诚实、耐心和需要协作的五合一复杂劳动过程。
 

(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