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那些年,枣庄的几个“腐儒”!

 微游枣庄 2022-02-04

枣庄教育界有几个“迂腐”的人,做了一些现在看来迂腐又可笑的事。

 
60年代初,时任枣庄市委书记刘干的女儿报考三中落榜,回家后刘书记问她:“考上了吗?”她答道:“差了几分。”三中负责教务的老师对董恩普校长说:“刘书记的女儿落榜了。”董校长沉默了一下说:“知道了。”

董恩普校长

暑假开学后,刘书记的女儿到偏远的邹邬五中上学去了。刘书记没有行使特权安排女儿,董校长也没有因为她是市委书记的女儿接收她。
 
80年代全市高中统考,因为次日就要公布成绩,市教育局招办的同志工作到晚上9点,才统计出各校的成绩。当晚招办李良元主任提着装有成绩单的皮包回家,李主任的夫人张继芬时任九中校长,她想知道自己学校考得怎样,可是无论她怎么问,李主任高低不说。理由是不到公布时间,不能泄密。

后来,李主任调到西仓某中学任校长。一次他到市教育局开会,会议开的很长,结束时天已黑了。李主任的家和教育局一墙之隔,他想回家休息一晚,次日一早再回学校。可是他无论怎么说,夫人也不让他进门。理由是非周末时间,按规定他开完会必须回校。
 

授课者为作者的父亲郑老师

要说迂腐的人,一定不能少了我父亲。90年代初,我父亲负责三中的复读学校,我表弟前来复读,我父亲说:“你去财务室交复读费。”教育局长的公子前来复读,我父亲对局长说:“你去财务室交复读费。”结果他们都按照规定交齐了费用。

学期末,会计笑着对我父亲说:“校长把复读费退还给局长了,本来是讨好局长的机会,你却把他得罪了。”
 
这些事,现在看起来是那么可笑。这些人,现在看起来是那么迂腐。可正是这些迂腐,这些不肯变通,这些不媚时宜,在维护着社会的公平正义。也正是这些迂腐,现在越来越少见,我才这么真切地怀念。 

精彩不错过

为什么总是有人说年味越来越淡了

拜三不拜四,拜四要出事

这个人真管乎,五个儿子都当上了国王

趣读左传 |这俩倒霉孩子,一回头命没了

作者:郑可

微游枣庄   编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