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食品生产人员卫生基本常识 考核题

 庭前春雪 2022-02-04

一、单项选择题(每空 分)

1.直接接触产品的操作人员应经过健康体检,具有( A

A 健康证 B 工作证 C 身份证 D 驾驶证

2.直接接触产品的人员应当进行健康检查的频率是( B

A 一年2次 B 一年1次 C 两年1次 D三年1次

3.GMP车间人员着洁净工作服( C

A 可以到一般生产区 B可以到维修车间 C不得脱离洁净生产区 D可以短时间离开洁净区。

4. GMP车间入口处备有穿衣镜供工作人员( A )。

A对穿着洁净工作服装效果自检 B梳妆打扮 C不必要使用穿衣镜

5.选择正确答案,填写在对应的括号( )内:

5.1 GB31647-2018 ( A

5.2 GB14881-2013 ( B )

5.3 GB2762-2012( C )

5.4 GB5749-2006( D )

5.5 GB25531-2010 ( E )

A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生产通用卫生规范;

B.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

C.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D.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E.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三氯蔗糖

6.食品企业加工后的废弃物的存放设施应(C ),要便于清洗、消毒。

A 密闭; B 带盖; C 密闭或带盖; D密闭并带盖。

7.原材料场地和仓库,应地面平整,便于通风换气,有(B )设施。

A 防雨、防尘; B 防鼠、防虫; C 防偷、防盗; D 遮阳、通风。

8.关于泄漏和润滑: 应妥善管理油、润滑剂和泄漏,以免污染到食物产品。

企业必须防止、识别和消除泄漏(油和润滑剂)以及过度润滑。设备上不能有油渍或多余的润滑剂。润滑油是设备有效运行必不可少的,应对润滑油进行管理以确保其不会进入到食物产品中。

A 泄漏; B 过度润滑; C 润滑剂; D 油渍

9.关于临时性维修: 有时候临时维修是必要的或不可避免的,应确保这些维修不会产生污染风险。 不能将胶带、铁丝、线、纸板、塑料和其它临时性材料用于永久性维修。如果用于紧急维修,必须注明日期,受控,并尽快更换为久性维修

食品接触面的任何临时性维修必须由食品级材料构成。

企业必须保存临时性维修的记录,包括进展和状态。

应当在尽可能快和符合实际的情况下解决临时维修问题。

A 临时性维修; B 胶带、铁丝; C 永久性维修; D 食品级材料。

10.在工作前以及吃、喝、吸烟、使用卫生间和以其它方式弄脏手之后,人员必须洗手

在任何时候都必须要求人员保持良好的个人卫

A 洗手; B 个人卫生;

11. GB2762-201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标准规定了食品中镉、锡、镍、铬、亚硝酸盐硝酸盐、苯并(a)芘、N-二甲基亚硝胺、多氯联苯、3-氯-1,2-丙二醇的限量指标。

A 铅; B 汞; C 砷; D 亚硝酸盐; E硝酸盐。

12. GB5749-2006饮用水的卫生指标:

12.1 微生物指标: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大肠埃希菌;菌落总数。

12.2 毒理指标:砷;镉;铬;铅;汞;硒;氰化物;氟化物;硝酸盐等

12.3 感官性状指标:色度;浑浊度;臭和味;肉眼可见物;pH值;总硬度;耗氧量COD;

12.4 放射性指标;总α放射性;总β放射性(Bq/L);

A微生物; B毒理; C感官性状; D放射性。

13. 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规定了106项水质指标

14. GB25531-2010和国际标准对三氯蔗糖中铅的限量标准规定为:小于等于1mg/kg (≤1mg/kg)

15. GB25531-2010和国际标准对三氯蔗糖中甲醇残留的限量标准规定为:小于等于1%(≤1%)

二、多选题( 每空 分)

1. 凡体检确认患有下列哪些疾病之一的人员均不得从事食品生产工作( ABCDE

A 病毒性肝炎及带菌者; B 活动性肺结核; C化脓性或渗出性脱屑性皮肤病

D肠伤寒患者、肠伤寒带菌者、细菌性痢疾带菌者; E 其它有碍产品卫生的疾病或疾患

2. 食品成品库的卫生要求包括( ABCDE

A 成品要分批号、规格存放;B 不得存放有毒、有害物质;C 不得存放其它易腐、易燃品

D 要有防鼠、防虫等设施; E 定期清扫、消毒

3.洗手的核心要点是( ABCDE

A 养成勤洗手的习惯;B 外出回家后;C用流动水和肥皂(洗手液)洗手;

D制备食物前、饭前便后;E 接触眼口鼻、照护婴幼儿等情况下要及时洗手。

4. 进入GMP车间的工作人员必须穿戴整齐洁净的工作服装是指( ABC E F

A洁净工作服; B发罩; C洁净工作鞋; D自备鞋; E口罩; F手套

5.生产人员不得戴首饰,包括( ABC

A项链、耳环、戒指; B 发卡; C手表、手链

6.生产人员不得化妆,包括( ABCDEF

A不使用化妆品;B染指甲;C 香水;D 口红;E手部化妆品(或手油);F不留长指甲

7. 洗手设施包括( ABCD ):

A 非手动式水龙头、B 洗手液及容器、C干手器 D 消毒杀菌设施等。

8.生产厂区应做到环境卫生良好,包括( ABCD

A厂区无污染源、B无杂物,C 地面平整不积水;D清理打扫厂区环境卫生。

三、判断题(每题 分)

1.生产车间允许抽烟、喝酒、吃零食。( x )

2.生产车间可以存放个人生活用品,如药品、化妆品、等。( x )

3.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勤洗澡、勤换衣、勤理发,不留长指甲和涂指甲油。( v )

4.产品、原料、包装材料储存的房间应有防潮、防蝇、防鼠、防虫等卫生设施( v )

5.GMP操作人员每天进入生产区前,应严格的双手清洗消毒,( v )

6.生产人员工作服应经常进行换洗,保持清洁( v )

7.进入车间的工作人员必须穿戴整洁的工作衣、帽、鞋;不得戴首饰、项链、手表等可能掉入产品、设备、包装容器中的物品;不得染指甲和化妆。( v )

8. 各工序的操作人员不得串岗。( v )

9. 公司要求每班清除岗位垃圾。在垃圾桶有盖子的情况下,可以等待垃圾桶装满后一次性清除,这样省工又省力。( x )

10. 如果生产人员有可能污染产品的受感染的伤口。应暂时调离原工作岗位。( v )

11. 上班前不许酗酒,工作时不准吸烟、饮酒、吃食物及其他有碍产品卫生的活动。( v )

12.有员工说:本人上班前少量饮酒可以增加兴奋,更好的做好工作。( x )

13.用流动的温水、肥皂(洗手液)洗手跟用流动的凉水、肥皂洗手,清洁效果相同。( x )

14.生产车间允许抽烟、喝酒、吃零食。( x )

15.生产人员工作服应经常进行换洗,保持清洁( v )

16. 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残渣应及时清除出生产车间。( v )

17.检出的杂质等应放置于具有明显标志的带盖容器内,并及时运出车间( v )

18.如果生产人员因健康可能导致产品污染时,应将可疑的健康问题及时汇报给公司管理人员。并将可能污染产品的患病人员调离原工作岗位。( v )

19.已清洁工作服和待清洁工作服分别存放,明显标识。( v )

20.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是指污染物在食品原料和(或)食品成品可食用部分中允许的最大含量水平。( v )

21.无论是否制定污染物限量,食品生产和加工者均应采取控制措施,使食品中污染物的含量达到最低水平。( v )

22.食品中的污染物是指食品在从生产、加工、包装、贮存、运输、销售、直至食用等过程中产生的或由环境污染带入的、非有意加入的化学性危害物质。( v )

23.三氯蔗糖广泛应用于糖果、醋、酱油、调味乳、调味酒、方便米面制品等。( v )

24.食品添加剂可以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 v )

25.因为食品的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可以加入法规规定的食品添加剂。( v

26.食品添加剂可以是人工合成的,也可以来自天然的物质。( v )

四、问答题

1. 请写出:正确洗手六步法?

答:1).手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搓擦。

2).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搓擦。交互进行。

3).心手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搓擦。

4).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搓擦。交互进行。

5).弯曲各手指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搓擦。交互进行。

6).搓擦手腕。交互进行

2.对工作服的具体管理要求有哪些 ?

答:A. 进入作业区域应穿着工作服。

B.应根据食品的特点及生产工艺的要求配备专用工作服,如衣、裤、鞋靴、帽和发网(发罩)等,必要时还可配备口罩、围裙、套袖、手套等。

C. 应制定工作服的清洗保洁制度,必要时应及时更换;生产中应注意保持工作服干净完好。

D. 工作服的设计、选材和制作应适应不同作业区的要求,降低交叉污染食品的风险;应合理选择工作服口袋的位置、使用的连接扣件等,降低内容物或扣件掉落污染食品的风险

3.什么是食品中的污染物?

答:食品在从生产(包括农作物种植、动物饲养和兽医用药)、加工、包装、贮存、运输、销售、直至食用等过程中产生的或由环境污染带入的、非有意加入的化学性危害物质。

3. 什么是污染物限量?

答:污染物在食品原料和(或)食品成品可食用部分中允许的最大含量水平。

4. 什么是食品添加剂

答:食品添加剂是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

-------------------------------------------------------------

GB2762-201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本标准规定了食品中铅、镉、汞、砷、锡、镍、铬、亚硝酸盐、硝酸盐、苯并[a]芘、N-二甲基亚硝胺、多氯联苯、3-氯-1,2-丙二醇的限量指标。

GB25531-2010和国际标准对三氯蔗糖中铅的限量标准规定为:小于等于(≤)1mg/kg

污染物:食品在从生产(包括农作物种植、动物饲养和兽医用药)、加工、包装、贮存、运输、销售、直至食用等过程中产生的或由环境污染带入的、非有意加入的化学性危害物质。

本标准所规定的污染物是指除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生物毒素和放射性物质以外的污染物。

可食用部分 :食品原料经过机械手段(如谷物碾磨、水果剥皮、坚果去壳、肉去骨、鱼去刺、贝去壳等)去除非食用部分后,所得到的用于食用的部分。

注1:非食用部分的去除不可采用任何非机械手段(如粗制植物油精炼过程)。

注2:用相同的食品原料生产不同产品时,可食用部分的量依生产工艺不同而异。如用麦类加工麦片和全麦粉时,可食用部分按100%计算;加工小麦粉时,可食用部分按出粉率折算。

污染物限量:污染物在食品原料和(或)食品成品可食用部分中允许的最大含量水平。

无论是否制定污染物限量,食品生产和加工者均应采取控制措施,使食品中污染物的含量达到最低水平。

GB276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本标准规定了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原则、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使用范围及最大使用量或残留量。

三氯蔗糖,作为食品添加剂广泛应用于糖果、醋、酱油、调味乳、调味酒、方便米面制品等。

什么是食品添加剂 :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