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图文】范伟,离开赵本山之后,竟成了这样……

 huangnan35 2022-02-04

前段时间,范伟获得了第34届金鸡奖最佳男配角。

他出演的是张艺谋的一部偏文艺的小众电影《一秒钟》。

影片里他是一位电影放映员,有对电影的无限热爱,也有普通人的狭隘和自保。

而这几种品质在范伟的演绎下毫无违和、恰如其分。

图片来源:《一秒钟》

这不是范伟第一次拿电影奖项。

他花了16年时间重塑形象。

拍了很多文艺片,还拿过不少影帝,但在大众心里,他还是这样的,

 视频截图来源:《马大帅》

这样的:

视频截图来源:网络

这样的:

 视频截图来源:网络

因为他的文艺电影很小众,前几年很多人一度以为他失业了;

这几年,二次元的世界里,范伟的喜剧形象开始了新一轮流行。

尤其《马大帅》里的范德彪,在b站鬼畜区已经形成“彪学”。

挎着大金链子、穿着骷髅头卫衣,彪哥永远二十九,咔咔一顿鹰抓挠。

视频截图来源:《马大帅》

范伟也闹不清,为何出走半生,归来依然范德彪。

不可否认是的,和赵本山一起创作的喜剧形象,是范伟的高光。

尤其是春晚小品,赵本山、范伟、高秀敏组成的铁三角,到今日仍笑声绕梁。

图片来源:搜狐号@置身事内

小品的世界里,赵本山是当之无愧的第一主角。

与他合作过的演员,不管宋丹丹、高秀敏,还是之后赵家班的徒子徒孙,没有人能盖过赵本山的风头。

图片来源:网络

但是范伟曾改变了这个格局。

这个时间点是在2000年。

范伟的好友兼编剧宫凯在北京一家医院看到这样一幕,一个病人胳膊骨折,结果错拿了别人腿骨折的片子。

大夫看了这个片子,很吃惊:

“腿都这样了,还能走呢?”

病人很困惑:

“腿挺好啊!”

大夫说:

“你再走两步我看看,看片子上腿骨折了啊。”

这病人马上就瘸了。 

宫凯和范伟讲了这件事,范伟觉得特别有意思。

权威人士的话对于普通百姓的心理能造成这么大的影响。

两人把这件事改编成了小品,几个月后,赵本山也看到了本子,很喜欢。

这就是春节晚会上的小品《卖拐》。

视频来源:《卖拐》

在这部作品中,范伟一改之前小品《三鞭子》《牛大叔提干》中,秘书、经理、乡长等陪衬身份,他几乎和赵本山拥有了相同的戏份。

《卖拐》末尾,范伟转过头的一句憨憨的“缘分啊!”、“谢谢啊!”到现在还是人们谈笑时候的梗。

图片来源:《卖拐》

此后的小品《卖车》《心病》不管是戏份还是吸睛程度,范伟都可以和赵本山抗衡。

可就在2005年,与赵本山合作《功夫》后,范伟彻底离开了春晚舞台。

赵本山曾多次给范伟打电话,让他回春晚“救火”,但范伟都没有接听。

赵本山还因为此事大为光火,当着媒体还在数落范伟。

图片来源:网络

了解内情的人曾分析,在小品舞台上,赵本山要对搭档演员有绝对的掌控。

而范伟不是赵家班体系中的一员,也不是赵本山的徒弟。

他们只是合作伙伴的关系。

范伟有自己的想法和处世哲学,赵本山的“霸道”,让范伟想逃。

更了解范伟的朋友,道出了另一种他和赵本山分道扬镳的可能。

范伟并不享受小品舞台。

这位朋友说,有一次晚会他请了范伟来演小品,范伟下台后,满头是汗,非常紧张。

可见,春晚那种氛围已经让范伟对舞台表演有心理阴影了。

“那时候就觉得,范伟退出小品舞台是迟早的事。”

图片来源:网络

骨子里,范伟并不是能放得开的人。

人们的想象中,舞台上这么招笑一人,生活里一定包袱不断,特别能活跃气氛。

但是范伟不行。

一些饭局上,有人跟他推杯换盏,他说,确实喝不了酒。

有些人,刻意地想一个东西问他,希望他能接上话茬,幽它一默,范伟回答的非常简单,毫无趣味。

酒桌上的范伟甚至是扫兴的。

图片来源:网络

他似乎与这些社交场合的热闹有着天然的壁垒。

前几年,范伟的一部电影进入宣传期,剧组打算让范伟去参加一档综艺节目宣传一下,按道理,主演范伟理应配合。

可是范伟太为难了。

他的经纪人说,这事说出来没人会信,

范伟如果以范伟的身份耍宝、逗乐,他会无措、紧张、失控、心慌,甚至会晕过去。

范伟必须把自己塑造成一个角色,才能豁得出去。

那么,把自己放在电影的角色里,显然比躲在小品角色后背更入戏,更安全。

离开赵本山后,范伟到今天再没有演过小品,甚至没有上过舞台。

图片来源:网络

因为那里不是他的舒适圈,甚至让他痛苦。

范伟的舒适区在更文艺的地方。

可能因为他的小品过于深入人心,很多人都不知道其实范伟是一名相声演员。

他16岁拜沈阳曲艺团的陈连仲为师,开始学习相声。

相声界论资排辈,他是年纪最小的成员,没人给他写本子,他也没什么演出机会。

图片来源:网络

但范伟年轻时候就热爱文学,他爱看文学杂志,也喜欢写点东西,有时候会自己给自己写本子。

有一天他突发奇想,以日记的形式创作了一个剧本,恰好赶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一个管曲艺的编辑来选作品,这样的剧本使得对方眼前一亮。

因为编辑的一句“这孩子,得好好培养”,领导破格让范伟参加了1986年的全国相声大赛。

图片来源:网络

谁想到,范伟的文学细胞,给他的舞台生涯开了扇窗。

离开赵本山后,范伟才开始了他真正热爱的事儿。

2004年,范伟演了第一部文艺电影《看车人的七月》。

片中他饰演了一个在夜总会看车的下岗工人杜红军。

图片来源:《看车人的七月》

他将主角杜红军生活里的无奈与苦涩诠释得淋漓尽致。

不久后,凭借这一角色,第一次演电影的范伟就拿下了人生中的第一个影帝。

2006年,范伟和张静初又演了一部文艺片《芳香之旅》。

他演的司机老崔是一位“劳模”,一直用最严格的标准的要求自己,却对妻子却有着无限的包容。

图片来源:《芳香之旅》

为了演好老崔后期植物人的戏份,范伟专门去医院观察植物人的状态。

发现真正的植物人不是我们一般人想象的那样一动不动,如果外界有一些变化,植物人也会作出一些细微反应。

影片中最后一场戏,春芬坐在植物人老崔的病床前,一边流泪一边说“我错怪你了”,床上老崔的眼泪也同时流了出来。

视频截图来源:《芳香之旅》

范伟说,这场戏他拍得非常难,但是眼泪流出来的一刹那,是他2006年最快乐的一个瞬间。

范伟的演技真正让人刮目相看,是2017年上映的电影《不是问题的问题》。

图片来源:《不是问题的问题》

这部电影改编自老舍先生的同名小说,范伟演的是那个八面玲珑的农场主任丁务源,典型的中国式故事。

凭借该片范伟一举拿下了金马影帝。

图片来源:网络

至此终于有人看到了范伟喜剧形象背后的另一种光芒。

他绝对是最被低估的演技派。

其实范伟本人和人们心中的那个脑袋大脖子粗,张嘴一口东北话的形象,反差巨大。

采访过范伟的记者都说,范老师甚至可以用儒雅来形容。

他没有口音,说极其标准的普通话,休息时会看英格玛·伯格曼的《婚姻生活》。

他做什么事儿都讲究点体面。

就像他和赵本山的关系,赵本山虽然有不满,但是对范伟从来没有恶评。

易立竞对赵本山的采访中,赵本山这样评价范伟:

“是个好人,非常好的人。”

“范伟他是一个很内向,而且很腼腆的人。”

“他不能够去迎接社会所有的一切,心眼有没?”

“心眼够了,聪明,胆小。”

范伟的确胆小,俗话说无知者无畏,人一旦知道太多,想得太多,就会本能的有所顾忌。

而范伟是一个对所有人的情绪都特别敏感的人。

小时候,妈妈如果工作一天,回家太累,脸色不好,范伟就忐忑。

而这仿佛也是天生的。

一个娘胎里出来的姐姐,就神经粗大,从不琢磨人。

图片来源:网络

姐俩一起去国营商店买东西,服务员耷拉着脸,范伟忐忑不安。

姐姐就一点儿都没看出来人家态度不好。

其实像范伟思虑过多的性格放在普通身上,生活起来很累、很内耗,事情还没开始做,颅内的脑补已经让精力用了一大半了。

但是这种敏感放在搞艺术的人身上,往往成了不可多得的灵感来源。

相传,早年间他和巩汉林参加活动后一起逛街,巩汉林为了给媳妇买裙子,朝他借了300块钱,之后把借钱的事忘了个一干二净。

图片来源:网络

当时的工资一个月才30块钱,300元相当于近一年的收入。

范伟心里舍不得,又不好意思直接管人家要。


后来姐姐建议他以看孩子的名义去巩汉林家里坐坐。

范伟买了昂贵的布艺娃娃过去,东扯西扯,就说不到正题。

出了门才感觉自己没发挥好。

隔几天,范伟又提了一大堆水果过去,总算支支吾吾把借钱的事说出来了。

为了要钱,范伟愣是搭进去一个月工资。

当年的那段经历,后来被范伟改编成了小品《面子》。

视频来源: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