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年又一年

 杞囿的远方 2022-02-04

今天正月初四了。初三过了,年也过的差不多了。今天又是立春,春天也算是以一种正式名义加持的方式来到了现实中的眼前,很多人不约而同的说,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虽然于气象上的契合到来,还需要一个过程。而这个冬天和上个冬天或者某个冬天,毕竟有些不同,这个春天与其他的春天,也必定会有所不同的。
 
这几天,好多不能回家的人,只能以各种方式应对乡土万里,而回了家的人们,也已陆续踏上离乡的路程。这个年,就这么过完了。这个年,一年一年地这么过着,一年一年地这么过完,然后继续生活,各式各样的生活,喜怒哀乐的生活,或者平庸寡淡的生活,都是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每个人的日子,生命的多少分之一。
 
这个年过得好不好,这些年过得好不好,好多人都有各样的说辞,直白的,委婉的,粉饰的,涂抹的,各种各样。至于真实与否,只有当事人才明白。其实也不尽然,有些人常是裸眼的,而更多人,则是戴了“眼镜”的,于是,真实经过了折射与矫变而归于视网膜,再归于大脑,真真假假,习惯了,也就假假真真了。
 
春晚是越发的不好看了,但我并不拒绝,毕竟,拒绝了之后,又能干啥,谁比谁好些?好得了多少?于球迷们,国足似乎又给添了一块堵。于其他的许多人们,也不乏这样那样添堵的事。对于小孩子们,许多细微的东西,就可以让他们感到快乐和愉悦,而于成年人,感到快乐和愉悦,越发成了艰难的事,似乎是越来越艰难。毕竟,似乎在社会的眼里,或者人们的价值观里,只有出人头地,秀出于百千万人,才是应当应分,然而,太多的人,却必然要归于平庸,归于一般化,归于万千芸芸众生之一微。那么真的就不配挺直腰杆,不配怡然自乐了吗?不知道从什么时候,我们的价值观真的就成了这样的,二三十年前,农民们都还是有主人翁感的,而城市或者乡村的工人,这种感觉则更强。如今,占据整个人口版块一半以上的农民和农民工们,竟然就被所有人认为是弱势群体了,其他人,亦如是。到底怎么了?
 
于青年人,于孩子们,生活、人生,代表着无限的机会和可能,无数可以试错的机会,虽然人与人的起跑线的差别,也在飞速拉大,每个人被赋予的使命和寄予的希望,都高于泰山,远超黄河。而于成年人,于许多人渐中年或者人到中年的人们而言,过往里的许多歧路与错失,使得愿望渐渐变成奢望,或者妄想,期待值只好一遍遍调低,而无可奈何,却依然如影随形。尤其,面对着一些生命的消失湮灭,与生死的屏障,也是越发单薄,越发需要近距离直面了,而所谓的屏障,其实也都不是屏障,只是内心深处的一些安慰罢了。
 
北京冬奥会的开幕式,已经结束了,这场赛事已经正式拉开帷幕了,但似乎真的是远隔万里,而与我们没多大关系了,其实也不尽然,因为这场赛事,我们这些沧海一微们,也曾经历过或者正在经历着种种艰难,做出了或者做出着种种的贡献。一场大的格局,一种铺天盖地的情绪已经形成,这不是一场体育比赛就能改变得了的,那开幕式上大如席又晶莹剔透的雪花,确也是唯美的,但它,毕竟这是一片轻如鸿毛的雪花。而壬寅虎年里的第一场雪,也许就在今晚或者明天落下,都是雪花。
 
早上,写文到半道而不知道说啥时,随手打开音乐,出来的第一首歌竟然是2002年的第一场雪,而此刻,竟然是20年后的2022年了,这个年份里的第一场雪,前几天才下过,也是比以往时候都晚了一些,或者说晚了好些。而这第二场雪,或者壬寅虎年里的第一场雪,比以往时候,似乎来得又稍早了一些。一场一场的雪下着,一天一天的日子逝去,一茬一茬的人们生老病死,这是一个残酷的人间,这是一个美好的人间,而终归,这只是一个人间,这就是我们一个个曾生于此,此后将死于此的渺渺一微们的人生吧。

如是。祝虎年安康、如意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