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比勤奋更决定人生的,是这些底层思维

 长沙7喜 2022-02-04

作者:于观潭

图片

亿万富翁理查·芒格说过:“对手里拿着铁锤的人来说,世界就像一颗钉子。”

人与人最大的区别就是思维方式,面对同一个问题,思考的角度不同,采取的反应不同,最终的结果,也大相径庭。为什么有人学习和工作非常努力,但成绩一直平平,多半是被自己的思维模式所困。

人的一生其实就是不断刷新自己认知过程,而成长需要正确思维的认领,想要改变自己,比勤奋更重要的是你的底层思维,一个人想要快速成,你需要改变底层思维,重塑思维体系。

图片

什么是底层思维呢?

当我们思考一个问题的时候,首先要找到一个入口,这就是所谓的思考路径,但每一个入口都会有不同的思维路径,我们需要找到问题本质的思考入口。

什么是思考问题的本质呢,就是问题本身最原始的需求与我们思考问题最终解决方案是否一致。而这个原始的需求或者原因就是底层逻辑。

底层逻辑思维是我们思考问题时候的核心切入点,从这个点开始思考所做出的决定,才和初心一致。

比如老板吩咐你去买一个钢钻,为什么老板要你去买钢钻,他真的需要钢钻吗,分析问题的原因后,老板只是想在墙上钻一个孔,找到问题的根本原因后,有没有比买钢钻更好的办法,买个射钉枪不更好吗?买射钉枪就是这个问题的底层思维。

底层思维决定着生活的方方面面,所有的底层思维相互作用,相互组合,最后就变成了我们独特的思维体系。下面几种底层思维方式,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图片

目标思维

哈佛大学曾经做过一个关于目标对人生影响的调查。调查选了一群智力、学历、环境都差不多的年轻人。

调查结果发现:27%的人没有目标;60的人目标模糊;10%的人,有比较清晰的短期目标;3%的人,有十分清晰的长远目标。

25年跟踪调查发现,那3%的人,他们始终朝着一个方向不懈地努力,最后他们几乎都成为了社会各界顶尖的成功人人士、行业领袖、社会精英。

那10%的人,他们的短期目标不断实现,生活质量稳步上升,他们大多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成为各行业不可缺少的专业人士,比如医生、律师、工程师等。

那60%的人,他们能够安稳地生活和工作,大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

剩下的27%的人,他们大多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常常失业,靠社会救济度日。

调查最后得出的结论:目标对人生有巨大的导向性作用。

你选择什么样的目标,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没有目标思维,你每天在忙,都只是瞎忙活。

图片

多元思维模型

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种,有些人在面对和解决问题的时候,忙作一团,找不到解决问题的路径, 而有的人却可以通过清晰的分析框架,一步步解决地解决问题。

万维钢在《万万没想到》一书中层说到:“人们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并非零散的信息,他们之间大多具有某种结构,这些结构就是模型。而哪些厉害的人就是善于掌握和利用这些模型解决问题的人。”

模型是什么,任何能够帮助你更好理解现实世界的人造框架,都是模型。理查·芒格就是模型思维的极力推崇者。

在理查·芒格看来,宇宙是一个复杂的整体,人类的全部知识都是在尝试对这个复杂的整体进行研究,各学科之间没有分明的界限,但是相互影响的,如果用单一的思维模式去看待事情,就可能会扭曲事实。

通过整合不同学科的思维模型建立起多元思维模型,他们加在一起就会产生特别大的力量,如果从不同学科的角度能得出同样的结论,那样做出的投资决策会更正确。

图片

逆向思维

逆向思维,是对司空见惯的视乎已成定论的事物和观点反过来思考的一种思维方式。说到逆向思维,就不得不提到惯性思维,人们在处理问题是,喜欢用固定的模式或者思路去进行思考和分析,这样人的思维容易禁锢在旧的思维和观念上。

一天晚上,一个小伙子陪爷爷在公园散步,遇到一个气质美女,就忍不住多看了几眼。爷爷问,喜欢吗?小伙子不好意思地笑笑点点头,爷爷又问,想要她的电话号码吗?小伙子往后退了几步,瞬间脸红了。爷爷说我给你去要,然后转身向美女走去。

没几分钟后,我们的电话响了,电话里面传来一个甜美的声音:你好,你是***吗?你爷爷迷路了,我们在公园的喷泉附近。我对爷爷佩服的五体投地,然后默默的把这个电话存了下来。

有时候,有些靠惯性思维,找不到问题的解决办法,也许逆向思考一下,问题就迎刃而解。

图片

复利思维

先提一个问题,假设一张普通的纸张足够大, 将其对折,再对折,反复对折64次,大概会有多高。很多人会想,一张纸才多厚,对折64次,撑死了也就是几层路那么高.

所谓的复利思维,其本质上就是:做事情A,会导致结果B;而结果B,又反过来加强A,然后不断循环。

每天抽出一部分时间用来学习,也许刚开始的时候,你和同龄人差距不大,日积月累,你的思维和眼界就会超出同龄人一大截。

你每天坚持跑步半个小时,也许一天两天,你的身体没有变得多么强壮,但三五十年以后,和你同龄的人,有人疲弱不堪,有人也许已经不在了,但你还可以一口气能爬山五楼。

当你学会了理财,哪怕是很低的盈余,只要不断重复,利滚利,若干年以后,也会是一笔很大的资金。

复利思维就是简单的事情重复做,重复的事情认真做。如此而已。

比努力更重要的,是提升你的底层思维,越努力,越自由!

延伸阅读

图片

比勤奋更能决定人生的,是这6条底层思维

来源:华章管理(ID:hzbook_gl)作者:王赛

你要过什么样的人生,你就应该用什么样的价值观和行动去管理自己。

在少年读书时,有位老教授对我说过一句话,他说:“如果人不是从十八岁向八十岁活,而是八十岁向十八岁倒着来活,那绝大部分人都会活得比现在更好”。

这句话恰时好似一记当头棒喝,却让我受益终生。那么如何实现“倒着活”?

读人就是其中一个方式,从一个人的人生辗转起伏中去看他的习惯、他的选择。

菲利普·科特勒(Philip Kotler)博士被誉为“现代营销学之父”。

他是美国西北大学凯洛格管理学院的S.C. Johnson&Son终生教授。他被美国营销协会评为市场营销思想的第一位领导者。

科特勒教授拥有重要奖项,包括美国营销协会(AMA)杰出营销教育者奖和营销科学学院杰出教育家奖。美国市场营销协会称他为“有史以来最具影响力的营销人”,并被国际销售和营销高管(SMEI)命名为“年度营销者”。

图片

我也想写一篇文章,谈谈我作为一个旁观者,观察到的菲利普科特勒先生的六条卓越原则。

01 Think bigger,目标远大

第一条叫做“目标远大”,用菲利普·科特勒先生的原话说就是,“Think bigger”。

在进入经济学研究领域前,菲利普在芝加哥的在德保大学读本科。彼时他的想法和大多数当时犹太人的想法是一样的,就是要去学会计和法律,因为这些专业可以找到更好的工作。

可是,“Think bigger”决定了他在十字路口的最终选择。

在大三的时候,菲利普觉得短期应用型学科并不能为人生铺垫长远的道路,自己应该钻研更基础的功底学科,也就是经济学和数学。这种思维模式最终让他做出转学到经济学重镇芝加哥大学的决定,他师从MIT的诺奖获主萨缪尔森,一直读到了博士。

他受邀到凯洛格商学院的时候,同样运用了这种这种跳出现有约束的局限,追求时间力量的思维。

在研究管理经济学和从荒野中新开辟出一条市场营销学的新路之间,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这个选择只有在五十年的今天后才能看出其划时代的意义——

他没有成为经济学界的萨缪尔森第二,却成为现代营销的奠基者,成为营销学第一。

02 长期主义

我记得冯仑曾说过这样的段子,他说

“如果一个人在喝水,他喝一分钟,就只是喝水;连续喝十分钟,可能我们觉得这个人脑子有问题得送他去医院;但是如果他连续喝三个小时,那就是伟大的行为艺术,时间决定了一件事情的性质”。

我一直觉得,冯总这个段子,是对“长期主义”最精妙的比喻。

我在好几个论坛上都碰到过和菲利普·科特勒同时代撰写《营销管理》的竞争者,他们都是当时美国各大商学院营销学的大教授,而你一定好奇,为什么是菲利普科特勒脱颖而出?这就是长期主义!

拜访完菲利普·科特勒在Sarasota的家后,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其中有一句话引起了很多读者的触动:

“你和大师之间最浅的壁垒,就是大师在这个领域当中用激情和积累超过了半个世纪。”

1967年开始菲利普·科特勒的每一版《营销管理》我都有收藏,有时候看着这本著作的众多版本,我不禁想——商业史上有多少学者写一本著作超过半个世纪,而且平均四到五年更新一次?

这种长期主义,甚为罕见。

更绝无仅有的是,他每年保持三到四本著作的出版,现在近九十岁高龄重回开始写经济学著作,回馈当年导师萨缪尔森的经济学教育。

03 善于合作

我一直认为,一个人要成为大师,需要敢于“破”和“立”,在这个视角下,他眼里看到的大部分都是竞争者,对手;

而一个人要成为“一代宗师”,需要的是“融”和“合”,这个格局下他的竞争对手都是他的合作者,甚至变成门徒。

从营销思想史可以看到,斯密斯开创了“细分理论”,李维特提出来“营销近视症”,麦卡锡构建出“营销4P”,但是菲利普·科特勒把这些吸纳到自己的体系中,形成“STP+4P”,他如同“如来佛祖”,所有天下武功被其吸纳,再用系统的方式吐出,他的营销世界没有竞争对手。

他更善于把营销领域的新秀变成自己的伙伴。

有一次我和他坐飞机去缅甸,路上他告诉我,他和赫马温(菲利普《营销革命3.0》《营销革命4.0》合著者)相识于莫斯科,后来深入交流中被赫马温在营销学上的激情与洞见感动,于是和他合作并一路支持赫马温的Markplus成长为东南亚最大的营销咨询公司。

当代最优秀的一批营销专家都参与了合作,包括凯文凯勒(由于品牌研究的成就被科特勒钦点合著《营销管理》),欧洲最大战略咨询公司开创者罗兰贝格先生(合著《战略管理精要》),以及沃德夫教授(因对B2B营销的卓越与科特勒合著《B2B品牌管理》《要素品牌管理》)。

菲利普·科特勒的眼睛里面是没有竞争对手的,因为他能够把所有的这些竞争者都变成他的合作伙伴,我觉得这是非常高明的格局。

这也是他每次见到我,首先第一个问题即是“Sam,我有什么可以帮得到你么”,善于合作,提携后生,是成为一代宗师的必要品质。

04 不懈学习

第四条叫做不懈学习。

多年前,我跟着菲利普科勒出差的时候,就发现他有一个习惯——每天带三张信纸,进行折叠放入口袋中,每次碰到有意义和有意思的事,他会记录下来,到了晚上回到酒店把这些积累起来的内容输入电脑中。

我记得有一天早上,我陪他在北京吃早饭,他一边吃饭一边看英文报纸。离开前,他让我去找来一把剪刀,把其中提到的一些信息内容剪下来,折叠后放入笔记本中。

另外有一次他和我谈到中国兴起的商学院,我提到中欧工商管理学院,这对于他来讲也是新的信息,他让我把这中欧的全英文名发给他。后来,他就与当时在中欧任教的沃德福教授合著了营销作品。

可能很多人认为,大师会给你一个真理,一套绝对不会犯错的理论,但我可以告诉你,这种观念属于妄念。

菲利普·科特勒说过,市场变化得比市场营销更快,任何理论都有边界,生命之树常青。

在数字化时代下,他为了更了解年轻一代的想法,经常自己下载APP来研究消费者行为。

记得他在有一次论坛上讲到硅谷安德森提到的“Free免费模式”,中午吃饭时我对他说,Free模式在中国已经过时,很多移动互联网公司为了在时间窗口掠夺用户,甚至采取“付费补贴”的方式,他听了很兴奋,于是看我现场给他演示滴滴打车的APP,回美国后,他给安德森写了封邮件,其中就谈到了对硅谷免费模式的升级。

05 高度自律

一个如此高产的人,首先必须做到高度自律。这种自律首先建立在对自己生活与工作的缜密规划上。

我记得有一次科特勒先生在腾讯演讲,腾讯交付我300本书让他签名,我提前一天晚上23:00将书送到他的房间,告诉他第二天晚上签完即可,结果我第二早上7:30去接他早餐时,我发现300本书全部签完。

另一方面在待人接物上也体现出这种自律。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在和我有邮件沟通的企业家、专家甚至包括同事之中,没有一个人回邮件有菲利普·科特勒那样精准及时,他回复从来不会超过12小时,犹如康德在哥尼斯堡散步时段般的精准。

有一次在北京,他在演讲完后第二天清晨6:30要飞缅甸见昂山素季,因此需要4:30从酒店出发,我怕误时所以没睡,第二天早上3:30到酒店行政厅等待,结果我看到菲利普·科特勒凌晨4:00就下楼。

他看到我,非常惊讶又慈爱地说“Sam,从来是我等人,你是早上第一个等待我的人”。他的这种自律、体贴、爱人,贯穿在他的一言一行之中。

06 丰富人生

第六条叫做丰富人生。

菲利普·科特勒家中有很多艺术收藏品牌,包括玻璃雕刻品、日本绘画和工艺品,他告诉我他对日本艺术的喜爱是源于德鲁克对他的影响,他早年受惠于德鲁克对他的指点,现在还在担任德鲁克基金会的顾问。

他对艺术是真诚的。

有一次在宝钢演讲完,我随他从宝钢研修院(无锡尚湖)到达上海,第二天中午他要飞去美国芝加哥,所以有半天空闲时间。他在前一天晚上突然写了一封邮件给我,让我带他去看上海现代艺术馆。

第二天早上我去酒店接他,我说今天行程要有改动,现代艺术芝加哥、纽约都可以看,但我今天要带你去看青铜器收藏著称的上海博物馆,他非常兴奋的接受了。

我带他去看商周青铜器,给他讲八大山人和唐伯虎的中国水墨,他用相机拍了很多照片,回美国后买了很多研究中国青铜器和画的著作,开始他多角度的艺术探索。

看完上博,我送他去机场。我说,你在飞机上可以可以好好休息了,他拍了拍我的肩膀,说“Sam,飞机上我还有三本新的营销作品要修改完成呢”,我不禁愕然。

六条法则终究归为一条,积累。

人生是一个不断累积的过程,这是你在长周期战略上必胜的唯一法则。

记下这六条法则,是我希望在他的个人传记之外,为大家开启一个新的切入点,从旁观者的视角去看大师究竟是怎么炼成的。

大师不是网红,他不是短期的流星,他用的是积累、人品、阅历去打败时间。

我到现在都记得,菲利普·科特勒先生曾告诉过我,他第一次为超过300人演讲竟然是他45岁的时候,而现在全世界每年有五千万人在阅读他的书。

他不是少年得意,是终于大器晚成。

所以,你要过什么样的人生,你就应该用什么样的价值观和行动去管理自己,这是我从菲利普科特勒先生身上学到的六条法则,一并分享给你,共勉。

延伸阅读

图片

比勤奋更能决定人生的,是系统思维(构建知识体系)

作者:大华;来源:大华嘻游(ID:dahua0768)

大部分人可能从来没有总结梳理过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但往往在实际做事情的过程中都遵循一套科学的方法和逻辑。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见这样的人,他们对某个专业和领域有着很深的洞见,看问题准,见解独特,但当你问他是怎么做到的时,他又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01

街头智慧和科学方法 

才能有两类:街头智慧和科学方法。因为我发现现实生活中牛逼的人分两类:

一类是没看过多少书,也没上过多少学,但却能把一件事或一个企业经营的很好,你问他具体怎么做到的,他们一般没办法说出来个一二三,只能大概的告诉你一些做事或做人的心法。

比如很多小学没毕业经商却很厉害的企业家,或者街头和民间艺人都属于这类,这类人一般不见得多聪明,但悟性一定很高,虽然他没办法总结出做成一件事的科学方法,但其做事的逻辑却一定遵循着科学规律。很多老板事业成功后去上中欧、长江商学院的MBA课,都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就是这个原因。

一类是接受过高等教育,做事情拥有一套完整科学方法的人,你问他是怎么做出来的,他能给你逐一剖析,一二三步骤是什么,系统而缜密。

比如果壳网的创始人姬十三就是这么个奇葩,他是生物学博士,2010年做果壳网之前他一直都待在学校的生物实验室里做实验,没有过任何的社会工作经验,但他却从科学实验中总结出一套创业的方法,而且做的还不错,从最初的果壳网,又孵化出了慕课、在行,包括最近特别火估值过亿美金的分答。

02

归纳法和演绎法

认知事物和思考有两个基本的逻辑法则:归纳法和演绎法。

归纳法是从个别到一般,演绎法是从一般到个别。

归纳法:

条件:

我养的一条狗甲喜欢吃鱼;

邻居家的一条狗乙喜欢吃鱼

狗丙喜欢吃鱼;

狗丁喜欢吃鱼;

······

结论:狗喜欢吃鱼

演绎法:

条件:

狗喜欢吃鱼;

我家养的阿黄是一条狗;

结论:阿黄喜欢吃鱼

我们会从过往实践经历中归纳经验和知识,我们会基于一些知识理论指导演绎其他事物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知识是在不断变化的,但认知知识的方法是相对稳定的,也就是元认知——人对自己的认知过程的认知。

03

元认知

知识广义上来讲可以分为五类:数据、信息、知识、才能和智慧。数据经过整理变成信息,信息能解决某个问题就是知识,知识通过反复实践形成才能,才能融会贯通就是智慧。才能和智慧就属于元认知的范畴。

从知识到知识体系的构建就是元认知的构建。

举个例子:

不少传统做品牌文案的从业者大多是凭感觉,很多广告人写个文案,想个创意还要对环境和心情提出要求,不然就没灵感,这很扯淡。后来李叫兽出现了,告诉大家写文案也有科学方法,只要掌握了科学的营销方法,写文案就像做数学题一样套用公式就可以推导出来,于是传统广告人懵逼了。

图片

04

为什么要构建知识体系?

努力奋斗的意义

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但1%的灵感最重要。这句话的后半句爱迪生到底有没有说过暂且不去追究,但依然挡不住不少人这么认为,这句话强调了天分、灵感,也就是不可控因素的重要性。现实社会中你也会发现,很多成功的人也都会说自己成就的取得99%是靠运气,运气这东西也是不可控的,那这样说努力奋斗的意义又何在?

人天生拥有掌控自己命运的自我意识,这是人区别于其他物种的根本,所以即使能改变的只有1%,我们也不应该停止非运气、天分因素的学习和努力。

任何的学习都是在增强人的可控能力

篮球场上突然上场一个看架势就是球场老手的人,

他变向、突破、上篮,

行云流水一般

——可惜球没进。

再一次,

他拿到球后辗转腾挪,

迅速晃开防守队员,

然后急停跳投,

投篮动作干净利落。

底下的观众都快要鼓掌沸腾了。

——可是球还是没进。

奇怪的是,尽管两次都没有进球,但这两次进攻我们已经能够断定:他打篮球极其厉害,进球只是早晚的事。

有的人连续两次失手,仍然赢得一个「高手」的评价。有的人连进四五球,大家却觉得「这家伙是运气太好」。

那么,问题出在哪呢?

关键在于他稳定,即可控。他运球、突破、投篮的姿势非常稳定,无论你怎么防守,他的出手节奏,角度,动作都不会有太大的变形,他能够控制自己和球的节奏。

而那些投篮很准但不厉害的人,每次投篮的动作都不一样。这会让人觉得他的每一次投篮投中都是因为运气好。

同样的场景让我想到《奇葩说》第三季姜思达和黄执中的总决赛,你会发现姜思达之前在这季中有太多出彩的地方,这也是他最终能获得队友认可代表大紧队出战决赛的原因,可是到了总决赛他紧张了,讲的很烂。

而对手黄执中只是稳定的发挥了平时的正常水平,却轻易的取得了胜利。对比两个人的经历你会发现,姜思达是业余辩手,黄执中是专业辩手,相比姜思达,黄执中更能在总决赛的条件下稳定的输出辩论。

所以,评判一个人是否厉害,大家当时的判断标准就是——在任何条件下都能保持稳定的输出。

为什么要构建知识体系?我们都想成为厉害的人。怎么成为厉害的人?厉害的人就是在任何条件下都能保持稳定质量的输出。

所以,构建知识体系是为了稳定高效的解决问题。

05

如何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这是一个很大的话题,知乎和分答上不少人都提问过这个问题,可见也是一个相对比较普遍的话题。总结下来大概有六个步骤:目标、获取、提炼、输出、聚合、扩充。

1、目标:知识架构是达成目标的一种路径

获取知识一定是为了解决某一个问题,或者是满足某方面的好奇心。解决问题就是在树立目标。抛开目标谈构建知识体系是一个伪命题。我们太希望找到一套速成的标准答案了,这是在中国体制教育下长期驯化出来的思维惯性,你不可能通过构建一套知识体系去打败生活、工作中的所有问题,所以知识体系的构建一定是目标导向的。

先有人生规划,再有清晰的目标,为了实现目标,就需要搭建相应的知识架构,所以知识架构是达成目标的一种途径。为了实现目标,需要掌握哪些知识和技能,进军哪些专业领域,在这些专业领域里,怎么分门别类的学习,纳入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中来。怎么获取知识,怎么吸收知识,怎么吸收,怎么输出,一切围绕着目标就会非常清晰,避免做无用功。

2、获取:上网搜、找人问、翻书看、自己做

目标确立后,下一步就是如何快速的获取知识。

图片

上网搜

“百度一下,你就知道”,百度绝对是现在年轻人学习的第一老师,尤其是95后、00后,这是他们遇到问题的第一反应。上网搜可以无限的浏览海量信息,可以让你快速的对一个问题有一个宏观的认知,方便你对接下来的深度了解做决策和参考。

需要强调一点的是,你要熟悉每个搜索引擎以及各个门户网站的属性,这样搜索起来更高效,比如有些深度的话题问答你可以在“知乎”上搜,微信上的文章你要用“搜狗”,豆瓣上的书评影评比电商网站上更有参考价值等。

找人问

有了宏观的认知后,接下来就是找专业的牛人求教,这是构建认知最快的方法。如果你身边朋友圈没有这样的人,你可以在牛人的微博等社交工具上勾搭,一般你做过功课提出的问题都是能得到牛人的回应的。

如果还不行,你可以在“在行”上花钱约,或者在知乎、分答上提问,以后这类付费知识问答经验分享的平台会越来越多,上面的牛人领域也涉及较广,门槛越来越低。

翻书看

书是死去的人,或者是以你现有资源接触不到的人,读书就是在和牛人交流。书的知识一般比较系统,思考性强,可以系统的了解某个东西。可以快速浏览,也可以精度,甚至反复读,这个要根据不同的问题和书籍来定,有时也没必要非得把一本书读完,把书中提到和你想要问题相关的读完就够了。

我有时针对某个问题,就会一下买五六本甚至十几本市面上和这个话题相关的书,基本上能涵盖这个领域所有的问题,然后根据问题去找对应的案例和方法论。

自己做

没有适用所有场景的知识,也没有能解决所有问题的方法论,认清两者间的差异尤为重要,而只有自己做你才能发现这点。很多知识看似通用,实则不然,很多方法和答案是在做的过程中自己悟出来的。实践是更深层次的认识与理解,也是对知识的最大尊重。

3、提炼:剔除无用、理清逻辑、知识模块化

剔除无用

我们每次搬进新家前屋子里都是干净简洁的,不到一个月你就会发现房间里已经有了大量的闲置物品或衣服,并且开始在房间里找不到自己的东西放哪了,等到你再搬家时,你发现自己的东西怎么这么多。

整理知识和整理物品一样,我们的大脑就是一个每天通过手机、电脑、交谈、分享接收各种信息和知识的房间,如果房间内的知识不及时删除整理,排除扔掉一些东西,长时间大脑就会一团糟,即使是你学过的知识,遇到问题时你也会记不起来。

图片

很多时候我们每天看微信刷朋友圈,接收了那么多的信息很多是无用的,高效人士会有意的屏蔽一些信息,而且一般牛人大脑过滤、筛选信息的能力要比其他人强。一场演讲,嘉宾演讲了两个小时,真正有用的就几点,所以需要对知识进行删减和提炼。

删减提炼的目的有两个:一个是找到重点,二是便于记忆。你只有记住了重点,下次遇见同样的问题时才能帮助到你。爱因斯坦说,教育就是把学到的东西忘记后剩下来的东西。

理清逻辑

同样一位嘉宾的演讲为什么笔记侠会整理的比较好,而且有时甚至嘉宾自己都觉得整理的比他讲的好,除了删除一些语气词和偏离演讲主题的一些话题外,就是笔记侠对内容的逻辑关系做了梳理,主次做了划分和标记,这样看起来就会很通畅,主次一目了然,重点不言而喻。

图片

知识模块化

乐搏资本创始合伙人杨宁在一次内部分享中,分享了自己的一套处事哲学——“玩套路”,也就是他用同样的一种套路轻松处理了很多问题,有时甚至不假思索,屡试不爽,包括自己投资的两个获得巨大成功的项目案例,用的都是同一种套路。这个套路其实就是模块化的知识。

我们生活中会遭遇问题1、问题2、问题3、问题N,大部分人会针对每一个问题给出一个解决方案,其实有时可能问题1、问题2、问题3都在一个知识体系中,只要找到底层理论,就可以把所有现象层面的问题解决掉。

图片

所以要对知识进行模块化,最好的方式是用思维导图把这些底层理论或方法论整理出来,形成一个又一个的知识模块,这样面对类似现象层面的问题时就完全可以把对应知识模块搬出来解决,面对复杂问题时就用多个知识模块。

4、输出:强化认知、关联重构

强化认知

输出的过程是实践的过程,是把别人的知识变成自己的知识的过程,是知识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你不可能从思维养成一种实践习惯,而只能从不断实践中养成一种思维模式。知识也一样,必须要输出才行,也就是分享、交流和实践,不然就是死知识,是没有任何用处的。

比如记笔记、写文章、做产品、做分享、交流、实践等等这都是输出,有助于强化原来的知识模块,而且在输出的过程中,会有很多人来提问或者交流,这同时也是对原有知识模块的一种重新思考和检验。

图片

中国的大学教育之所以和职场脱节,就在于它是一种“从理论出发又到理论为止”的游乐场模式。游乐场模式的本质是由一些既定的游玩项目,每个项目包括确定的起点、路径、终点、时程等构成,在游乐场中,游戏都是可预测的,你处于一系列虚假的挑战之中。

图片

关联重构

另外知识还有一种输出方式就是关联重构。知识不是简单的堆积,而在于制造关联,不然无法构成体系。李善友教授把物理中的量子力学和企业管理做了关联输出了互联网思维,罗胖去年的跨年演讲,仔细分析你会发现里面的核心观点其实是引用他人的,都可以追溯到某个人某本书的某个思想。

图片

比如贯穿整个演讲的主旨思想“用生物学的思维理解现代商业”,其实主要来源于三个人的三本书,分别是Visa创始人迪伊·霍克的《混序:Visa与组织的未来形态》,凯文·凯利的《失控》和王东岳的《物演通论》。

不过罗胖聪明的把这些思想和观点进行了连线,并且和去年当下很多商业事件做了关联,完整四个小时听下来,大家不会觉得枯燥,反而脑洞大开。正所谓:天下知识一大抄,看你会抄不会抄。

5、聚合:分类、分解、再聚合、建立秩序和体系

想要完整的构建一套知识体系,一定要经历知识的分解和再聚合,知识的分解和再聚合是从理论-》实践-》理论的循环迭代过程。

同一领域的知识模块归类组合到一起会形成一套知识体系,而要将多个知识体系最终融会贯通起来则必须通过大量的实践。这是因为知识体系的建立由实践和问题驱动,问题和实践能够分解离散原来知识模块中的点,这些点在解决问题的实践中不断的进行重构,然后再通过总结和归纳来思考如何从底向上抽象形成某一个领域的完整知识体系。

图片

对于没有构建太多知识模块的年轻人来说,不建议一上来就参考他人的完整知识体系图进行系统性的学习,最好先从实践和解决问题入手构建知识模块。

由《奇葩说》团队打造的付费音频《好好说话》最近在喜马拉雅上卖的很火,你会发现每天的6分钟语音都是针对某一个场景的问题,所有的知识点最后归纳总结为演说、沟通、说服、谈判、辩论五维话术能力,最终形成一套说话的知识体系,而所有的场景和知识点解决的问题都在这套说话的知识体系内。

图片

而这套说话体系的底层理论汇总了传播学、语言学、心理学、广告学、商学、哲学等多学科领域的研究成果。从此可以看出科学和哲学是获得元认知理论的两个主要来源,所以想获得元认知最好还是看一些学术著作。

6、扩充:构建知识边界之外的系统思维

构建知识体系的本质其实是构建系统思维,一般到这个步骤知识体系基本就已经构建完成了,但人的思维都会有边界和漏洞,以上五个步骤可以建立逻辑自洽的知识体系,却也会造成思维上的局限。

对于最为平常的事物,我们非常熟悉它们,通过与它们的交互,我们构成了经验和技能,但对它们又是无知的我们是以一种无知的方式与它们朝夕相处。它是我们「熟悉而未知的世界」。

实际上,我们都是以一种「熟悉而已知的世界」的错觉存活在这个世上的。

图片

我们几乎不去想见,那个可能存在的「陌生而未知的世界」,同时又误以为我们所遇见的都已经在掌控之中。这种错觉,把我们锁定在一个狭小的智识区域,而对一个更为广阔的世界视而不见。

图片

我们教育体系的三个基本特征决定了它大多数时候只能培养出平庸之辈:

一、以「流水线」的方式培育人才

这种流水线式的人才生产方式,是一种很经济和高效的教育方式,但往往是以磨平学生个体的兴趣、才智的棱角为代价。

二、以「标准化」的方式筛选人才

有一个概念叫「标准化考试」,就是尽量把考核的各个过程加以精密的定义,使其误差最小、统一性最高的方法。容易被标准化考核的、确定性的知识成为了考核以及教学的重点,而很难被标准化的需要深层次思考、争议性讨论和精微把玩的东西统统被回避了。

三、它仅满足于传承抽象的知识和理念

很多大学的本科教育,是以培养科研人才的预科班为思路来组织教学的,只完成了理论到理论,而少了实践的环节。

图片

一个人系统思维和价值观影响最大的是环境。绝大多数的人很难跳出自己所在家庭环境、成长历程和生活圈子灌输的一些理念,而后天读的一些书、经历的事情和所有的思考和都只是在强化他们深信不疑的价值观的合理性。

除非经历重大变故,人的想法其实是极其难以改变的,而我们有时很难意识到这一点。所以,多和自己成长环境不同的人接触,多听一些和自己截然不同的想法,并用一个平和的心态去理解这些事情,是建立一个优秀的系统思维和价值观比较好的途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