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聊斋故事:报恩

 老大姐嗨 2022-02-04

文/慕容梓君

京城有个叫程云的举人,在他十六岁的时候,曾经跟着私塾先生在寺庙读书,先生教的学生也很多。其中有一个叫祝智恩的,他自称是上东人,寄宿在寺庙中,但从来都没有见他回过家。

祝智恩十七岁,平常非常照顾程云,像兄长爱惜兄弟似的,程云家境富裕,常常从家带来好吃的给祝智恩吃。祝智恩学习比较刻苦,每次考试都是第一名,而程云是倒数第一名。

这天,程云问祝智恩:你不想家吗?

祝智恩伤感地说:我家贫困,而且离家又远,筹办学费已经很不容易了,我那里还有回家的盘缠呢?再说了,我一直珍惜光阴,每天读书到半夜,我读两天书,便抵得过别人三天读书的时间。

程云听了很受感动,想把床铺搬来与他同住,祝智恩阻止他说道:暂时不要这么做,我打算读到这月底时,就要投靠新的教书先去了,现在的教书先生已经不是我们理想的老师了。

在西城门有个李先生,大概有四十多岁,他不仅知识渊博,而且为人和善,我们一起搬到他那里去吧。

原来这京城中的塾师多半是按月交钱的,月末学费用完了,学生去留自便,于是,两人便一同来到李先生门下。

这李先生是一位资深的老儒,科考屡试不第,因贫困也无法返回家乡,所以才在这京城教书度日。教书实在也不是他的本意,也是无奈之举。

李先生对手下这两位有上进心的学生也是非常的喜欢,祝智恩不仅聪明好学,而且读书过目不忘,所以李先生尤其器重他。从此以后,程云和祝智恩白天同桌读书,晚上同室睡觉,亲密无间。

到了月底,祝智恩忽然生了病,程云急忙请郎中给他医治,并自己掏钱买药,李先生亲自给他熬药做可口的饭菜,程智恩感动地流下了眼泪。病情稍有好转时,他便请假回家,说想念家中的爹娘。

祝智恩走了差不多一个月的时间,还没见他回来,李先生和程云有些担忧起来。

这天,程云到天宁寺办事,在走廊遇到了祝智恩,他正在劈麻杆蘸硫黄做引火的材料,见到程智恩后,便低头默不作声,只见他面容憔悴,神情凝重。

程云问:怎么不念书了?为什么呆在这地方?

祝智恩拉着程云的手说道:我知道你会来这办事的,所以才提前来等你,来这里干活,也是筹集一点学费,我的爹娘他们去找我的兄长去了,我再也见不到他们了。

请不要问我为什么知道你会过来,将来你会明白的,本来我想放弃学业,不再念书了,但我忘不了你和李先生对我的恩情。

程云感慨了许久才说道:我们一起回去吧,你尽管放心念书,我会尽力帮助你的,说着,帮祝智恩收拾好行李并一同回到了学馆,祝智恩请求朋友不要把这事情泄露给李先生。

程云的父亲是商人,靠囤积居奇发了家,程云就偷拿父亲的钱替祝智恩交了学费,父亲发现后勃然大怒,他斥责儿子并询问偷拿那么多钱干啥事了,程云害怕父亲错怪自己干啥坏事了,无奈便向父亲说了实话。

父亲听了生气地说:我挣钱容易吗?你怎么可以把钱施舍给那穷小子,你本来就没有他聪明,没有想到你现在被他牵着鼻子走,既然你不是读书的那块料,就不要再读下去了,跟着我去学做生意吧。

祝智恩知道朋友不再读书的原因后,便也告别李先生要离开学馆,李先生了解实情后,就把祝智恩和程云的学费都退还给了程云的父亲。

祝智恩继续留在学馆读书,并和李先生一起吃住,李先生照顾祝智恩像照顾自己亲生儿子一样。程云虽然不读书了,经常过来邀请祝智恩去外面喝酒,两人仍然像亲兄弟一般。

过来两年,程云的父亲见儿子和他外出时,总是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便知道儿子对这生意不感兴趣,于是就又让儿子跟着李先生继续读书,然后他便前往外省做生意去了。但由于程云学业荒废久了,和祝智恩的差距更大了。

这天,李先生的儿子从浙江沿途乞讨到京城找父亲,同学们都筹了银两给李先生做路费,祝智恩只是流着眼泪依依不舍罢了。

李先生离别之前嘱咐祝智恩说道:你学习好,在学业上多多地帮助程云。

李先生走了以后,程云干脆把祝智恩请到家中,来为自己补习功课,反正父亲也不在家,一切都是他说了算。

不久,程云要到县里面去读书,并让祝智恩一起前往,说一切费用他都会替朋友承担的,但祝智恩却拒绝了,问他原因,只是皱着眉头不说话。

程生便顺利地考取了秀才,这年,程智恩要参加科举考试,害怕自己考不好,为此忧心忡忡,想让祝智恩替他去考试。

祝智恩思忖很久,说:我其实一直不走的原因,就是帮助你参加科举考试,但你一切要听我的安排,即使有疑问,也不要深究。

考试的日期到了,这天祝智恩领着一个年轻人过来,说是他的表兄韦若修。程云听了很是奇怪,从来没有听说过他还有一个表兄,但他不能深问,祝智恩已经嘱咐过他。

祝智恩让程云跟随韦若修前往,程云正要跟着出门,祝智恩忽然在后面拉他一把,程云险些跌倒,韦若修急忙扶了一下并拉着他出了门。

程云迷迷惘惘地跟随韦若修在街上游逛了一天,韦若修也不怎么跟他说话,看看天色昏暗,便拉着他到自己家中,程云看韦若修家中只有一个书僮,苇若修让他安心住下,说一切都是为他考试在做准备。

几天后便是中秋节,苇若修对程云说:今天皇亲花园的游人很多,我们也去散散心吧,之后再把你送回家。

说着,让书僮挑着煮茶的炊具和酒具来到花园门口,谁知花园中水边河道旁的梅亭熙熙攘攘的游人太多,根本挤不进去。

忽然,看见一棵老柳树下停着一只船,两人便相互扶着上了船,在船上俩人喝了几杯酒后,也不怎么交流,所以都感到无聊。韦若修对书僮说:梅花馆最近不是过来一个新歌妓吗?不知这会儿是否清闲,去把她请过来吧。

不久,书僮便带着一位貌美的女子过来,只见这女子有二十岁左右,白衫飘飘,左肩上悬着一朵红绸制的花朵。她脸色苍白,但相貌却极为秀美,原来这女子是京城歌妓吕娥。

程云曾经和朋友一块在她家饮过酒,有过一面之交,相见后相互寒暄了一番,程云发现吕娥愁容满面,但也不好意思去问,于是便请她唱歌,她唱了一支《蒿里行》。

程云听了有些不高兴地说道:你再怎么不高兴,也不能当着活人的面,来唱这送葬的丧歌呀,这也太过分了。

吕娥急忙起身道歉,强作笑颜,又唱了支情歌,程云这才高兴起来,于是便温和地对吕娥说道:你往日吟咏《浣溪沙》,我甚是喜欢。吕娥便吟咏道:

泪眼盈盈对镜台,开帘忽见小姑来。

低头转侧看弓鞋,強解绿娥开笑面。

频将红䄂试香腮,小心忧恐被人猜。

这首诗大意是:两眼泪盈盈,对着妆镜台,忽然见小姑进来。低头转身看着自己的绣鞋,强展愁眉作笑。频频用红䄂试香腮,小心翼翼,害怕被别人乱猜疑。

程云把这首诗词反复读了好几遍,这时船已经靠了岸,经过长廊看墙壁上的题词咏诗甚多,就于是拿起笔来,把吕娥的《浣溪沙》那首诗写在墙壁上。

再回过头去看,发现吕娥没有了踪影,正在迷惑不解时,韦若修对他说:参加考试的人都出考场了,我们也该回去了,不能再这停留。很快把程云送回家中,程云刚进门,韦若修也不见了。

程云进入室内,只见里面昏暗,想喊仆人,却张着嘴巴说不出话来,正在这时,祝智恩向他走了过来,并微笑着,但仔细一看,却是自己,恍惚之间,那人突然向他扑了过来,身体不由自主倒了下去。

仆人急忙上前搀扶着他,说:程公子太累了,程云发现将要跌倒的正是自己,起身之后,祝智恩竟然在他的身旁。

程云一下子也想不明白,这些天总是云里雾里的,恍恍惚惚好像做了一场梦,他把仆人支开,向祝智恩追问究竟。

祝智恩哀伤地说:实话告诉你吧,请你不要害怕,我实际上早已经是鬼了,就在那年患病的时候,我当时特别想念爹娘,勉强回到家后,便命赴黄泉。

其实我早该投胎转世,只因为你对我的深厚友情至今忘不了,知道你科考考试难以考中,所以我把魂魂附在你的身上,然后代替你去参加科考。

由我表兄暂时陪伴你的魂魄几天,害怕你迷失在梦里不能按时返回。现在三场考完了,也了确我一桩心愿,这也是你之前反复问我不参加科举考试的原因。

程云还想让祝智恩代替自己参加进士考试,祝智恩却遗憾地说:你祖上福薄,而且世代经商,他们那贫吝的灵魂是不配被封赠,只所以我替你考上举人,只是我找到表兄韦若修帮忙才成功的,他现在在阴司掌管文书。

程云问:你将投生到哪里去呢?

祝智恩说:李先生跟我有父子情缘,而且他只有一个儿子,显得有些孤单。表兄已经向地府主管生死的官员说好了,我即将投胎到李家,我走之前还会过来的,说完,祝智恩便消失不见了。

第二天一大早,程云便云拜歌妓吕娥,来询问她泛舟之事,谁知到那一问,吕娥已经去世好些日子,怪不得那天她凄惨地唱丧曲。

程云又来到皇亲花园去察看,只见他所在墙壁上题的诗词还在,但字迹模糊不清。他这才明白,题词是自己的魂魄,而作词的吕娥是鬼,韦若修是为了保护他的魂魄不至于迷失方向,不然将永远都回不来了。

当天晚上,祝智恩便高兴地过来对他说道:表兄把我的事情给办妥了,我将投胎到李先生家给他做儿子。

说着,祝智恩伸开双手掌,让程云在他两个掌心中写上“祝”字作记号。

程云赶紧让仆人筹办酒宴为朋友送行,祝智恩摇了摇头说道:不必了,送我投胎的公差的人在外面等待,你如果不忘我们曾经的情份,放榜以后,不要怕路途遥远去看望我吧,等你。

程云流着泪送他出去,只见外边有两个穿紫衣的公差,他们显然已经等得不耐烦了,祝智恩仍然恋恋不舍,那两个公差便左右拥着他走了,一会儿消失不见了。

半个月后,程云果然考中了举人,于是,他急忙准备好了行装,日夜兼程来到了浙江并找到了李先生的家。

李先生和妻子已经将近五十岁了,妻子突然怀孕生下一个儿子,老俩口非常高兴。但这孩子生下来后,两手都握着拳头,怎么也伸不开。程云拜见了李先生后,便请求看看那孩子。

李先生刚开始不想让他见,说孩子现在还小,而且孩子紧握着拳头还没有打开,不方便让他相见。程云说这孩子两手心应当有“祝”字,李先生听了便觉得不可思议。

于是,李先生便小心翼翼地抱出孩子与他相见,孩子一看见程云,便露出了笑容,而且自动地把拳头给打开了,两手掌心果然有“祝”字。

李先生见状非常惊讶,连忙问他是什么缘故,程云就把祝智恩的事情和彼此的约定,详细地说给李先生听。李先生听了既高兴又惊讶。

程云临走之前,反复嘱咐李先生,不要把此事给泄露出去,不然对孩子不利。

多年后,李先生以贡生的身份到京城参加廷试,并带着十三岁的小儿子李恩,借住在程云家中,李恩非常聪明,已经考取了秀才。

这李恩一见到程云,便天天跟在他的身边,寸步不离,像话唠似的与程云说笑。恍惚间,程云仿佛又看到祝智恩,每当这时,程云便感慨不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