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行草木---茵陈

 新用户7198kM7p 2022-02-04

图片

















     茵陈,利湿退黄药。来源于菊科植物滨蒿茵陈蒿干燥地上部分。主产于山西、陕西、河北等地。于春季幼苗高6-10厘米时采收或秋季花蕾长成至初开时采割,除去杂质及老茎,晒干。于春季采收的习称“绵茵陈”,秋季采割的称“花茵陈”。生用。本篇原植物以介绍茵陈蒿为主。

茵陈蒿的植物形态

    茵陈蒿为多年生草本,高40-100厘米。茎直立,木质化,表面有纵条纹,紫色,多分枝,老枝光滑,幼嫩枝被有灰白色的柔毛。

图片

图片

    营养枝上的叶,叶柄长约1.5厘米,叶片2-3回羽状裂或掌状裂,小裂片线形或卵形,密被白色绢毛。

图片

图片

图片

     茵陈多生长于山坡、河岸、砂砾等地。

茵陈的饮片鉴别及功效

    绵茵陈:多卷曲呈团状,灰白色或灰绿色,全体密被白色茸毛,绵软如绒。茎细小,长1.2-2.5厘米,直径0.1-0.2厘米,除去表面白色绒毛后可见明显纵纹;质脆,易折断;叶具柄,展平后叶片呈一至三回羽状分裂,叶片长1-3厘米,宽约1厘米,小裂片卵形或梢呈倒披针形、条形,先端锐尖。气清香,味微苦。

    茵陈苦、辛、微寒,归脾、胃、肝、胆经。

   清利湿热,利胆退黄

    茵陈可用于治疗黄疸尿少。因其苦泄下降,微寒清热,善于清利脾胃肝胆湿热,使之从小便而出,为治疗黄疸之要药茵陈蒿汤中茵陈与栀子、大黄等药配伍可用于治疗身目发黄,小便短赤之阳黄证茵陈四逆汤中茵陈与附子、干姜等配伍可用于治疗脾胃寒湿郁滞,阳气不得宣运之阴黄

图片

图片

    茵陈可用于治疗湿温暑湿甘露消毒丹中茵陈与滑石、黄芩、木通等配伍使用可用于治疗外感湿温或暑湿,身热倦怠,胸闷腹胀,小便不利。

    茵陈还可用于治疗湿疹瘙痒。茵陈苦而微寒,其清利湿热之功,可用于湿热内蕴之湿疮瘙痒,风痒隐疹,可单味煎汤外洗,也可与黄柏、苦参、地肤子等药同用。

    煎服,6-15克。外用适量,煎汤熏洗。蓄血发黄者忌血虚萎黄者慎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