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魏凤坡医案(五)

 一个大树 2022-02-04

八、健脾和、疏泄肝胆法(脾俞、胆俞、足三里、太冲为主穴)治愈慢性肝病一例

赵某,女,26岁。

初诊1968915日。

主诉及病史∶食欲不振,伴有恶心、消瘦、精神体力均感倦怠,巩膜及皮肤有微黄,十个月余。曾住职工医院半年余,住院期间肝大2cm,谷丙转氨酶600U/L,诊断为慢性肝炎。长期用中西药治疗,包括激素。住院期间因食欲不振,纳差,为保护肝脏,曾用过输葡萄糖液加小剂量胰岛素,以增进食欲。但症状、体征、谷丙转氨酶检查均未见好转。因此,要求转湖北中医学院附院针灸科住院治疗。

诊查∶患者呈慢性病容,消瘦,精神委靡不振,情绪忧郁,面色暗黄,双眼巩膜有轻度黄染;肝大2cm,中等硬度;脾未触及,心肺未见异常。血化验检查;黄疸指数26U,谷丙转氨酶640U/L。苔黄腻,脉象弦数。

辨证∶根据病史、症状及体征,证属湿热蕴结中焦,熏蒸胆腑,胆液不循常道,渗溢肌肤而成黄疸。久病湿从热化,郁热在里,胆热与脾湿相搏,致使脾失健运而出现上述诸症。

治法∶健脾和胃,疏泄肝胆。

处方∶脾俞胆俞足三里太冲为主穴。随证配至阳期门章门三阴交等穴。按上法上穴每次选用2~4穴,每天1次,多用泻法或平补平泻。经三周治疗,饮纳明显改善,食量增加,消化良好,精神振作,情绪舒畅。查肝功能∶黄疸指数下降18U,接近正常,谷丙转氨酶由640U/L降至正常。又继续针刺治疗四周,痊愈出院。

【按语】按上法上方,笔者1968年后,在针灸科门诊、武汉及广州两个单位附属医院曾先后治疗二十余例慢性肝病患者。其类型不同,某些患者谷丙转氨酶增高,长期维持在,400600U以上;某些患者白蛋白合成不足,长期在30g/L以下,甚至在27g/L,而伴有水肿;某些患者肝功能其他项目不正常,他们经中西药长期治疗而未获效,改用针灸治疗后,多数获得较好和显著疗效,满意(治愈)效果者亦不罕见。为了说明针灸不仅能治疗慢性病,而且也能治疗急性,附笔者所在原单位医院传染病房收治急性黄疗型肝炎125例的诊治情况如下。黄疸指数有高达80U以上者,多数为4060U。用此法并精简穴位,以足三里、太冲为主穴,大多数病例经针灸治疗,除症状、体征好转,肿大之肝脏明显缩小外,还有如下客观指标∶成人组21天内退黄者59例(占67.8%),黄疸指数降至正常平均时间为17.9;小儿组14天内退黄者33例(占86.7%),黄疸指数降至正常的时间平均为11.4;谷丙转氨酶大部分在40天内恢复正常,少数也有延至80天的。另设有中西药对照组,针灸组与其他两组疗效相似。

九、行气法血、祛风通络法(阳明经穴为主,辅以太、少两经)治愈面瘫一例

周某,女,26岁。

初诊1966520日。

主诉及病史∶发病前二三天,头面部感受风寒,伴有右乳突部位自觉痛及压痛史。当时未加注意,发病前因疲劳熟睡,又被风寒侵袭。次晨起床后自觉右面肌板滞不适。当洗脸、刷牙时,发现右口角漏水,对镜照面时发现右眼不能闭合,自觉有面麻木不仁,并向左侧牵拉。进早餐时发现右齿颊间隙有食物滞留。数年前曾患过左侧面瘫,用针灸很快治愈。

诊查体发现右额纹消失,右眼不能闭合,眼裂扩大0.3cm,伴有流泪。右唇沟平坦,右口角下垂,流涎。鼓腮不能,吹口哨时右口角漏气。令患者表情时,面肌明显向左侧牵拉。苔薄白,脉象浮紧。

辨证∶结合病史、症状、体征,脉证合参,证属风寒侵袭面颊部阳明经脉、经筋所致口眼斜。

治法∶行气活血,祛风通络。

治疗面瘫,从古至今,皆以面颊部阳明经穴为主,兼用其他阳经穴位。因面颊部以足阳明经之经络与经筋分布最广。这种取穴原则,仍为我国针灸医生所采用。但临床以针法为多,灸法次之,亦有应用火罐和按摩的。随着医学的发展,亦有采用电针、穴位注射或配合中西药物者等方法。

处方∶地仓透颊车(可互透)阳白透鱼腰攒竹透睛明丝竹空透瞳子醪迎香透承泣人中及承浆透地仓翳风风池合谷足三里内庭太冲上穴根据证情,每次选用68穴,交替使用。本例患者,按上法、上方共针6次而治愈。

【按语】笔者针灸治疗面瘫,有近30年之临床经验。19789月参加在庐山召开的"全国针灸研究工作座谈会"上,与会者所带面瘫论文二十余篇,大会主席团建议把所有面瘫论文交与笔者进行综述。综述文章发表于《中医杂志》1980年第七期(总553)。综述基础资料共2773例(与西医对照组761例),针灸治疗2012例。笔者归纳如下观点;针灸治疗面瘫,确有良好效果,而且优于中西药物治疗。但也不能笼统而言,更不能用典型病例来说明疗效之高低,应视病变之轻重;病之轻重不能单从患者症状、体征观察来判别,其可靠标准是神经和肌肉的电刺激检查。如属正常无变性反应,绝大多数经针灸及时治疗,均能获得满意疗效;如少数患者属绝对变性反应者,即便是针灸名家高手,也难取得速效或显著疗效。此点已为当代神经电生理学者所公认。值得注意的是;早期患者,两周内不宜用电针,否则易发生面肌痉挛,比面瘫更为棘手难治。还有病程长达一年以上者,此类患者多数有不同程度的神经变性反应,如能坚持针灸、自我按摩及面肌功能被动运动和其他疗法互相配合,亦有获得显著效果或满意效果者,不应放弃治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