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绘画:看艺术大师们如何画虎!

 天童老僧 2022-02-04

       自古以来,人们就习惯用“生龙活虎”、“藏龙卧虎”、“如虎添翼”、“将门虎子”等词语来赞扬生活中的人物和事物。虎,以其威称神武被称为“山君”,被誉为“百兽之王”,更被视为权威和王者风范的象征,而与君王并论称颂:“一啸风生谷,睡卧草木惊。此君深隐处,麋鹿尽无声”;“卓立云峰顾盼雄,搜襟千载大王风”;“横竹不复限山林,更启中原逐鹿心。百兽已空今及鸟,潜麟莫怪尔渊深”。而虎独来独往、威猛雄强的天性,被视为高贵的品格和凛冽浩然之正气,被历代文人墨客吟咏:“从来战斗与龙争,草泽谁甘困不鸣。漫道风候班定远,还须人穴建功名”,“威名久与睡狮同,此兽眈眈在眼中。试问睡狮谁唤醒,一声长啸振雄风”“登高一啸阔无边,猛气横飞欲上天。但见扶桑红日起,脱脱极目逐雷前”“攀千峰雄志长在,涉万壑浩气永存”……同样,画家画虎,虽以虎为描绘对象,也不外乎借画虎来寄托着某种精神境界,追求艺术上形而下与形而上的高度统一和完美结合。

画虎——作为中国绘画中一个很重要的艺术门类,自古以来,画虎名手辈出,画虎佳作纷呈,画虎逸闻亦代有相传。画史上有明确记载的画虎名家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张僧繇、王翼;唐朝李渐、吴道子、卢棱伽;五代厉归真;宋代包贵、包鼎父子,辛成,赵邈龊,晁补之,张道人;元代周耕云、包采;明代戴进、丁云、赵廉;清代高其佩、丘天民等;近代和现代画虎名手更多,如张善孖,朱文侯,刘奎龄、刘继卣父子,高剑父、高奇峰兄弟,何香凝,光元鲲等,均以画虎蜚声艺林。画史记录的与虎有关的画题和年代较早的传世作品可以追溯到楚文化中对虎的图腾崇拜,内蒙古阴山石壁上发现的新石器时期石刻《虎豹追马图》等远古先民刻在岩壁上的老虎形象,河南濮阳发现的距今6460年的瑞虎伴随人骑龙的“蚌塑龙虎”意象装饰,商周龙虎铜尊及青铜器上的老虎纹饰,秦汉石刻及画像砖上的老虎造型,河南洛阳卜千秋墓出土的西汉昭帝至宣帝时期《狩猎图》中的白虎形象,魏晋南北朝时期张僧繇的《格虎图》、王翼的《虎豹图》,敦煌佛教壁画“舍身饲虎”中的群虎,唐朝吴道子的《搜山图》及其得意门生卢棱伽的《六尊者像》中的虎等等。据画史记载,五代画家厉归真“其画虎毛色明润,其视比眈有威加百兽之意。尝作棚于山中大木上,下观虎之真态。又或自衣虎皮,跳踯于庭,以仿其势”。宋代画虎名家宣城包鼎,得父真传,画虎神态逼真,其画虎时先脱衣踞地,顾盼自雄,自视真虎。近代“虎痴”张善孖亲自饲养二虎,长年相伴,以观察老虎的习性。这些画虎逸闻,让我们了解了画虎名手是如何熟谙老虎形状性情,又如何在作画时揣摩入微、感情移入的种种努力,才使得我们的美术史中留下了流派纷呈、形象生动丰富的画虎佳作。

由于古代画家画虎受客观条件的限制,很少能近距离观察到老虎,对动物的解剖结构很难做到充分认识,不少人只能依样画虎,或是照着虎皮创作,所以古代画虎作品总体来说,属于遗形传神一类,姿态缺少变化,动态也相对生硬,甚至出现谨毛失貌的情形。直到近代,随着动物园的出现,画家们有了近距离观察猛虎的条件,画家通过写生观察,对虎的解剖结构、喜怒哀乐以及坐、卧、扑、食、舔毛、戏子、打斗等一系列动态有了深入的理解。同时,从西方引进的写实方法也被吸收成为画虎的重要技法。当代画虎名家不仅在以形传神上,形成了工笔、写意、工写结合等更为丰富和成熟的技法,弥补了前人的不足,而且在画虎的构图、动态、立意等各方面都是取得了超越前贤的成就,也只有今人的画虎是真正意义上的形神兼备。

对于当代虎画名家传神写照的艺术特色,取得的艺术成就,以及在画虎中表现出艺术创造的智慧和胆识,是值得我们总结和研究的。

虎也历来受到很多画家的垂青。

从旧石器、新石器的岩画,商周的青铜器,秦汉石雕,魏晋南北朝壁画,唐宋诗画,明清文人画,至以当代艺术,均有对虎的描绘。

在虎年来临之际,小编为你盘点艺术中的虎!沾沾“虎(福)”气,也祝读者们在新的一年财运滚滚、虎虎生威!

华喦:画虎驱狼

清康熙年间,清代杰出绘画大家,扬州画派的代表人物之一的华喦翻山越岭,徒步几十里,来到苏家坡村。

他刚进村口,就听到一阵阵女人的哭泣声。经打听得知,村里寡妇雷大嫂家辛辛苦苦养的几头猪,昨晚被一群狼吃了。

村民们告诉华喦,近来村里来了群狼,家禽、牲畜遭殃,家家户户人心惶惶,全村老少不得安宁。

顿时,华喦萌发了画虎驱狼、为民除害的愿望。华喦略略思索,就在通往乡村小道旁的凉亭墙壁上作起画来,很快,一只张牙舞爪的猛虎活灵活现。

当晚,狼群又进了村,突然发现凉亭墙上跃出一只猛虎,张开血盆大口,正向它们扑来,吓得狼群四散逃窜。从此狼群再也不敢来犯了。

华喦画虎驱狼的故事传遍了上杭城乡。300多年过去了,华喦勤学苦练、长期磨砺的故事一直在乡间传唱。

张善孖:爱虎、画虎、养虎

人人都知道享誉世界的水墨画家张大千,而他的哥哥张善孖却鲜为人知。张善孖亦是绘画大师,而且被称为“中国近代画虎第一人”。

生长在战乱年代,张善孖本人的经历也十分传奇。他早年留学日本,参加孙中山组建的中国同盟会,成为川籍首批会员之一;归国后,积极参加反对满清的革命;再后来,他追随孙中山,成为国民党元老之一;

在国民政府时期,张善孖任过少将旅长、县长、总统府咨议等职。1926年,他放弃高官厚禄,决定遵循内心回归艺术,并以艺术作为武器,为中国革命和抗日战争作出贡献。

张善孖先生崇尚“勇猛精进”的精神,崇尚“虎威”和“虎节”,自号“虎痴”,甚至家中养了一头老虎,用来观察作画,从而创作了至今无人能够超越的《百虎图》。

抗日战争时期,为号召全国团结起来抗日救国,张善孖开始构思创作巨幅国画《怒吼吧,中国》。

《怒吼吧,中国》上有28只猛虎,向落日奋勇扑去。28只猛虎象征着当时中国的28个省,而落日则象征着战败的日本。耗时四个月,最终在日本轰炸武汉的火光中完成,并书以遒劲大字“怒吼吧,中国”。

当晚轰炸结束后,他对朋友说:“你们看,中国各个行省都怒吼了,日本怎有不败之理!”

为了支援抗战,张善孖决定出国举办画展。在国外的两年间,举办了一百多次画展,而他个人所做的宣传、演讲更是不计其数,前后所募得的款项逾百万美元,其中仅他个人的义卖画虎就有十几万美元,而他毫无保留地将这笔钱全部汇到了国内。

美国抗日援华空军的“飞虎队”这一名号,也是由张善孖的画作而来。

在得知美军上校陈纳德领导美空军援华作战后,张善孖创作《飞虎图》赠予他。陈纳德便将志愿队改名为“飞虎队”,并按《飞虎图》做了许多旗帜和徽章分发部下, 以鼓舞战士。

张善孖所作老虎的精髓汇集在虎的眉眼之间:双目怒睁,炯炯有神,尽显威严,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和向上精进奋取的精神。

由于长期的过度劳累,张善孖于1940年10月在重庆溘然长逝,享年58岁。

纵其一生,美国的各大报刊尊称他是“中国的民族英雄”,“全世界最伟大的绘虎大师”;法国总统勒勃朗称其为“东方艺术之杰出代表”;

他赠予时任美国总统罗斯福的画作,至今还挂在白宫林肯像侧;他不仅画虎,更成为了中华民族虎文化精神的化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