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补充篇:我建议女生早生娃

 郭一炜 2022-02-04

记得加个⭐️星标,这样才不会漏掉推送。

上一篇《我建议女生早生娃》,引起了激烈的讨论。如果你没有读过,建议先读原文以及评论区的留言。

这个“补充篇”,是针对一些典型提问,给出我的回应。我对于“情绪化互怼”没有任何兴趣,写这篇目的很简单:把观点阐释得更清楚;以及更重要的,希望女生们不要被个别留言误导(其中一部分有很危险的误导性,我会在下文提及)。

注1:再次声明前提——“早点生娃”这个建议,是我对女生说的,而且是对“这辈子想自己生个娃”的女生说的。

注2:文中所讲内容,均为通常意义上的情况,讨论极端案例(比如女人60岁也有生孩子的)。

注3:请确保自己对中文有合格的阅读理解能力,否则建议直接退出。

以下进入正题,共7部分。

1、关于“我建议”

我建议,是“我命令你”的意思,是“我认为你必须这么做”的意思,是“我说的是唯一真理”的意思,是“我居高临下指导你”的意思。

我建议,是我根据自己的认知,给出这条建议供你参考;你不参考也可以,但别直接进入情绪喷射状态。

典型提问:为什么你一个男生要给女生建议,你不能去给男生建议吗?

答:

我能给男生建议,且已经给过不少。但是,这一篇文章是写给女生的,所以这里没有对男生的建议。如果你是一个女生,且认为我作为男生不能给女生建议,那从逻辑上讲你其实不应该来读我的文章。

2、关于“单亲妈妈案例”

典型提问:你身边的「几个」单亲妈妈过得不错,就代表「所有」单亲妈妈过得都好吗?你就能把这当作普遍现象吗?

答:

我身边的几个例子,当然不代表普遍现象;举这些例子,本身也不是为了“代表普遍现象”。

我举这些例子,是想借此让女生们明白:自己独立带娃也「可以」过得不错,这是「有可行性」的。因此,无需把男人看得太重;因此,不要因为找不到“完美爱情”、或者因为害怕以后婚姻不幸福,结果导致耽误了自己。

进一步解释:

婚姻幸福美满、两个人共同抚养孩子,这当然是最好的;相比而言,单亲妈妈当然更辛苦,当然会付出更多。所以,当然是幸福美满更好。

但是,如果现实确实不那么美满、婚姻不幸福呢?答案是,这世上两条腿的青蛙难找,两条腿的男人多得是。你这辈子长得很,婚姻不幸福可以离婚,男人可以再找;但是,如果过了年龄、娃生不出来了,怎么办?这是唯一不可逆的。

所以,我不是在建议你随便找个男人结婚生娃;我是在强调,要注意“年龄”这个不可逆条件。如果到了年龄比较受限的阶段,考虑适当降低标准,不要追求完美,不要因为追求完美而耽误了时间。

(啊好累)

3、关于“男性生育能力下降”

典型提问:男人就没有最佳生育年龄吗?男人的生育能力下降问题你怎么不说?

答:

第一,因为文章是写给女生的,所以我没提及男性生育能力问题。(这很难理解吗……)

第二,澄清:我们讨论的是“「可」生育年龄”,而不是“「最佳」生育年龄”。我想说的是,普遍来说,男性的可生育年龄比女性更长,对吧?

如果你说:什么叫“普遍来说”?你有文献数据支撑吗?(不是我抬杠,是真有人这么质问我……)

我的回答:我没有文献数据支撑。如果你的观点是“普遍来说男性的可生育年龄比女性更,女性能生育的时间更”——那么好吧,我无法反驳,你开心就好,

注:男性不孕不育的情况不在讨论范围(我们不至于真要讨论这个吧……)

第三,是的是的是的,我知道我的精子质量会随年龄而下降,我还因此感到很伤心却不得不承认这个事实。

然而,一个男人40岁时候有了孩子(注意,我不是所有男人都能),可以的吧?但如果女人40岁生孩子呢?承担最大风险的是女人自己啊!

所以妹子们,你们自己要认真想想,那些整天跟你说“多大都能生”的人,是不是真的为你好。尤其如果是男人跟你这么说,我建议你直接扇他(当然女人也该扇)。

这个时候,一小部分人可能会站出来说:超过40岁我可以不自己生啊,老娘可以代孕!

挖槽,我怀疑——喊“代孕不尊重女性”的是你,“多大都能生老娘可以代孕也是你……

一说这个可就真捅马蜂窝了

当然,代孕在我国是不合法的。我的态度很明确:我们要做守法公民

这个话题到此为止……

4、关于“早生早育风险”

典型提问:《柳叶刀》杂志都说了,我国女性早孕早育风险承上升趋势。你建议女生早生娃,那你怎么不说早孕早育风险?

(啊为什么会有人问这样的问题……)

我真觉得但凡能看懂上一篇文章的,都不会提这么个问题出来……但确实有人气势汹汹地拿这个问题质问我,你可以去看上一篇评论区。

答:

我说建议早生娃,难道是让大家16岁就怀孕吗?当然不是啊。结果,你这直接讲到早孕去了,实在是扯远了。

(但对方认为并没有扯远,并且在评论区追加留言来怼我……)

好吧好吧好吧,在此声明:我说的建议女生早生娃,不包括早婚早孕,我不提倡早婚早孕。

(我是真不提倡)

5、关于“女性生育需要的条件”

典型提问:女性生育需要经济支持、需要关怀和陪伴,不是越早越好,不是你说的那么简单。但你居然说单亲妈妈过得好、女人自己也可以带娃,这不是直男吗?这不是男性视角吗?这不是三观不正吗?

(啊这几顶大帽子把我发型都压坏了)

答:

“女性生育需要经济支持、需要关怀和陪伴,不是越早越好,没那么简单”——对于这一点,我完全赞同,举双手赞同,不够的话脚也举上。不是开玩笑,是真的赞同。

如果能有足够的经济支持、关怀和陪伴,婚姻美满幸福,这是最好的。我打心底里希望大家都是这样。

但我们真正讨论的是:年龄是唯一不可逆的条件。

我想说的是,一切条件具备当然是最好的;然而,如果钱还没有赚到特别多、各方面条件还不太充分,是不是一直不生,直到这些条件都具备?等你外在条件都具备了,但自己生不出来了怎么办?

这才是问题所在,也是我希望姑娘们认真考虑的事情。

我想说的只不过是,钱都可以慢慢赚,外在条件都可以满满改变,但生育年龄是过了就回不去了。所以,不是要你现在马上就生,不是要你随便找个人就生,而是说要注意年龄这个限制因素,一定不要拖太晚。

(啊又开始车轱辘话了)

“你居然说单亲妈妈过得好、女人自己也可以带娃,这不是直男吗?”——我为什么举单亲妈妈的例子,这个不再重复讲了,参考前面“单亲妈妈案例”部分的说明。

典型提问:经济条件不够、家庭照顾不够,你考虑过孩子的感受吗?条件不具备也要生?你有什么资格这么说?

(我TM……)

答:

认为“条件不够也「一定」要生”,条件不够完全可以不生,完全可以不生,完全可以不生。我是说真的。

不想生孩子的,完全不在讨论范围,这个在上一篇就说过了。我想说的只是:外部条件是可以慢慢改变的,但生育年龄过了就不可逆。

所以,如果你想要自己生个娃,但暂时条件不太够,你可以考虑一下——所谓条件,是否可以慢慢补上?总之,千万别拖得太晚、结果条件有了娃却生不出来。

一些人在生娃的时候并不是什么都有,但一个家庭可以慢慢积累起财富,我见过很多这样的例子(注:我身边的例子不代表全世界所有人,供你参考。

我就想说这么个事。

6、关于“老拳师”

(这话题我都敢聊,我真是命硬)

典型提问:跟你意见不一致就是女拳师?请不要随便给别人贴标签。

答:

首先,跟我意见不一致,并一定就是女拳师。阅读理解能力低、情绪化互怼、不讲逻辑的,是我眼里的女拳师。

其次,我不会随便给别人贴标签。大家去看上一篇文章的评论区,因为有人一上来就情绪激动、给我加了一大堆“直男”、“三观不正”的标签,我才用“老拳师”的标签予以回应。

挨打不还手,那不是我的风格。你打我左脸,我可不会把右脸也给你打;我会稳准狠地也扇你左脸,当然也不会多扇你的右脸。

凡事讲个公平嘛。

顺便说下“女拳师”这个标签。首先我绝对不反女权;相反,我是一个支持女权的人——或者说,是一个支持女性获得一切合理权利的人。

但需要注意的是:“女拳师”跟“心智健全的女权主义者”完全不是一回事。

这部分也先这样吧,再聊就跑题了。

7、最毒的鸡汤

上一篇文章的评论区,有人在一大段论述之后,冠冕堂皇地说出了这么一句:希望每一位女性不要焦虑,没有什么最佳生育年龄,你准备好了就是最佳!

说到这里我真的不客气了,这已经不是蠢,这简直是坏

我信你个鬼!

女生们,我当然也可以捡好听的说,我可以写上一大篇——“你这么好,可不能轻易嫁人;你这么优秀,生孩子多浪费自己的生命;你别焦虑,焦虑都是那些傻逼直男在作怪;没有什么最佳生育年龄,你准备好了就是最佳”。

但是,我真不想害你们。

我明知道自己公众号女读者多,还要写“建议女生早生娃”这种发出来就肯定会被骂的东西,就是因为我不想害你们。

女生们:

请千万别听“没有什么最佳年龄”这种屁话。请你认真想想,这样的“鼓励”真的负责吗?

请千万别听“你准备好了就是最佳”这种屁话。真正爱你的人才会提醒你:如果你准备好了结果生不出来了,怎么办?

-------

关于「冻卵」上一篇评论区有一位昵称Luciole读者,她给出的信息是比较专业的,感兴趣可以了解一下。

提醒大家,去上一篇评论区看看姐姐们的留言,看看过来人都怎么说。她们说的不见得100%对,但她们是女人,而且她们亲身经历过

最后,这个话题暂时到此为止吧,该说的都说了。我可以拍着胸脯说,我是站在女生的利益上才说了这些。我良心安稳得很。

如果一部分人依然充满愤怒甚至恶意,对于这部分人来说:这篇文章不适合你,这个公众号也不适合你,取关就好。我很忙的,不需要来告诉我(而且我真的很难被激怒,你会很失望的)。

最后的最后,

妹子们,不要太过焦虑,但也千万别犯傻。

屏蔽那些情绪化的误导,做好自己的规划。

真正为自己负责,为自己好。


我建议女生早生娃

让自己变好的方法,从来很简单

朋友遇渣男

我如何看待「工作」:摸鱼万岁

人生那么短,为什么要自律,为什么不能开心地生活?

我的新年第一本书&关于读书

我的2022年计划

2021,这一年,我

日更文章(2020年-至今)

👇👇👇欢迎点击关注

赞赏取消了,点赞和在看就是最有力的支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